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娱乐制作人
繁体版

第一章 星海唱片

    清晨的阳光笔直落下,照亮满是各种广告招牌的大街,李时带着一身酒气站在一家酒吧门口,紧盯着街道上簇拥的人群。

    充满年代感的建筑,略显土气的行人服装,还有耳边传来的一阵阵悦耳,但又陌生的音乐旋律。

    揉了揉宿醉一夜显得憔悴不已的脸,又抓了抓乱成鸡窝一般的头发,李时终于确定发生了什么。

    穿越这个词在二十一世纪早就是烂大街了,作为一个紧跟时代的有志青年,他并不陌生。

    “李哥!早啊!”

    身后的酒吧门被打开,一个穿着酒吧服务生服装的青年走了出来,见到站在门口的李时,他主动打招呼。

    “早!”李时点了点头,没过多停留,转身向街头走去。

    “那不是冤大头李时吗?”前来换班的服务生看着李时的背影:“落魄成这样还来酒吧消遣,真是够败家的,他老头子留给他的钱跟公司恐怕快被他败完了吧!”

    之前跟李时打招呼的服务生拉了他一下,“阿成,别乱说话!”

    叫阿成的服务生嘀咕道:“本来就是嘛!”

    这些话全传到了李时耳中,不过他并没有理会,他们说的不错,这具身体的前主人的确陷入了困境。

    沿着街道走了十几分钟,李时停在了一栋满是各种广告横幅,公司铭牌的七层大楼下。

    在六七个公司铭牌中,轻易找到星海唱片的名字,看着招牌下写着的楼层,李时没有立即上楼,而是看着有些泛黄的招牌沉默不语。

    他陪客户喝酒喝到半夜,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家,躺下便人事不知,等再醒过来,便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世纪之初的异世界酒吧,变成了这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家伙。

    从清晨醒过来到现在,思绪从混乱逐渐变得清晰。

    在前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什么牵挂,因此,对于他而言穿越好像也没什么接受不了的。

    李时低下头,原身的记忆在脑海中翻滚。

    这个世界的李时出身较好,父亲李星海是一名唱片制作人,九十年代创立了星海唱片,主要从事唱片制作发行业务。

    这间公司规模很小,以帮助本地一些地下歌手制作专辑唱片以及小规模发行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旗下也有签约歌手,不过都是些走在大街上喊出自己的名字都没人搭理的那种,唯一有点名气的一名歌手也仅在东海市本地有些名气。

    李星海虽然是一名唱片制作人,但本身才华不足,再加上舍不得出钱请有才华且大牌的制作人为公司歌手打造专辑,因此创立多年,公司作品都默默无闻,不过,虽然作品默默无闻,但凭借多年的积累,也积累了不菲身家。

    一年多前,李星海夫妇前往外地旅游,车辆发生故障,导致一场车祸发生在他们身上,俩人双双殒命,偌大家产便落在了李时身上。

    二十岁的李时就读于夏国三大音乐学院之一的京都音乐学院,父母死后,他便从学院退学,接管了星海唱片。

    公司很小,李时拥有公司全部股权。

    年轻人的想法激进,再加上在学院接触过不少国内外唱片行业大佬的事迹,这让李时一接管星海唱片便起了大干一场的心思。

    他先是违背李星海不制作大投资唱片的理念,直接压上全部身家邀请了几名国内小有名气的作词、作曲人为公司旗下歌手量身打造专辑,随后又不安于现状,觉得公司要想发展壮大,就得走出东海市。

