犁汉
繁体版

第四百四十二章:战前

    在受降了汉军代北二营后,张冲带着大军继续赶路。

    此时的天空好像打开了闸门,倾泻而下。不可避免的对泰山军的行军产生了巨大的不利。

    队伍很难再维持住阵形,即便军纪约束着,队伍还是不可避免的散乱。而骑军也是如此,他们都选择下马拽着缰绳步行,但即便如此,战马们还是无法迎着暴雨前进。

    各级吏士都已经站在路边,不断激励着将士们勇敢前进。

    出战之前,大本营就给各军下令,掉队一半以上的主官就不要干了,直接下去从排头兵干起。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靠着平日对军法的畏惧以及充足的蓑衣,军队虽然艰难但到底是不断前进着的。

    这路上并不安稳,因为镇北军这一路撤退也不是没代价的,那就是亡兵众多。

    甚至有一支五百人的匈奴人骑兵部队整编逃脱,后来因为迷路就躲在定亭以东六里的一处小溪内,他们也知道要躲开点泰山军。

    但很快他们就被游弋的李虎的飞龙军给发现了并堵住了后路,之后其部又和徐晃的飞虎军一并对这支匈奴亡兵发动了攻击。

    在靠近定县的位置,李虎和徐晃各自指挥所部突骑从南北两线发动进攻。

    因为暴雨的影响,双方的视线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徐晃带着飞虎军排成一个密集的锋矢队形,冲击着匈奴人。此时的他,挺槊纵马,浆水翻滚的打在军衣上,豆子大的雨点砸在兜鍪上,但仍然浇不灭徐晃的热血。

    他之前动手还是三河亭夜袭战的时候,只是那时候他吃了个不小的亏,被汉军的精锐白马义从搂着冲了一波,损失不小。

    所以这一次,徐晃就想在这些匈奴人身上收点利息。

    这时候匈奴骑兵也从帐篷中冲出来,开始乌央乌央的上马对徐晃发起反冲锋。

    但结果是残酷的,匈奴人的这次冲锋除了给自己带来死亡之外,就是最后成了徐晃的俘口。

    剩下的匈奴人一哄而散,向着北面就要渡过溪水。只留下一个像是贵酋的匈奴骑士在雨中哀怨:

    “回来,勇士们,你们也要背离我吗?”

    但这些匈奴骑士一点不停,完全背弃了一名草原武士守护酋长的责任。

    但再失德的将领也用一帮愿意为他赴死的人,这名匈奴小酋也不例外,在他的亡命呼号下,真的就有一队骑卒奔回来要护着小酋走。

    但在徐晃带着飞虎军追上来后,这一切的忠勇都化为了徐晃的战功。

    而那边溃退去北面的匈奴残兵也遇到了候在这里的飞龙军。

    在李虎的带领下,飞龙军入奔流一般以宽阵线冲击,匈奴骑兵只能不断从战马滚落,不是被砍死就是被战马踏成肉泥滋润着这片河滩地。

    匈奴骑兵的溃退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很多人都没进入战斗状态就被泰山军击杀了。

    李虎砍翻了一个看着像是有些身份的匈奴酋长,他边上的扈兵就跳下马割下了这人的耳朵,此人的耳朵上挂着粗大的金环,彰显着不凡的身份。

    李虎瞄了一眼,对扈兵道:

    “这头砍下来,后面找几个匈奴人问问,看是不是什么人物。”

    扈兵哎了一声,就利落地割掉脑袋,串在了马兜里。

    而战场上,战斗依旧继续,只不过这是泰山军突骑对匈奴骑兵的单方面屠杀。在磅礴的大雨下,满是泥浆的战场上,泰山军追亡逐北。

    此时已经不需要结阵了,匈奴人已经完全丧了胆,泰山军只要骑马追上去然后来一刀就行。

    这一仗,飞龙、飞虎两军都打得非常舒畅,将这暴雨天带来的不爽宣泄的一干二净。

    虽然此时的他们,原先绛红色的军衣已经无法辨认,人人脸上也挂着黑色的泥浆,但脸上都洋溢着豪情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除了留下了一百多人的俘兵,这支匈奴亡兵被飞龙、飞虎军全歼。随后他们就带着满马头的首级向张冲报功。

