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看我微操
繁体版

第3章 败走八角台

    欢乐的时光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大席已经连摆了七天,今天就是年三十儿,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放鞭炮。

    午夜,老张出门进院里准备放鞭炮请神,屋里的人也把饺子下到了锅里,顿时外边就噼里啪啦的响起了鞭炮声。

    张谨站在院子中,火光映红了他的脸庞,竟勾起了自己的童年记忆,小的时候每次过年放炮,张谨都会像这样站在自己父亲的身旁,看着噼啪作响的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张谨经常会因为经受不住夜里的寒冷而提前跑回屋中,隔着窗户看着院中鞭炮爆发出的火光,当等到父亲回到屋中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年三十儿的饺子的时候,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顺子,顺子?”一声呼唤将张谨从回忆中唤醒。

    老张说到:“顺子,这天太冷了,快和爹回屋吃饺子去!”

    老张一边摸着张谨的头一边说道。

    张谨跟着老张进了屋,这时候第一锅饺子刚好出锅,盛好了放在桌子上,老张夹起了一个饺子,刚要放进嘴里,就听外面突然传出来“嘭”的一声枪响,老张顿时面露不悦,大声骂道:“那个兔崽子大过年的时候走火了!”

    正在老张发火的时候,汤二虎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边跑边喊:“不好了,金寿山这个兔崽子带人把咱窑给围了,刚才的枪声就是哨兵临死之前放的!”此言一出,屋里好像凉水掉进热油锅一样,瞬间就乱了起来。看着乱作一团的屋内众人,老张大喊一声:“都给老子闭嘴!”屋子里立刻安静了下来,老张先是听了听外边的声音,发现屋外一片寂静,无法判断外面有多少人,老张当机立断,走为上策!

    老张拔出自己从不离身的短枪在前面开路,汤二虎背起怀孕的赵氏,一个可靠的伙计背上了大女儿,张谨则是紧跟在老张的身后,顺着小路冲出堡子。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金寿山不但领着自己手下的土匪,还有一伙俄国人,一直跟在我们的身后追,金寿山估计自己胜券在握,一直不急不缓赶着,仿佛吃定了我们一样。

    老张时不时的后头查看敌人的追击情况,无论我们如何加速,追兵始终跟在我们身后。

    “他妈了个巴子的,爹娘再多给我生两条腿就好了!”老张喘着粗气暗骂道。

    跑了大概有二十分钟,猛地发现前面有个屯子,老张转念一想,大喊一声:“进屯子!”一行人直接闯进了屯子里。

    老张回头对汤二虎说:“这么跑不是个事,你们先在附近找个地方躲一躲,缓口气,我带几个伙计找找看这个屯子有没有啥牲口,帮咱跑。”

    汤二虎点头应是,带着张谨和女眷在附近隐藏了起来,老张带着几个人一头扎进茫茫夜色中,估摸着过了三五分钟,听到了一阵马的嘶鸣声,但见老张骑着一匹马率先冲到我们跟前,“快上马,那帮兔崽子已经进屯子了!”

    “呯!”就在我们刚准备爬上马背的时候,身后的已经开始响起了枪声,老张急声喝到:“快点快点,那帮兔崽子马上就追上来了!”

    我们连滚带爬的上了马,一溜烟儿的跑出了屯子,才堪堪甩下追兵,逃出生天。

    约莫跑了两三个小时,老张便让我们在一个树林子里歇息,而他自己依旧紧握着手枪,坐在林子边,警惕的观望着四周。

    此时的老张一边紧张的观察敌情,一边在思考下一个落脚的地方,思来想去,老张决定去大高坎投靠冯麟阁,这个在自己少年时期相交甚好的大哥就是老张的救命稻草。

    老张将汤二虎叫到身前,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汤二虎点头道:“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等咱东山再起,第一个就灭了金万福这个兔崽子!”

    在两位主要领导一致同意行动之后,所有人在短暂的休整过后就启程出发前往大高坎,突然,汤二虎紧夹马腹,从队尾来到了在前面开路的老张身边。

    “兄弟,我猛然之间想起来了,要去大高坎的话,一定得经过八角台,前一阵听说八角台也组建了自己的保险队,咱这手里基本都拿着家伙,就怕到时候闹出什么误会。”汤二虎说到。

    “确实应该找个学问人帮咱去说和说和,嗯,这样,咱向往大高坎那边走,在八角台附近村屯找个学问人,帮咱给八角台的保险队队长,和对方讲清楚咱就是借过,请他通融通融。”

    汤二虎听完之后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说到:“还是老张你有办法啊,行,就这么办!”说完之后,汤二虎又打马回到队尾,继续防止有人中途掉队以及断后。

    继续行进了三四个小时左右,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叫居家屯的地方,这是八角台附近比较大的一个村屯。老张将我们安置在屯子外歇息,自己则带着汤二虎和几个亲信进屯子,准备找个比较有名气的学问人帮忙说和说和。

