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我混成罗网老大
繁体版

第十九章 问答

    “我记得很清楚,真人已经十年未开过口了。”

    孟邪听到玄尘真人的传音后,凝视着冥狱最里面的一个方向回道。

    “不知孟邪居士有何想问贫道的?”

    玄尘子淡淡地声音传入孟邪和张泉耳中。

    原来刚才孟邪先是点当年出天人两宗的往事,后又说出玄尘子在冥狱底的情况,目的就是激起玄尘子开口。

    而玄尘子也早也看出了这一点,是以有这一问。

    “敢问真人,当年我坑杀赵卒之策是否违道?”

    显然,孟邪问的是当年长平之战时,他说服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的计策,当年正是因为此策,他才被逐出师门。

    如今这一问,说明孟邪心中对当年此事仍旧耿耿于怀。

    当世有资格能回答孟邪这个问题的寥寥无几,而眼前的玄尘真人正是其中之一,是故孟邪有此一问。

    听此一问,玄尘子思索片刻,随后轻轻一拂袖,四周的景色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周围的一切慢慢吞噬。

    天地失色,万籁俱寂。

    偌大的冥狱第七层,唯有三道人影独存,似幻似真。

    孟邪一眼便看出这是道家绝学天地失色,然而能将其如此随心所欲地使出,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此招一出,三人便好像在一片虚无的空间中互相对立盘坐着,完全无视了周围的一切环境。

    张泉向另外两人望去,盘坐在他左侧的是一位两鬓斑白,脸庞瘦削,颧骨高耸的灰袍男子。

    而盘坐在他右侧的老者,衣袍素雅,宽袍大袖,一头白发如银,垂至肩背,只是其面容却被一层雾气所遮挡,看不清真容。

    下一刻,张泉右侧的玄尘子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又似乎带着某种韵律:

    “夫纵横者,权谋之术,以变化无穷,因敌而变,不拘一格。捭阖者,开合之道,或示以弱,或示以强,以惑敌心,莫测高深。

    坑杀之策,非单纯之杀戮也,乃兵法之极致,以绝敌之望,挫其锐气。”

    孟邪听到玄尘真人此言不禁暗暗点头,他没想到玄尘真人对纵横之道的理解如此深刻,不过他觉得玄尘真人应该还有后话。

    果然下一刻,便听到其话音一转:

    “夫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而胜之,固为上策;然胜之有道,非以残酷为能。坑杀降卒,残害生灵,非仁义之师所为,亦有违人道。

    天道好生,恶杀伐,天地有好生之德,故有春夏之生长,秋冬之收藏。此策亦有悖天道。”

    听闻玄尘子此言,孟邪脸色一暗,违人道,悖天道,没想到道家真人也是如此评价。

    但玄尘子话并未说完,只见他继续说道:

    “此策虽违人道,悖天道,却在兵道之中。

    兵道者,以战胜为本,以秦之利益为先。坑杀赵卒,虽残忍,却能有效削弱赵国之实力,为秦之霸业铺平道路。

    赵卒虽众,然非精锐之士,亦无必死之志。此策一出,赵卒大乱,四十万众尽成刀下鬼。此捭阖之术之运用也,捭之使乱,阖之使亡。

    ……

    听完玄尘真人一席话后,孟邪面色复杂,他坑杀四十万赵卒之策被真人评价为失人道,悖天道,但尚在兵道之中。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中肯了,孟邪郑重地拱手道:

    “真人洞察天地之道,孟邪佩服。”

    玄尘子摆手,说道:

    “大道无边,此仅我一家之言也,不敢独专。”

    孟邪点点头,然后问道:

    “只是晚辈还有一事不解,当年真人在道家分宗之时大开杀戒,是否另有隐情?”

    孟邪好奇,以玄尘真人对天道的看法,天道好生,恶杀伐,那他当年何以屠戮众多道家弟子。

    “天道亦有无情天道,和有情天道之分。”

    玄尘子淡淡回道,但却并没有细说。

    孟邪心想,看来当年道家天宗与人宗之分,不仅是对出世与入世的争执,还牵扯有情道与无情道之分。

    “不知另一位居士可有话要问贫道?”

    见孟邪不再开口,玄尘子向张泉问道。

    张泉刚才一直以旁观者的态度,听着玄尘真人与孟邪两人对话,只觉受益匪浅,心中对纵横剑术与道家功法有了更多的理解。

    此时听到玄尘真人发问,张泉心中一动,他还真有一事想向其请教。

    这事隐藏在张泉心中多年,一直没有问过任何人。

    今天得遇一位道家真人,并且愿意为他解答,机会难得,于是张泉斟酌着问道:

    “敢问真人,此方世界外,还有他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