    而沿路行军着的步槊手们看到骑军们又获得大胜,皆欢呼夸耀。

    从这来看,泰山军的军气还是非常可用的。

    实际上,这一次张冲非常不走运。因为这场暴雨,张冲原先迫降汉军而争取到的时间都消耗掉了。

    虽然走的是直道,但因为久不修缮,此时也是坑坑洼洼的。暴雨一下,就更是积水一片,在这样的道路上行军,速度怎么快得起来。

    所以当李虎和徐晃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各部正在陆续找地方躲雨休整。这是张冲的最新军令。

    从我们的视野来看,汉军那边撤退的也是一团稀烂,没有安排阻击,也没有安排后勤。如果没有这场大雨,张冲没准就能追上他们,进而切断和歼灭汉军的后部。

    所以在行了半日后,放出去的骑兵已经放到了十五里外,但还是没见到汉军的影子。

    纵然是人定胜天的张冲也不无沮丧的对荀攸道:

    “天下事既看人为也看天助啊,看来这一次老天不站在我这里。”

    荀攸见张冲有点意气消沉,忙劝道:

    “天下事虽看天助,但最后还是看人为。王上雨下追击虽然没抓住敌军的尾巴,但必然大出敌军预料。他们以为我们雨下不会行军,必然会错料我军抵达战场的时间。”

    张冲点了点头,很是认同荀攸的意思,于是让各部陆续找地方休整扎营,等明日再开拔。

    所以当李虎和徐晃回来的时候,各部已经开始寻找避雨所搭建帐篷了。

    战马在激烈的冲锋后在雨中冒着热气打着响鼻,如果不及时擦干,很快就会病倒。

    所以飞龙军、飞虎军第一时间就找到一处废弃的坞壁,在那里先将最娇贵的战马给伺候好,才开始升起火堆,考起衣服。

    同时在这处坞壁的还有中护军的一个营部,在得知飞龙军和飞虎军又打了胜仗,还是和匈奴人打的,皆好奇的凑了过来。

    他们很多人都没见过匈奴人,这会正好看看活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中护军的营将叫昌豨。之前他见突骑们入坞壁的时候,战马脖子上就全挂着脑袋,于是就打了个主意。

    倒不是说他敢和李虎和徐晃抢功,这两个哪一个都不是昌豨能惹的。

    昌豨是想来换,他这边正好有不少干柴,还刚煮了姜茶,这些东西都是突骑们需要的。

    用这些,换十几个脑袋,不贪心吧。

    李虎得知昌豨来后,只是想了一下就同意了,毕竟这么多首级,分几个出去也无妨,那些物资都是紧俏的。

    于是,有了昌豨部的帮助,飞龙军和飞虎军很快就支上了薪柴,换上了干净的军衣,还裹着温暖的毛毯。

    甚至昌豨还给李虎和徐晃弄来了酒水,正适合用来暖身子。

    这下子,李虎二人才多少明白,为何昌豨这样骄横的人却能一直在中护军站稳脚跟,原先都还以为是靠于禁之功,现在看来,此君多少是会来事的。

    有了中护军的供给,突骑们终于可以舒服的休息了。

    但李虎和徐晃两人在交待了军务后,就准备冒雨离开。二人要到一里外的一处庄园,那里是中军驻节之所。他们到那里是要汇报刚刚的战果。

    所以,二人喝完姜茶后,嘴里含了一口酒,披上蓑衣就纵马去中军了。

    张冲所在的这处庄园是上曲阳一位豪强的产业,因为惧怕泰山军,所以早就抛弃宅业逃亡了。

    这处庄园是附近最华丽的一处,所以很自然就作为张冲的行营之所。

    从这处庄园的面积和布局可以看出原先的主人也是质朴之人,想来肇业的时候也是筚路蓝缕,艰难辛苦。但再看内饰却是华丽喧嚣,看来后辈子孙也已经忘了祖辈的质朴了。

    当李虎和徐晃进入庄园的时候,到处都是人来人往,要不就是中军的吏士们正在收拾着庄园,要不就是拿着最新军令的横撞将准备出去传达军令。

    在人群最拥挤的地方,二人见到了张冲。

    此时张冲就坐在一堆干草上边吃着马肉干边听着幕僚们的汇报,有汇报军资储备情况的,有汇报刚得了谁谁部落营的地点,还有一些军报是从邺城、邯郸送来的,皆是要等待张冲处理。

    而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军务政务,张冲得心应手。过人的体力和超强的记忆使得他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布置的军令也是环环相扣。

