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齐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无壳乌龟

    山城的冬日十分寒冷,每年到了严冬时期,村民们大部分都居家不出。一方面,由于物质匮乏,少出去活动可以减少食物摄入,降低家庭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外面天寒地冻,而村民们冬衣有限,出门容易受寒得病,尽管如此,每年因为染上风寒而一命呜呼的人,不在少数。

    入冬以来,李淮每天坚持晨练,上午练习官话和文字,下午便跟着张文良学习各种知识。张先生已经搬到城主府,目前居住在上厝扩建出来的小院子里,因此阿淮上下学十分方便。初初,许是因为李淮身为女子,张文良每日教导她一些文字与诗词,却对历史典故、地理信息,以及齐国各大地区的势力版图等闭口不提,教育的目标或为一名贤良淑德的才女。而阿淮在发觉老师的教育思路后,和他进行了一次严肃的交谈,最后张文良妥协了,每日在讲过基础知识后,会继续讲解目前外界的信息。

    因此,李淮了解到,处于山城北面的陵水郡目前处于寿王的控制下,由于寿王软弱无能,因此更确切的说,是在寿王母妃惠妃的控制之下。由于惠妃当年发动政变后,下令杀死所有太子党,导致大量贵族不满,毕竟上层阶级之间总是沾亲带故的。另外,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寿王一派招募的人才有限,这几年主动投靠的几乎没有。因此,这几年寿王只能说是守住地盘,勉强维持内部平衡。

    北面的长阳郡在太子承王之手,承王只依靠手中三郡,与西面的戎人僵持了数年,是个能人,但主要还在于承王手下能臣众多,不仅有先帝刘演给他培养的优秀武将,更有整个大齐国最优秀的智囊团。并且由于其正统性,最近几年陆续投靠的谋士也有不少,例如公主府内的四大谋士之一范于,可见其谋士团的豪华阵容。这也是太子这几年不仅牢牢把控住了三郡,更向东扩展,占据了扶风郡二县的原因。

    南面的赵武是公主府死敌,每年总要北上劫掠扶风,以平县为主,增加补给。之所以没有更往北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扶风郡与陵水郡中间横隔着陵江,赵狗底下的班子不善水战,并不敢冒险渡江。

    “先生可知,赵狗...咳咳...赵贼每年北上,对大甲的所作所为?”。阿淮问道。

    “大甲?赵贼劫掠主要在平县,大甲虽大,但由于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并不是赵贼重点对象。以往赵贼主要在大甲捉些壮士充当奴隶,这些年由于赵贼缘故,大甲人口锐减,连劳力也不多了,这两年传闻赵贼都是派手下过来扫荡,本人并不亲自来大甲。”

    李淮听完若有所思,问道,“大甲人口多少?”

    “公主在时,十万有余。现在未曾有人统计,恐怕只有两三万吧,且大多为老弱妇孺。由于赵贼的劫掠,逃往其他郡的大甲人亦有不少。”。张文良道。

    6年时间,十万到两万,不用亲眼看,便可想象大甲、平县百姓的遭遇了。

    这日,李淮下课后望着发白的天空发了会儿呆,穿过圆拱门,不知不觉走到了祖父的小院子里。冬日严寒,祖父也不在外面了。李淮敲了敲门,只见门开了一个缝,门后阿兴探出头,惊吓道,“小姐,天这么冷,您怎么来了?”。说着,便赶紧把门打开。

    阿淮迈着小短腿走了进去,道,“我来看看祖父。”。

    “老城主在这儿呢。”。

    阿兴带着阿淮走了过去,只见刘宗正坐在窗边,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天空,突然冒出一句,“要下雪了。”。

    阿淮见怪不怪道,“祖父,孙儿来看您了。”

    一片安静过后,刘宗仿佛才意识到有人来,慢慢地转过头,一瞬间,阿淮觉得祖父好像清醒了。却听到,“小乌龟”。

    “什么?祖父,您说什么?”。阿淮不可思议道,仿佛出现了幻听,毕竟自己的祖父嘴里蹦出来的词,从来都是平儿。

    “我说你是小乌龟。”。刘宗认真道。

    李淮无语,郁闷地回道,“我不是。”

    “你是。”。老头子坚持道。

    本就心情不佳,如今又被祖父说什么小乌龟,李淮气道,“我是小乌龟,你就是老乌龟!”

    “我是老乌龟啊...我就是老乌龟!”。老人喃喃道,“我是没有壳的老乌龟....”

    听到这些,李淮心里一片酸涩,走到祖父边上,握住老人的手道,“祖父是乌龟,我也是乌龟,我们都没有壳...”。接着不知为何,鼻子一酸,抱着祖父的膝盖,哗啦啦的大哭了起来,而老城主似乎也被感染,一起抹起了眼泪。旁边的阿兴,看到痛哭的二人,在一旁手足无措,本想去找城主,但是想到之前老城主走失时挨的十个大板子,他又吓得不敢动了。

    等到祖孙二人消停,阿兴才一副等待使唤的模样,弱弱地唤道,“小小姐?”

    见祖父又开始发呆,李淮道,“没事,你煮点热水给祖父端来。我先回去了。”

    出了老城主的院门,阿淮郁结的心情轻松了一些,到了下厝,闻到厨房那边冒出阵阵香气,便过去看了看,原来是杨妈妈正在做鸡蛋饼,而小黑正在灶边添柴。看到少城主过来,小黑眼睛亮亮的,阿淮对她点了点头。转头朝杨妈妈问道,“妈妈这么早就开始准备晚食了?”

    “先做些小点心,晚食马上就开始做了。小小姐下课啦?”。说着妈妈便端过来两个新浇的饼,热饼冒着香气,勾得阿淮也有些饿了。

    “嗯。”。阿淮拿起一个吃了起来,看窗外的天,依旧灰灰的,慢慢地飘起了白雪。阿淮忽然想到祖父说的,要下雪了。原来真的是要下雪了啊,祖父并没有完全痴呆。

    “杨妈妈,下大雪了!”。李淮喊道。

    听到声音,杨妈妈把饼捞了上来,也探出头看了看,道,“还真是下大雪了。这山城冬天偶尔会下雪,一般并不大。下大雪好啊,雪下得多,来年作物就长得好。感谢老天爷。”

    阿淮点了点头。暗道,无论老天爷给百姓们多少怜悯,都抵不上长年劫掠的残酷,若是真有那怜悯,也该让百姓们能像人一样的活着,而不是像猪,像狗,甚至是猪狗都不如。怜悯是天道,而人道,是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