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齐
繁体版

第八章 皇城往事

    “那祖母现在何处?”。阿淮好奇道。

    “她....她战死了...”。林氏哽咽。

    阿淮听到哭泣声,挪了挪身体,偎依在母亲边上小声道,“娘...”

    感受到女儿的依赖和困惑,林氏抹了抹眼道,“娘吓到阿淮了。阿淮不怕啊。”

    “祖母是个女将军?”。阿淮本想着祖父天天想出去寻平儿,想来平儿还在世,又听祖母是公主,一时间和亲、面首等词涌入脑海。听到是战死的,脑子顿时清醒了过来,暗骂自己脑补过度。阿淮与着祖母从未见过面,没有濡慕之情,但对那些征战沙场的战士却是敬的。

    听到女将军一词,林氏道,“你祖母确实是个女将军。”

    月色朦胧,伴着暗淡灯光,阿淮好奇地看着林氏。

    一段关于乐平公主与县令刘宗的往事,在林氏的诉说中,慢慢揭开....

    “你祖母是长公主,生母灵妃早逝,幸得陛下眷顾,在宫中博得一席之地。她喜武不喜文,陛下便找来了最好的老师教导她。射箭耍鞭,不在话下。公主嫉恶如仇,遇到不平之事总是仗义相助。不少纨绔子弟都遭过她的毒打,而公主又有陛下撑腰,那些混人也奈何不得她。据说当时京城的公子哥都怕她。”

    “那公主是怎么和祖父在一起的?”。阿淮心想,公主身份如此尊贵,自己的祖父看着并不是高门贵族出身,自己来此多日,并无人提起祖上的达官显贵,倒像是山野人士。在这个时代,两人在一起颇有些奇怪。

    “爹是贤人刘放的义子,当年陛下召见贤人入朝,贤人拒之以病,只回了一封信。爹奉贤人之命,进京送信。初入京城,便被一些纨绔盯上了,万般刁难。幸尔遇到公主救助。”

    “贤人刘放?”。这贤人送信是假,送人是真吧?送信用得着自己义子去?而且皇帝派人过去,不想入朝,直接回信不就可以了?不过祖父祖母相遇真是浪漫。阿淮想着,便听母亲回道。

    “贤人乃是世外高人,虽是白身,但门下之徒皆是文韬武略。你祖父出生便被弃在贤人院前,幸得贤人收留,认为义子。”

    “贤人是阿淮曾祖?”。阿淮问道。

    “嗯。”。林氏对阿淮的认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祖父入京以后呢?”。阿淮又问。

    “爹入京以后,便进皇城觐见。陛下看完贤人的信,出言考他,见他不卑不亢,对答如流。当下便封他为新余县令。新余乃是皇都所辖,可见陛下是满意至极。”

    “祖父在帝都任职,想来和祖母必是要相遇的。”。阿淮自言自语道。

    林氏点了点头道,“爹就任后,公主便时常在新余整治恶霸。当时爹被人称道的并不是治民之才,而是断案之能。你祖父祖母在新余还破过几起大案。然而新余乃是王城之地,辖下王公贵族众多,焉知是福非祸。后来因为一个案件牵扯甚广,得罪了临淄王,听说还牵扯到皇室。\b朝中多人上书请求陛下惩治爹,那日你祖母在宫殿外跪了一夜。第二日,陛下便下了圣旨,调任你祖父到大甲。”

    看来皇帝也知道这不是祖父的错,只是迫于王族压力,刚好又有公主求情,便外放了。虽也是县令,却是降职了,这皇都县令和大甲县令,那差别是天上地下。这古代的官场不是一般的可怕。

    “咦,那祖父要离开皇都了?”。阿淮疑惑。

    林氏仿佛看穿阿淮的疑问般,回道,“皇城那些事,都逃不出陛下的眼睛。陛下早就看出公主心有所属,只是他对爹并不满意。那日之后,公主便闭门不出,直到风波渐平。一日,公主进宫求见陛下,\b听说公主拿着灵妃与陛下的定情信物去的。陛下见了,哀伤不已。第二日便下令,赐扶风郡为长公主领,同时赐婚公主与大甲县令刘宗。”

    阿淮听完颇为震惊,看来这皇帝对灵妃是真心实意,对女儿也是爱护的。公主领有一个郡,而祖父只是小县令,还是贫困地区的白身小县令,可不得被拿捏死死的。

    “公主是不用和亲的?”。以前看小说,公主多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看来还是和王朝有关。阿淮心里想着,便问道。

    “和亲?陛下在时励精图治,选贤与能。大齐兵强马壮,国泰民安。那些外族争相前来献宝,哪需要公主委屈外嫁。”。林氏自豪道。

    这皇帝在国民心中威信很高,林氏俨然是一个迷妹了。只是这样彪悍的一个王朝,后来怎么发生战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