    于是他又开始打通外地发行渠道,想将公司的唱片卖往其他地区城市。

    想法完美,计划也没错。

    可惜,那张几乎投入了李时全部身家的唱片《爱你不后悔》投入市场后,犹如在大海里投入一颗石子,没起一丝波澜。

    从去年七月发行,到今年三月,整整八个月,《爱你不后悔》这张投入了将近两百万的唱片一共仅卖出一万五百多张。

    这是一个版权防范意识很强的世界,因此文化业在这个世界显得非常鼎盛。

    就李时从记忆中了解,去年整个夏国单张唱片销量过千万的专辑就有两张,如果算上全球,单张唱片一年销量过千万的唱片更多。

    唱片业的鼎盛发展,各国都成立了专业的唱片协会来统计唱片销量。

    同时,为了不让市场混乱,由各国唱片协会联合组成的全球唱片协会对各国的唱片发售都做出了标准的定价。

    其中,夏国标准定价是ep唱片定价五元,十首歌的正规唱片专辑则是三十元,其他大碟以及不同类型的唱片都有不同的定价。

    由星海唱片打造的《爱你不后悔》这张专辑就是正规十首歌的专辑唱片。

    一万五千张,总共也才四十五万元。

    这四十五万元去掉渠道分成,唱片制作厂家的原碟制作费,再加上那几名作词作曲人的分成,以及上缴唱片协会的税收,星海唱片一共就收回了十万多一点的钱。

    投入两百多万,收回十万,这简直就是血亏。

    专辑的失利让星海唱片资金断裂,这几个月以来,公司人心惶惶,跳槽的跳槽,辞职的辞职,李时与公司陷入了双重破产的困境。

    如此地步下,本来准备大干特干的原身瞬间崩溃,终日流连于酒吧买醉。

    于是,就有了他的到来。

    对于前身,李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按照脑海中的记忆来看,前身才华是有的,在京都音乐学院时他就是有名的音乐才子。

    甚至,《爱你不后悔》这张专辑中,最受欢迎的那首《幸运女神》就是由他亲自作词作曲。

    但才华与成功根本没法画等号。

    有才华并不一定代表着一定会成功。

    而且,前身太理想化了。

    若是他懂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说不定他以后还真有成功的可能。

    可惜的是他为了成功,选择孤注一掷。

    这几乎与赌没什么区别。

    虽然唱片与影视投资向来是与赌挂钩的,没有人能预测到投资能否成功。

    但那些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人家都是徐徐图之,从来没听说过哪个老板会将自己的钱全投在一个项目上。

    显然,幸运女神没有眷顾前身,他的孤注一掷换来的是失败。

    看着那点缀着彩灯的星海唱片招牌,李时忍不住露出笑容。

    前世的他毕业于一家二流音乐学院,毕业后走南闯北,当过酒吧驻唱,做过群众演员,也参加过音乐综艺。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自己创建了一家音乐公司,时值互联网发展迅速,他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签约一些网红,购买经典歌曲版权进行翻唱。

    现在想想,前世的经历被带到这个世界。

    异世界,世纪之初,空前鼎盛的唱片娱乐业,那些这个世界没有的经典歌曲以及影视。

    这简直是大有可为啊!

    金钱、美女,站在最高的地方看风景的机会,或许自己都有机会领略一番也不一定……

    但想到原身留下的烂摊子,李时又忍不住有些头疼。

    抹了一把有些发油的头发,李时迈步走进办公楼。

    此时正是上班时间,匆匆忙忙的人很多,不少人都将目光投向李时。

    有人开始低声议论起他。

    这些人自以为议论声很小,但却很清晰的传到了李时耳中。

    “是李时,听说他的公司要完了,他公司里我认识的好几个员工上个月就辞职了。”

    “他爸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公司,到他手里一年就要垮了,要是他爸地下有知,恐怕死不瞑目了!”

    “他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要是他,我就按照他父亲的规划经营公司,怎么说也有上百万家产,一辈子都不愁。”

    “他样子看起来好憔悴,你说他会不会跳楼?我听说好多跳楼的人都跟他一样,都是因为公司出问题跳楼自杀。”

    各种低语议论声很刺耳,李时面不改色,走到电梯前等电梯,周围的人纷纷捏着鼻子往旁边躲,这是被他身上那刺鼻的酒气熏到了。

    乘坐电梯来到六楼,李时走进星海唱片。

    公司的空间不大,但也不小,加上他的办公室,一共八十平左右。

    原本公司的员工有二十多个,但这几个月走的走,辞的辞,现在整个公司里一共就剩下了五个人。

    这五人都是他父亲李星海的心腹,从公司建立就一直跟着他。

    “李时,你没事吧?”

    见到李时进来,几人中的美艳妇女站起身关心的问道。

    “陈姨,我没事!”李时摇了摇头,表示没事。

    对方是公司的财务兼老板人事,叫陈英,李星海在的时候,就是公司的得力干将。

    李时刚进办公室,陈英便跟了进来。

    “你真的没事?”她看着李时憔悴的脸庞,有些担忧的问道。

    “陈姨,你放心吧,我没事!”

    李时露出一抹笑容,或许是最近压力太大导致笑得少,他的笑容显得有些僵硬。

    “没事就好,你可别想不开!”她松了口气,随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要停下。

    “是又有人辞职吗!”

