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秘人
繁体版

第五幕:诱惑在信封内招手

    于素猛然惊醒,看到熟悉的天花板,才明白自己躺在家中的床上。

    偏头看向床头柜,一个玻璃瓶摆在当中,瓶盖被拧开了,匍匐在一边。

    这药可真有效,他想。

    昨晚,他没有继续做那个梦了。

    不过,也没梦到什么非凡的场景,仅仅是个来之不易的宁静夜晚。

    如果风先生所说的名为“路”的神秘之境当真存在,该如何才能抵达?

    难道是药嗑得不够多?

    但多了就出人命了,多少才算合适呢?

    显然不能轻易尝试。

    那个摊主和那位神秘的风先生相互认识,而他为什么要推荐于素去风坡子弄?

    难道他算到了那件命案,并知道于素困扰其中,而风先生知道些线索?

    还是说,仅仅因为风先生能提供安眠药?

    但以于素的身份来说,随便去个医院都可拿到安眠药,所以他不接受这个理由。

    于素更愿意相信,一切不过是他们为了谋取更多的财富,提前策划的骗局而已。

    可假设一切都是真实的,风先生口中的守秘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是否还有其他人潜伏在这座不夜城中?

    还是说,这也是为了让谎言听上去更加真实,所点缀的细节……

    但他没有心思继续猜测,他隐约觉得,似乎是某个巨大的声响把他吵醒。

    拿取一件内衣,边穿边走向窗前。

    拉开窗帘,阳光让他眼睛生疼,但他却还是被楼下场景吸引了,忍耐着睨去。

    下面挤满了人,人群包围的血泊中,躺着两句尸体,边上难睹的载具预示着这是一场车祸。

    幸好于素早学会了置之度外,对悲剧已难怀怜悯。

    只不过,与巡逻官发生争执的那个洋人,似乎与此事有关。

    这就麻烦了,与洋人有关,准没好事。

    弄不好,这栋公寓只因盖在了事发地附近,都会被牵连。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于素决定去看看。

    简单打理了一番后,又在黄色和绿色的领带上纠结了七秒钟,终于走出了家门。

    挤入人群,现场的情形立即清晰。

    一辆被撞烂的黄包车散落在地,另外一辆黑色轿车车头凹陷。

    地上有两具尸体,看体貌都是东国人,一位初布短打,无疑是那辆车的车夫,另一位西装革履,八成是乘客。

    而那位洋人一边说着班克语,一边指着那辆轿车,让人容易联想他就是那位肇事司机。

    只是,在场的其他人似乎不会西洋话,巡逻官和洋人一个劲地诉说,却没有将事件推进半点。

    碰巧的是,于素就是一名翻译。

    他前世精通中、英、法、日四门语言,语言天赋可谓卓越。

    穿越之后,更是利用自己天赋,把翻译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于素向前走了一步,用班克语与那位洋人沟通。

    “你会讲西洋话?”巡逻官看于素和洋人顺畅地交流,期待地问。

    “嗯,”于素点点头,“他说他正常开车,是这辆黄包车撞的他,他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不向死者索赔汽车维修费用。”

    话音刚落,围观群众中传出声音:“夷开车开好快嘞,那车夫慢慢的拉,哪会撞这个样子。”

    另外一名巡逻官说:“明明他才是犯人,怎么恶人先……”

    “别惹麻烦,咱们斗不过洋人,何况人都死了,”开始的巡逻官立即打断,然后面向于素,“帮我问他要护照号,然后告诉他可以走了。”

    尽管小巡逻官不服,围观的人中也隐约可听到对不公的咒骂声,可谁也不敢做出头鸟。

    何况作为异世来客的于素,更不想节外生枝,服从执法者的吩咐就是了。

    随后,洋人开车离开,一名巡逻官负责记录于素翻译的话,其他的人则负责清理事故,以免堵塞交通。

    于素没想到,最后离开现场的竟然是自己。

    不过,他也庆幸这次事件没有升级,但若自己不出面,双方语言不通争执不下,气氛不断升温,真可能引出不小的麻烦。

    掏出怀表,时间显示还有半个小时自己就迟到了,于是打算立即前往商会。

    突然,他看到不远处留下的一件黑色大衣。

    靠近后,发现材质上乘,便猜到一定是那名死去乘客的遗物。

    说不定衣服里有什么可以证明死者身份的物件,若是这样,他必须尽快把它交给警方,以免无法找到死者的亲属。

    这叫他犯了难,他本就耽误了时间,现在必须去商会。

    最后,于素还是决定先去工作,等有时间便将衣物交给警方。

    于是打了辆黄包车,赶往了河口。

    其实他大可不必这么急,因为一般情况他都无所事事。

    “今天理事不会来了,”陈裕民会长说,“好像是什么节日,要不你今天也放个假吧。”

    于素走出商会的大门,回头望着招牌——不夜城商贸联合公会。

    以往每个礼拜日,他都有假期。

    他会在颇具特色的街道上闲逛,或是找家茶楼喝茶,总之,怎么惬意怎么来。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假期,于素有点不知所措。

    也许真是个机会,去火孩子弄仔细调查线索,让停顿良久的齿轮重新运转起来。

    不过,于素担心调查此次案件的人中,有怀持真本事的人。

    因为根据犯罪心理学,大多数犯人会在犯案后返回犯罪现场,以确保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进而填补内心的空虚。

    而特意去往现场的于素,就可能成为对方的怀疑对象。

    那该做什么呢?

    忽然,他想起那件大衣,便决定把它送到警局。

    不过,若是这件大衣上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他不就是白跑一趟了吗?

    于是,打算自己先搜查一番,真找到些什么,再送去不迟。

    搜索过后,果真找到了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何进先”以及一个地址,火漆也已被揭开。

    上面写了死者的名字以及住址!

    于素很高兴,意味着没有他没有白白地捡起大衣。

    便赶招呼了一辆黄包车,坐到了绿色针织绒垫上,头上遮着外黄内红的革罩。

    坐定后,才发现信封被完全打开了,露出黄色了信纸。

    似乎在蛊惑他,让他拿出阅读它。

    这时,车夫说:“先生,去哪?”

    于素将食指和中指插入信封,夹出那张纸,并安慰自己,这是为了保险起见。

    摊平信纸,所有的信息瞬间跃然他的眼帘。

    “守秘人先生,鄙人聘请您解决一件诡异案件,请于三月二十六号十二点前抵达百兴路的昌富酒店。

    黄达昌。”

    守秘人!

    三月二十六号不就是今天吗?

    而昌富酒店,恰巧就是这些日子一直纠缠商会的会员。

    这是否是命运的安排?

    不,职责是将这些交给警方,而不是想些缥缈的东西。

    对,只需要对车夫说去警察局,这件麻烦事便会告一段落。

    “先生?”车夫再次催促。

    于素靠在靠背上,说:

    “昌富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