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我来自未来
繁体版

第16章 中秋之约

    李世民亲自告知礼部将中秋正式认定为国家节日,传令天下。

    这一消息刹那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并随着时间的流逝传至久远。

    有人呼朋唤友,街坊之间穿门走巷告知这一喜庆。

    虽然这节日来的匆促,但这并不妨碍长安人民的热情。

    在大唐初年,中秋也是过的,只是并没有那么隆重。

    今圣人亲自开口将中秋定为国家认可的节日,礼部牵头布置起了整个长安城。

    又怎能不教他们欣喜莫名。

    随着玄武门事变的远去,突厥南下的危机解除,中秋的来临彻底掀开了头顶之上所剩不多的乌云。

    “做月饼咯,听说这是圣人传授之法,亲自赐名呐!”

    “嘿!听说了么,圣人今日将摆驾长安城与民同乐。我等也可一瞻圣人之颜。”

    “听说了,圣人亲考诗学,若是被圣人看重,将前途不可限量啊。”

    夜,悄悄来临。

    由于取消了宵禁,长安城中充满了喜庆,大街之上人头攒动,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

    朱雀大街早已汇聚了大量的百姓,他们翘首以盼着,将目光穿过了朱雀大街,直达承天门。

    圣人的銮驾也在众人的目光之中缓缓而行,跟随着的是一众朝廷大员。

    千牛卫引路,当圣人的銮驾驾临朱雀大街之时,众人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喝彩。

    往日里,莫说是圣人銮驾,朝廷大员,就连普通的官吏也避之不及。

    阶级的差距横亘在所有的人的头上。

    今圣人与民同乐,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目光注视之下,只见一英气逼人年轻男子自銮驾而下。

    他身着的赤黄衣袍在灯火的照耀下散发着熠熠光彩,腰间所系九环带完美的展现了他的身形。

    脚踏六合靴,仿佛每踏处一步都如有浩荡神威踏入百姓的心田!

    众人心神震荡,这便是当今的圣人吗?为何他所着的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龙袍?

    可却依旧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威严,竟让人不敢逼视。

    一时间,围观的百姓竟忘了向圣人行礼。

    直到礼部的官员开口:“恭迎圣人驾临!”

    围着的百姓,这才恍然,纷纷高呼着:“恭迎圣人驾临!”

    李世民自銮驾之下而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踏上了高台。

    望着下方的臣民,低压了手开口道:“今中秋佳节。朕与天下臣民共贺!”

    “为圣人贺!”百姓高呼不止。

    李世民满意的一笑,却是摆手纠正道:“为天下贺,为大唐贺!”

    李世民回座到早已布置好的座位之上,台下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点,那些围观的百姓竟然有不怕死的想要冲上高台!

    千牛卫连忙阻拦,警戒万分。不由得冷汗流了出来,谁曾想场面竟如此轰动,乃至于那些不怕死的贱民竟然不顾身份想要冲上这高台而来他。

    持戈的手连忙高高举起,冷声喝着:“滚开!”

    李世民见状不由得一皱眉,他斜目瞧见那欲冲上台的百姓挎着一个大大的竹篮,竹篮里摆满了饼子。

    李世民也不顾众人劝诫踏前一步,挥手阻止了千牛卫。

    他看着那挎着竹篮的百姓,手指了指那轻声问道:“这便是月饼吗?”

    那百姓见圣人询问连忙不由得自喜,高高的举起竹篮:“陛下,小民是长安城东市的一家掌柜,世代经营面食。蒙授圣人传授月饼之法倍感荣光,今日小民斗胆敬献月饼,为陛下贺此中秋佳节!”

    李世民闻言不由得欣慰一笑,令千牛卫接过了竹篮,看着眼前的百姓不由得感动。

    对着那提着竹篮的千牛卫说道:“赏钱十贯,拿去与朕的臣公们分食了吧。”

    李世民朝着他满意的点头,拿起了其中的一块再次的来到高台的边缘看着前方偌大的人群,不由得扯着嗓子高呼道:“朕的子民们!值此佳节,朕与众位同贺。”

    他高高的举起手中的月饼,对着台下的百姓道:“你们看见朕手中的这块月饼了吗?它是东市一家掌柜敬献给朕与朕的大臣。”

    李世民不由得一笑:“当朕看见这月饼之时,你们知道朕所想的是什么吗?”

    月饼在手中几次翻手,展现在百姓的面前:“朕在想这块月饼是多么的精致,一定是最美味的食物。”

    “朕在想,这才仅仅两日的光景。朕才令尚食坊将月饼的制作之法传授天下,朕的子民便在顷刻间做出如此精致的月饼。”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那枚月饼,不由得激动道:“你们是朕,是大唐最伟大的人子民!朕为你们的创作力骄傲,为你们的能力感到自豪!”

    “朕无比的庆幸将中秋列为我大唐的节日,即日起中秋将与上元、上巳同等的重要。朕在此要求你们创作更好的月饼,创造更美好的节日!”

    台下的众人听着李世民之言莫不激动万分,圣人竟然说他们是最伟大的子民,圣人为他们感到骄傲。

    他们也没能想到中秋竟然被列为了与上巳,上元同等重要的节日!

    最为关键的是,就这么一小块月饼。说是精致吧,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不曾想竟然被圣人如此夸赞!