    李时见她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事情。

    陈英迟疑了一下,咬牙说道:“刘强走了,他带走了公司百分之八十的渠道资源。”

    李时眉头一皱,忍不住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他就知道,前身留下的烂摊子很烂。

    刘强是公司的发行总监,负责整个公司的发行渠道。

    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公司的发行渠道几乎都握在他手里。

    对于一个唱片公司而言,发行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世界的发行渠道与前世虽然有所区别,但大体上差不多。

    都是靠零售渠道以及批发渠道。

    零售就是唱片公司直接找音像店、杂志刊亭以及各种能售卖唱片的商家,以分成亦或者是直接低价售卖的方式将唱片交给零售商家,交由他们进行售卖。

    而批发,则是唱片公司发行唱片的时候,将唱片大数量的批发给唱片批发商。

    两种模式以批发模式较优,可以一次性卖出去大数量的唱片,是唱片公司优先选择的发行模式。

    不过这类模式的唱片发行一般只能用于出名的大牌歌手,以及国内大型唱片公司旗下的歌手唱片。

    像星海唱片这种既没有出名的大牌歌手,本身又不是大型知名唱片公司的公司,那些在全国各地拥有分销渠道的分销商公司一般不会愿意与他们合作。

    因此,目前的星海唱片的发行渠道主要就是零售渠道。

    这个渠道是李星海多年经营,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的。

    星海唱片之所以能在东海市存活下来,靠的就是手里的渠道。

    李星海在的时候,公司除了接本地一些小歌手的专辑制作发行外,还会与外地的唱片公司合作,负责发行他们在东海的唱片专辑,从中进行抽成。

    而现在,这些渠道被带走,这几乎代表着星海直接被拔了根。

    “报警没有?”

    李时深吸一口气,压抑住自己的怒气。

    “已经打电话给警察了,不过作用恐怕不大,以我的估计,刘强恐怕早已经将这些渠道资源贩卖给了其他公司。”

    陈英面色阴郁的说道。

    “你有什么想法?”李时看向陈英。

    “我们有渠道商的资料,重新打通渠道应该不会太难,但难的是这些渠道商会不会再跟我们合作,毕竟……”说着,陈英没继续说下去。

    李时点了点头,他明白其中的困难。

    打通渠道就像是前世的推销,唱片公司找到渠道商,说服他们在店铺里售卖唱片公司的唱片。

    如果是大公司,并且是出名的歌手,那一切都会很简单。

    但对于星海这种没有台柱,也没有实力替出名歌手发行唱片的公司而言,想说服渠道商铺售卖他们的唱片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嘟嘟嘟……

    “陈姐,找你的!”

    办公室外面的电话开始响起,外面的一名员工接起电话后向办公室喊道。

    “去接吧!”李时示意她去接。

    陈英快步走出办公室,从那名员工手里接过电话。

    陈英接过电话,与那边说了几句,一脸难看的挂了电话走了回来。

    “是警察,他们说刘强出国了,恐怕这个案子一时半会结不了。”

    说完,她一脸沮丧的坐在了办公室的沙发上,埋着头低声抽涕。

    “公司还没完!”扫了她一眼,李时面无表情的说道。

    陈英是李星海创立公司是便跟着李星海的人,对公司的感情,她可能比李时还深。

    但哭,从来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

    或许是李时的话起了作用,陈英没有再继续哭,擦了一下眼泪,站了起来。

    “现在公司账面上还有多少资金?”见她恢复正常,李时问道。

    陈英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声音沙哑的说道:“加上《爱你不后悔》回收的资金,还有二十多万。”

    闻言,李时再次一顿。

    二十万,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能做什么?制作专辑?一张专辑没有上百万资金,根本不可能制作出来。

    前身投入了两百多万,制作出来的《爱你不后悔》质量也才一般,更不要说专辑完成以后还需要投入资金宣传,那是更烧钱的。

    深深吸了一口气,李时让陈英先出去,并叮嘱她不要告诉其他人告诉现在连赖以生存的渠道都没了。

    公司的人心本来就散了,要是再把渠道被刘强带走逃逸的事情公布,那剩下的人恐怕待不了两天就会全部走光。

    剩下这些人要是再走,李时就真成光杆司令了。

    陈英离开后,李时撑着下巴开始思索如何破开现在的困境。

    想来想去,李时认为,现在的公司真的是已经到生死存亡之际了。

    唯一能破除困境的办法恐怕就是尽快制作出一张能迅速回拢资金的专辑了。

    但制作专辑需要上百万的资金,现在整个公司只有二十多万的资金,想制作专辑显然不可能。

    起身在办公室里走了两步,李时突然脚步一顿。

    专辑的确不能制作,但自己或许能制作单曲。

    虽然唱片协会为了防止唱片公司以单曲以及唱片重复发行的形式圈钱,甚至曾有唱片公司因此而受到过唱片协会的制裁,但其中也不是没有空子可钻。

    李时回到办公室前,从抽屉里找出一串钥匙,然后迈步走出了办公室。

    “李总!”

