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繁体版

第247章,新技法,丹培拉材料

    投影片变换,屏幕上出现一幅新的课堂范例。

    路老师说道:“这是今天要看的最后一张画。作者,大家应该很熟悉,米国画家安德鲁怀斯。

    人们提到怀斯的作品,通常会说,他表现米国式乡愁或者忧郁气息。我们今天要看的是他的技法。你们都看过他的水彩与油画,现在,我们看到的作品,是他用丹培拉材料创作的……”

    她讲完最后一幅作品,低头看看时间,再看看课堂上的学生们。很多学生的眼睛里,已经有一些迷茫和麻木。

    果然又是这样……老师在心里吐槽。

    姜哲注意到老师的表情变化。

    出现这个状况,不能怨学生,也不能怨老师。

    一上午的时间,大批量的新知识,一股脑的灌进去,无论你有多么大的热情和兴趣,都会被这些知识,灌的无所适从。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时期不同。中小学的老师生怕学生不会,所以要把难点拆解,拆解到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在大学阶段,大多数老师讲授的知识,差不多是他最擅长的领域。每个人最擅长的领域,必然要做大量的研究。讲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一定很多,很多学生难以适应。

    “今天上午,我讲了一些丹培拉技法的入门知识,可能同学们暂时不能消化。这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理解。

    路老师带来一大批演示用的材料。同学们一起帮忙,在教室中间拼出临时的工作台,然后,围成一圈,等待观看演示。

    我简单总结一下。这些技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中的画家们,会选择更实用,更适合的方法。我们今天研究过去的西方绘画作品,经常遇到材料上的疑惑,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轻易排斥新技法,大胆的混合使用材料,有些是独创的。比如,达芬奇使用的颜料就非常容易裂。

    陈嫣知道他说什么,急忙把一块儿红烧肉喂到他嘴边。

    我们也不能排斥新材料,新技法。在这4个周的色彩课上,我们除了学习过去的方法,还要学习当代的新材料。”

    也有同学表示质疑:“我看过路老师的画,都是一些抽象甚至意象的作品。怎么需要用这么

    多材料!”

    姜哲理解,为什么曾经有高年级的学生说,路老师的课比较难懂。

    中午,姜哲和陈嫣在食堂吃饭,付敏和牟星等几个同学,也凑到一起,边聊边吃。

    陈嫣听到几个人准备一起买材料,希望能省钱。就悄悄对姜哲说道:“幸好我没选纯艺术专业,我们没这样的课。”

    “听路老师讲课,感觉我们要准备好多材料……”

    姜哲笑着说道:“你倒是想选,你……”

    接受了新知识的洗礼,越发期待路老师的演示过程。

    午休之后,姜哲和同学们聚集在画室。

    周围几个同学急忙转过脸去,不看这画面。

    她及时收住话题:“下午,我来演示,然后开始实践。”

    “我钱包,又要瘦身了。”

    老师宣布下课后,同学们带着一堆的疑惑,纷纷离开。

    路老师把材料依次摆到工作台上。

    姜哲非常认真的观察老师摆放的次序和位置。

    记得有一位知名的国画家,曾经让他的儿子去拜访同级别的另一位画家,并且记住其画案上材料工具的摆放位置,从中可以窥见其作画程序和办法。

    路老师把几块装裱画布的木板,以及几幅半成品,摆好,然后,接着摆出各种窄口玻璃瓶,研磨板研磨杵,装有颜料粉的瓶子,以及不同型号的画笔……

    大量的工具,占据了大半的工作台,感觉像是准备做实验。

    路老师检查工具后,学生们问道:“上午,我讲过,使用丹培拉绘画,要先配制丹培拉液,有的也叫乳化液。

    天然材料的乳化剂,是哪两种?”

    “鸡蛋液和牛奶酪素。”付敏抢着回答。

    路老师纠正:“意思对了。蛋液和酪素就可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工的材料,可以制作丹培拉液。比如,用类似阿拉伯树胶的各种胶,兑水制作,甚至肥皂和蜡也可以做。

    但是这些材料用的范围并不广,我们不可能全部学习。咱们学用的最多的技法,以此入门。”

    她拿出了一个生鸡蛋,轻轻敲开一个小口,将蛋液流入一个窄口玻璃瓶。

    然后把两种油在另一个瓶子里调和。:“制作丹培拉液,除了

    蛋液之外,还要用到油,用亚麻油和树脂光油混合。混合油和蛋液基本是等份。”

    她把油倒入装蛋液的瓶子。“注意倒入次序很重要。”

    姜哲看到,老师先摇晃瓶子,把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加入两倍的水,继续摇晃瓶子,直到液体混合均匀。

    这些很难融为一体的液体,变成浅色的不透明溶液。

    路老师一边观察瓶子里的液体,一边说道:“这就是丹培拉液,看起来很简单。必须注意顺序,而且不能久放,用多少调多少。如果液体因为陈放,出现腐坏的迹象,坚决不能再用。”

    我用的方法,这是最常见的,之外还有很多配置办法,你们可以去看相关书籍。”

    她边说书名,边从装颜色粉的瓶子,用长柄小勺,擓出少量浅赭石粉,堆成火山口形状,往颜色粉里倒入少量丹培拉液,搅拌,然后开始研磨颜色。

    “研磨方法,与制作油画颜料类似。”她演示方法后,让每个学生都试一试研磨的手感。

    接着又开始讲做丹培拉画底子的办法。

    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做丹培拉画的载体,纸板,画布,木板等等。

    路老师展示她处理好的各种材料的载体,让学生们看的眼花缭乱。

    “大家可以用纸板刷涂层,作为练习材料。做正式作业,建议大家用木板。木板不要太大,长宽都别超过40厘米。厚度在2厘米至3厘米之间。”

    她拿起两块裱糊了画布的木板,让学生们传看:“丹培拉画的底子,与你们制作油画的底子类似。这两块木板,我已经刷过一次和第二层底子。你们常用的立德粉加兔皮胶,再加水稀释就可以。不要用或者尽量不要用带有油的底子。”

    两块儿木板传到姜哲手上,他仔细进行对比。

    薄亚麻布,用胶贴到木板上,贴的很严实。画布的边缘,贴在木板的背后。

    作为画面的画布上,因为刷有胶粉的原因,很接近白色。

    根据他的经验,在这种底子上作画,最能衬托颜色的饱和度。

    他刚把两块儿木板交给旁边的同学,就听到系统的提示音。

    您接触新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技能栏中增加该技法的技能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