    屯子里,赵家老宅。

    一个年约三四十的中年文人正在屋内看书,老父和老母在堂中喝茶闲聊。突然,大门被人敲响,老父亲大声喊道:“谁啊?“

    “老赵是我,老黄,今天有几个贵客想要请您儿子帮个小忙!”门外答道。

    听到熟悉的声音,老赵将大门打开一条缝隙,只见为首的正是这座居家屯的保长老黄,后面跟着几个眼生的汉子,每个人身上都背着火器,老赵一时之间不敢将这些人迎进家门。

    老黄刚要再开口,老张先开口了:“老人家,我们来这里没有别的要求,只是想让您儿子帮咱们写封信。”

    在得知我们的来意之后,再加上保长老黄在旁解释,老赵逐渐放下了戒备,将一行人请了进来,这时一直在屋中读书的赵一天从屋中走了出来,一见正主出来了,赶忙拱手行礼道:“久闻赵先生才名,今日贸然拜访,是想请先生帮我们写一封说和信。”老张直接向赵一天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得益于老张对自己羽毛的爱惜,加上对自己手下严格的要求,使得老张在这一带颇有名气,赵一天对老张也是略有耳闻,见面之后发现老张礼数周全,完全没有那些土匪身上的歪风邪气,便觉得传言非虚,当即就表示愿意帮忙。

    老张接着说道:“再麻烦赵先生帮我们把这封信送到八角台保险队队长手里,请他通融通融。”赵一天听完之后,便以自己的名义向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写了封信,并找人将这封信送往八角台。老张再三感谢过后,便在保长老黄的安排下,所有人都先住在了居家屯,一起期待着好消息。

    替老张送信的的人到了八角台之后,立即就上门拜访了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

    商会会长张紫云家境殷实,早年间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多年的商场打拼让张紫云的为人处世圆滑,极善交际,朋友遍布各地,各行各业都有相熟的朋友。

    在张紫云收到老张的借道信之后,立刻召集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和保险队队长,准备一起商讨一下对策。

    人到齐以后,张紫云便把送信的人叫了上来,率先开口道:“他张栉沐手底下有多少人?”

    “约么有个四五十号人,其中还有女眷和孩子。”送信之人回道。

    “都带着家伙吗?”一位乡绅紧接着问到,此问题一出,几乎所有人都不由得身子前倾,生怕漏过任何细节。

    “我没敢细看,不过我能确定所有人都是快枪,为首的几人还配有短枪”送信人回道。

    张紫云扭头问坐在身旁的保险队队长张绪武:“咱保险队的火力咋样?”

    张绪武摇了摇头回道:“咱就几杆土猎枪和洋抬杆,还有一门土炮。”

    众乡绅听完,无不连声叹气,纸面实力差距过大,很难与之抗衡,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则说道:“那张栉沐刚从金万福那里吃了败仗,本来就憋着一股火气,咱真要是想和他过不去,抛开纸面实力,他张栉沐本来就是借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人家还能走,咱能走吗?咱的产业,根基,祖宅都在这八角台,打完之后不都是咱自己收拾这个烂摊子?话已至此,各位好好想想吧,反正我先表态,直接借道放行,最好能够交好此人!”

    众人听完,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就连一直都没说话的张会长也不由得点了点头,并开口说道

    “很高兴大家能达成一致的建议,张栉沐这个人我早有耳闻,虽出身绿林草莽,但为人仗义,手底下人也规矩,并且保境安民那是一点都不含糊,能和这样的人结交我认为对咱们是有利的!”

    众人纷纷表态同意张会长的决定。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定了,大家到时候一起准备准备,张罗个接风宴。”张会长说道。

    待众人散去之后,张会长便写了一封回信,让送信之人尽快赶回居家屯。

    送信之人回到居家屯的时候,老张正在和兄弟们擦枪,看到送信之人回来之后,老张赶忙放下手中的枪就上前询问结果,在得知了张会长不但同意借道还有意结交的消息之后,老张高兴地几乎要跳起来了,立马就把兄弟们都召集起来了,准备向八角台进发。

    可是伙计们的态度却和老张截然不同,伙计们都觉得自己打了败仗,还得寄人篱下,一个个都蔫头耷脑的,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老张一见大家心气不高,心思这可不行啊,便立刻叫停队伍,大声鼓励道:“都他妈给老子把头抬起来!虽然咱吃了败仗,老窝也让人占了,可是今天怎么也得把胸给我挺起来,别让八角台的人看咱的笑话!不就输了一次吗,有啥啊,老话说得好,知耻而后勇,这个耻是让你们记在心里,不是让你们刻在脑门上!是老爷们的,就给我打起精神,努力训练,有朝一日,让这帮兔崽子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听明白了吗?”

    “明白!”

    老张洪亮而又坚定的声音无疑给这支队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所有伙计们听完都把胸挺了起来,头昂了起来,整支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才像老子的伙计!”老张自豪的说道。

    “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