    也正是张冲这样的强人存在,即便是现在,中军都保持着对各部的一个有力掌控。比如现在各部停驻在哪里就全部在张冲的脑子里。

    所以精明强干的人在张冲身边做事就会非常舒服,因为在王上这边总能得到有效的反馈。

    但偷奸耍滑的就很难在张冲这样的强势上位者身边呆了,因为

    实在太恐怖了。你搪塞的理由总会被张冲用精细的数据和之前的汇报给戳穿。

    中军的幕僚团在高效的运转着,一封封军报不断被横撞将送出去。这处小小的庄园就这样掌握和调度着方圆十里的近四万大军。

    李虎和徐晃自来之后就一直不敢吭声,此时已经被这种高效的节奏给弄傻了。二人平日就带个五百骑军,就已经觉得调度管理是一件难事了,但在王上这里却如臂使指,各种情况都是如掌观纹。

    尤其是徐晃,他本就有做大帅的野望,平日一直吸取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他也运气好,自入泰山军后,几乎每场不落大的战事。这让徐晃对战争的意识和视野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但现在看到王上的样子,徐晃才知道自己还有太多要学的。

    这个时候,一名令兵从廊庑边飞奔而来,他看到王上正忙,就急忙跑到行军长史何夔的边上。

    他将背后背着的黄绸缎打开,露出里面的檀木盒,上面朱漆着一根羽毛,还有一个符印的火戳。

    何夔一看火戳就知道是张旦的印戳,忙接过木盒。

    那令兵一路冒雨奔来,浑身都湿透了,整个人都散发着雾气。他见任务完成,就准备恭敬的退下。

    这个时候,从人群的最里,冒出一句:

    “小徐,去边廊用姜茶。”

    这是张冲的声音。

    这个叫小徐的正是此前由琅琊根据地举荐入邺城武备学堂的徐盛。此时正作为张旦的中军帐下吏负责传报军情。

    徐盛一听这声音,激动难耐,他没想到王上这么忙还会抽时间关心他,更想不到王上竟然还知道他的名字。

    他安耐住激动,喏着一声行了军礼,然后就退下边廊去喝着姜茶。

    小徐喝着这姜茶,浑身暖暖的,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而那边徐盛退下后,何夔已经拆开了火封看完了信的内容,然后就递送给了张冲。

    张冲边这里看,边对何夔道:

    “叔龙,你怎么看这事。”

    何夔毫不犹豫:

    “阿旦送来的军报说有数量众多的河间兵、渤海兵正兼程北赶。这必然是接到卢植的命令,让这些兵马北上与他汇合的。”

    张冲点头,同意这个观点。

    他从外面的郭祖喊了一声:

    “舆图。”

    然后郭祖就从草堆后面搬来马扎铺上随身携带的舆图。

    张冲问何夔和荀攸:

    “从张旦的汇报中,卢植肯定不是要跑回幽州的,他应该是想汇集兵力与我打一场。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不怕他要打,就怕他要跑。这卢植也是能跑的,都跑了两回了。这一次绝对不能让他再跑掉。”

    然后他就问何夔和荀攸:

    “但现在不确定他是想在哪里和我打一场。你们有想法吗?”

    何夔不说话,还是荀攸先说。

    作为中军幕僚团中顶尖的军事人才,荀攸对于这个问题确实有看法。

    他指着舆图上一处位置,正是中人亭。

    张冲没有表态,继续听荀攸说:

    “王上,从现在的态势看,卢植是想和我们打一次决战。而要决战的话,中山以北最合适的地方就是中人亭。中人亭这里原先是中山人的国都,其国之所以叫中山也好似因为这中人亭的地理形势,他四遭皆山,易守难攻,但又不乏广阔空间用以大兵团决战。所以攸以为,卢植要战,必是中人亭。”

    张冲反问了一句:

    “卢植就一定在中山和我们打吗?他有没有可能退回幽州。”

    这时候,何夔摇头说:

    “不会,因为如果卢植要离开冀州,那河间和渤海的汉兵就不会转战去帮他。”

    张冲颔首,对这个判断支持。

    想了一会,张冲就下令:

    “令:‘张旦你部务必紧追汉军偏师,务必堵截其部,不使之与卢植主力合流。”

    说完,张冲就点了两个横撞将让他们和刚来的徐盛一起,将此令一同带给张旦。

    处理完这事后,张冲又开始处理其他军务,繁忙又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