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典当行
繁体版

第二章 守狱

    “堂下可是黄生?”县衙里,县令陈书临坐在大堂上问道。陈书临本是大唐末年的一个秀才,后来随着地方战乱,许多县衙官吏四散逃亡。

    当新的统治者来到时,将原本身为师爷的陈书临,升任为这一方的县令。说起来,陈书临做事,颇有变通,因此,也收获了地方乡绅的支持。

    当陈书临听说了黄生一家的事情后,只是吩咐捕快,将黄生待到县衙来,不要为难他。

    尽管捕快也听说了这件事,还是在赶到时,被黄生提刀的身形所震撼。所幸,当捕快们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来意后,黄生便丢下手中菜刀,跟着他们走了。

    来到公堂上,黄生见到了那个被乡里书生们称作青天老爷的陈书临,听着陈书临的问话,黄生跪在堂下,如实回复道,“草民黄生,叩见陈老爷。”

    陈书临说道,“我收下捕快,看到你杀害自己的父亲黄小山,可有此事?”

    黄生回复道,“启禀大人,黄小山却是我所杀,草民不敢抵赖。但黄小山并非我生父,此事另有隐情,还请陈老爷明鉴。”

    陈书临问道,“如何隐情,说来听听?”

    黄生正色道,“我父本是黄小山的哥哥黄大喜,因我父身死战场,黄小山对我母亲见色起意,抢占了她。多年以来,母亲为了我,忍辱偷生,而那黄小山对我母亲更是时常打骂。小人本欲带母亲离开此地,却不想母亲昨日便身死河边。”

    陈书临说道,“昨日乡间传闻,河边缢死的女子便是你母亲?”

    黄生点了点头。

    陈书临继续问道,“你杀黄小山,便是为母报仇,是也不是?”

    黄生说道,“确为此事。”

    陈书临说道,“因黄小山抢占你母亲,且时常打骂,你母亲不堪受辱,自缢身亡。你所作之一切,皆因为母报仇,是也不是?”

    黄生说道,“是,大人。”

    陈书临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你为母报仇,其情有可原,然你杀害他人,其罪不可不罚。本官判你,做这县衙牢狱的守卒三年,不给工钱,但供你三餐,三年之后,若你表现尚好,便准你离开,你可愿意。”

    黄生心中一喜,尽管没有工钱,但是,县衙内的囚犯并不对,因此,守狱其实在这样的小县城,算是轻快活。

    自己一时还没有想好日后要干什么,这大人所做的决定,虽说是惩罚,实际确是将他保护起来。

    看透县令意思的黄生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感谢大人,草民愿意。”

    退堂后,县衙里的捕快,便带着黄生来到了牢狱。

    虽说牢狱有守城的狱卒,但是朝廷给的俸禄并不多,因此,当地的县令便想了一个招。让县衙里的捕快,轮番守监牢。

    而向朝廷报告时,发下来的银钱,不仅能拿捕快这一份,还能拿狱卒那一份。只要没有人下来查,就不会被发现。

    因此,当捕快带着黄生来到监牢时,众人也热情的接待了他。

    随后的日子里,因为黄生的加入,监牢里,反而好管了许多。平时的一些泼皮无赖,是这些捕快最为头疼的事情。

    在外面闹事,到了监牢,若是和其他人关在一处,还会闹事。

    可是,自从黄生来了以后,这些泼皮进来在闹事,便让黄生上去走一圈,全都吓得老实了。

    为何?

    在这小地方,真正敢杀人越货的大贼是不会来这的,剩下的一些,都是乡里乡亲的。真正能出手杀人的,又有几个,便是有,也大多被处死了。

    而行走在乡间的泼皮,多是想占占便宜的无赖货色,怕死的紧。而黄生,可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提着刀追了人一条街,将人砍死。

    在那些人严重,这还得了,这不就是个活阎王,因此,在他面前消停一点,也没错。

    即便是那些没见过黄生那一幕的,听到别人说,自己在脑补之后,更是害怕,也更是敬畏。

    这三年里,黄生见过一些小偷小摸的,进来了又出去,有了还断了手脚,真正称的上大奸大恶的人,倒也少见,多半都是秋后问斩,被安排到监牢最里面,天天不见天日的。

    转眼间,黄生也已长成了一位十八岁的少年人,按照他与县令陈书临的约定,自己可以离开了。

    在监牢的这几年,黄生明白,天下此时,还在打乱,这边说自己见了朝廷,那边说自己才是正宗的,天下纷乱不堪,争斗不止。

    老县令也说,只能等有一天,有人站出来,横扫天下,平定一切,百姓或许才能有好日子过吧。

    黄生深以为然。

    因此,在辞别的老县令后,黄生便去北周那边投了军,拜入了一位姓石的将军麾下。

    没过多久,就开始打仗了。

    当时,黄生被安排在节度使的随行军队中。

    战争刚开始打响时,黄生就发现,自己这边的军队节节败退,非常反常。

    自己这边明明没有损失多少人马,就连自己所在的军队都没有死多少人,就开始撤军。

    一路后撤,最后,撤到了巴公镇附近安营驻扎。

    虽说契丹和北汉联手,军队实力很强,可是这也太强了,这都没怎么打,就退了这么远。

    正当黄生坐在火堆边,啃着饼子烤火时,军营里开始出现喧闹声。

    听声音,好像是什么大人物来了。

    后来才知道,那晚来的,是后继任的柴荣柴大人。

    第二日,部队士气一改往日颓色,上至统兵将军,下至士兵驿卒,皆因柴荣的到来士气大振。

    随后,在柴荣重新安排兵力部署后,部队再次与后汉契丹相交与高平。

    与前几日的节节败退正相反,部队一鼓作气,冲垮了敌军。

    后汉不敌,打败而退,敌军守将刘崇狼狈逃窜,柴荣率军追击。

    最后,刘崇逃回了晋阳,柴荣也在此次战争中,将中原懦弱无能的形象从历史的此刻扭转。

    而黄生此次战争前期的表现,被人看在眼中报告给了石守信,石守信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便将他安排到自己身边,做了传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