    纷纷觉得自己也能够为大唐做出些什么,纷纷的保证一定会做出更美味的月饼,丰富这中秋佳节!

    直到李世民退回了座位,台下的百姓还依旧议论不止。

    朱雀大街之上早已布置满了新奇玩意,有的是由礼部所作,更多的是长安城百姓自发的行为。

    人们流连于街坊之中,文人骚客对那些字谜,对联倍感兴趣。每有人猜出字谜,或者对联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俏千金们也笑意吟吟的流连于胭脂水粉摊上。

    劳累了一天的百姓,也会纷纷的掏出文钱,买上一份心仪的吃食与家人分享。

    苏青繁也置身于坊市之中,他同样感受着这中秋的浓厚气氛。

    那精美的灯饰,各种各样的小玩意都让苏青繁感受到新奇。

    大唐的节日是真的淳朴啊,都在庆祝这美妙的节日!

    看那穿街走巷的杂技演员,那看带着笑的百姓,苏青繁只觉得无比的满足!

    当他看到李世民由着一块小小的月饼借题发挥之时,也不由得摇头。

    朝堂太可怕!

    太可怕啊!

    他觉得李世民的手段可不仅仅是如此....说不定还有些什么手段。

    否则怎么对得起他的亲自出席?

    不狠狠的收刮一番民心,那也太对不起他的出场费了。

    那高台上坐着的众人,有文臣有武将,有世家,更有大儒。

    果然在几番推杯换盏之后,李世民作状微醺,手持着一壶酒竟然一步步踏出。

    他不顾众人反对,更是不理会那些礼部官员的句句诘难,竟然越下了高台,来到了人群之中!

    微醺的脸,看着围观的众人笑着问道“诸位觉得今日这中秋佳节如何?”

    有胆大的扬起头看着李世民道:“陛下,小民觉得妙极了。”

    李世民闻言一笑,指着他道:“你过来。”

    那名百姓果然穿过了保护的千牛卫走到李世民的面前,神情激动的拜了声:“陛下!”

    李世民挥手阻止了他的虚礼,问道:“你给大家说说如何妙?”

    那百姓却是半晌支吾的说不出话来,只能说:“陛下,反正是妙极了。中秋自周朝就有了,本是庆祝丰收之意,也有拜月之意...”

    李世民闻言点头,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是啊,原本是庆祝丰收之意。”

    他抿了一口酒,却是自嘲的一笑:“可惜我大唐今年算不得风调雨顺。”

    痛苦的摇了摇头:“据朕所知城外还有流民呐...”

    众人心中猛然一个疙瘩,怎么也不会想到圣人竟出此言语,那身后的一众朝廷大员更是面露不可置信之色。

    尤其是那些礼部官员,圣人在百姓的面前竟然说出如此之话,莫不怕慌乱了民心?

    也只有那些世家之人老神在在,面上尽是戏谑之情。

    一时间之间,众人竟不知如何是好,也纷纷不理解李世民究竟是何意。

    更为荒诞的是李世民竟然亲自倒了一杯酒,递给了其中一名百姓。

    笑道:“尝尝!”

    圣人亲自此酒,围观的百姓莫不是露出羡慕的目光。

    那百姓颤抖的接过了李世民的酒,猛然的一仰头灌入了口中。

    潇洒的用着袖袍一抹嘴唇,高呼道:“美味!此乃琼浆玉液!”

    李世民笑着应声,却是问道:“你说朕与你等在此饮酒,庆祝佳节,那些城外的流民得知会作何感想?”

    那人一听,立刻颜色大变,看着李世民道:“陛下,小人家中尚有余粮,愿捐献一担为陛下分忧!”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看向了众臣,都不由得露出无奈的脸色。

    都纷纷开口道捐献粮食。

    原来陛下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逼迫官员以及富庶缴捐粮罢了.....

    惺惺作态的样子,着实让人不喜。

    说什么庆祝中秋佳节,说什么与民同乐。

    原来不过是惦记上了自己家中的吃食.....

    就在众人纷纷表态之后,以为就此告一段落。

    谁知李世民竟然让人即刻去请长孙皇后来到此地!

    一时间众人都不知陛下到底意欲何为?莫不是觉得自己缴纳的粮食并不足够?

    可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不多时,那雍容华贵的长孙皇后,身着盛装出现在百姓的面前。

    百姓无不拍手欢迎,心中大是满足,今日得见圣颜,又见名传天下的皇后绝世姿容!

    高台上,李世民在所有的人的目光之下,手执着长孙皇后的手走到高台的边缘。

    众人知晓李世民又要说话,不仅如此长孙皇后也是精心做了一番打扮。

    李世民环顾众位大臣,环顾了台下所有的百姓!

    他目光远眺,似乎看遍了整个长安城,似乎看便了大唐的万里山河!

    “朕!大唐皇帝李世民!”

    “本宫!大唐皇后长孙氏!”

    “朕与皇后今日在此,就在这长安城中与众位大臣约定!”

    “本宫与陛下今日在此,当着天下人的面与天下百姓约定!”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衣风猎猎,无尽豪情!

    李世民郑重的开口道:“五年内,朕要彻底的消灭饥荒!”

    长孙皇后庄重的允诺“十年,百姓人人皆可食肉!”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四海万民共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