    “李总!”

    几名员工朝他打招呼。

    他点了点头,快步来到办公区不远的一间房间。

    用刚才的钥匙打开房间,李时走了进去。

    房间里显得有些潮湿,甚至有一股淡淡的霉臭味。

    打开灯,驱散黑暗,让整个房间显现在了李时眼中。

    二十几平的空间,几个类似书架般的架子上堆积着各种文件合同。

    这里是星海唱片的储存室,公司的歌曲版权书、各种合同,以及每一张唱片的原碟母带都存放在这里。

    无视那些文件,李时径直来到最角落的架子。

    这架子上摆满了唱片母带原碟,以及一些已经制作完成,但因为质量太差亦或者各种原因导致未发行的歌曲原碟。

    李时的目标就是这些未在市面上发行过的歌曲原碟。

    既然这个世界一首歌不能单独发行,同时已经存在在另一张专辑中的歌曲不能重复到其他专辑中,那他干脆就把以前公司录制好,但因为质量太差的歌曲统合在一起。

    因为架子上的唱片母带很多,再加上存放时间太长,李时整整花费了半个小时才从其中找到公司未发行过的所有歌曲。

    一共五首,这些歌曲都是前几年李星海在的时候,公司录制好,并灌录到碟片中的歌曲,只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这些歌曲被封存到了这里。

    像这种类型的歌曲,每个公司都有,其他大型公司像这种歌曲只会更多,都是一些质量很差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发行的歌曲。

    歌曲这东西其实跟电影没什么两样,电影需要审核分级,歌曲同样如此。

    有时候,唱片公司找来歌手制作好一首歌,但因为审核,亦或者歌曲不匹配专辑主题等等,最终都会选择暂时封存。

    现在又不是网络时代,歌曲制作出来就可以直接传到网上。

    在现在这个时代,歌曲制作完成以后,后面还会有两个很重要的路程,灌录进碟片以及发行。

    这两个流程都是需要花钱的。

    因此,唱片公司一般不打无把握的仗,发行的歌曲几乎都要达到一定程度。

    至于质量不过关,但又制作出来的歌曲,一般都会封藏起来,等合适的时候安插在一张特别好的专辑中当陪衬。

    而李时的目的就是拿这些歌曲当陪衬,只不过其他公司一般只会在一张质量过关的专辑中放上一两首这样的歌以求利益最大化,而李时则是除了他准备的那一首歌外,其他歌曲全用这种歌充数。

    拿着几首歌的原碟,李时锁上储藏室回到办公室,开始一首接一首的听这些歌。

    半个小时后,李时将五首歌分成了两份。

    一份有两首,一份则是三首。

    其中,那两首歌是他准备用于发行的歌曲,至于那三首,则是被舍弃的。

    其实若说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他分类到不要的那三首歌的质量还稍好些。

    但他还是选择了那两首质量更差,甚至歌曲中有着各种杂音的歌曲来发行。

    “可惜了!”李时看着那三首被他归类到不要的歌曲忍不住叹息。

    这三首歌同是一个人演唱的,质量都是上佳,放在市面上甚至有可能走红。

    可惜的是这三首歌的演唱者有问题。

    这三首歌的演唱者叫王小宁,前身的父亲之所以不再花大钱打造专辑,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家伙。

    当年李星海签下这家伙,投资上百万,为这家伙打造了一张ep专辑,打算以此让星海唱片更上一层楼。

    但就在ep专辑制作完成,将要发行之时,这家伙却是犯下了命案,一人背了两条命在身上。

    虽然这家伙最终自首被抓,但这三首歌也永远被封存在了储藏室中。

    夏国是不容许劣迹艺人的作品流传的,所以哪怕已经过去好几年,李时也不敢发行这三首歌。

    将三首歌重新放进了储藏室,李时回到办公室,开始在旗下唯二的歌手中开始挑选,打算从中挑选一人来演唱他打算作为ep专辑主打歌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