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复国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错失良机

    玄灵趁着衷夜兵败,攻下剩下的阳州。

    “陛下,衷夜已败,臣请命,乘胜出兵征讨衷夜,衷夜死后,阳州再无忧矣,大余必兴。”玄灵跪在朝堂中间拱手道。

    “朕允了,朕尚年幼,朝中大事卿可自行定夺。”

    “陛下,臣不敢妄为大事。”

    玄灵带领二十万大军,讨伐衷夜剩下两州。

    “主公,天子陛下如今已被主公所得,何不。”古康骑着马一边行军一边在一旁问道。

    “不可,我誓不为此等篡逆之事。”玄灵骑着马否决道。

    明白古康的意思,但还是摇头否决。

    “明阳啊,天子虽然衰弱,但这只是一时,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皆为国家之功,不可为谋逆之事。”玄灵安慰说道。

    “主公说的是。”古康只能点头道。

    “主公,君文多年休养生息,昔日北蓝一战所造成的伤亡恐怕已经恢复,暴露的猛虎不可怕,暗藏的毒蛇不可不防啊。”张义在旁边说道。

    在玄灵拿下阳州的时候,就将张义这个治理内政的人才调了回来。

    自从君文被北蓝打败后,多年以来一直休养生息,已经把实力恢复的差不多。

    他没有落井下石攻打衷夜,也没有报复北蓝,那这条毒蛇指不定会咬谁。

    “我也知道此事,但北有君文,东有寒严北蓝,如果再不壮大,迟早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如先吞并衷夜,那时我们才有立身之本。”玄灵解释道。

    他也知道,现在他的地理位置很不好,同阳城北边是君文,东边是寒严和北蓝,西边有衷夜,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攻。

    “我今年已三十有二,不知道我能不能看到天下统一的那一天。”玄灵叹了口气。

    “主公,我在军中发现有一事。”张义突然下马说道。

    “哦?先生所言何事?”玄灵扭头问道。

    “主公请看。”

    张义说完,从身后士兵手上接过一个马镫,装在马的另一旁。

    “先生,玄灵愚钝,这是何意?”玄灵疑惑道。

    这多加个马镫,有啥区别吗?

    “主公,可上来骑试骑试。”

    玄灵虽然疑惑,但还是下马,骑上张义的马。

    他第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但很快他就发现,居然这么稳!

    “如此巧妙。”玄灵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连连感慨。

    他万万没想到,加个马镫就能这么稳。

    这种感觉就像抱着金碗要饭一样,他为啥就没发现呢?

    “好啊,好啊,我可以给衷夜一个惊喜了。”玄灵笑道。

    玄灵下令,暗中派人用麻绳绑起来,用来当马镫,但不对别人说这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玄灵并未第一时间让士兵用。

    这东西不像造风机一样,大规模给人用,肯定会泄露出去,每个人都用不就相当于没有吗?

    他要掌握这个东西,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获取更大的利益。

    大晚上不睡觉的衷夜反复看着传上来的军情。

    旁边的油灯换了一个又一个。

    “玄灵派军来犯,未保住父亲留下的基业,何其悲也?日后去地下,有何脸面见父亲?”衷夜将情报放到桌子上,言语中满是颓废。

    在打退三方联军时,所有人都以为衷夜三兄弟最有统一天下的可能,但现在他们连衷务留下的基业都保不住。

    “就算是死,也要保住父亲的基业。”

    而此时玄灵也没睡着,他的身后挂着一张被标记多处地方的地图,他放下手中军务,终于闲下来了。

    他抬头看了看月色照进来,将旁边挂着的盔甲照亮,一时若有所思。

    “月耀军枪甲,血撒国与家。”

    “父问何时归?在外无定时。”

    “既以承国恩,必以身许国。”

    “若问何为止?再无狼烟时。”

    玄灵叹了口气,随后拿起旁边的纸笔写下。

    “报!主公。”一个士兵跑进帐内半跪献上书信。

    “何事如此慌张?”玄灵放下笔,起身接过士兵手上的书信。

    孟烈来信,称寒严正在攻打魏州!

    “又是他!匹夫!我势杀此贼!我势杀此贼!”玄灵将信件揉成一团扔到地上大喊道。

    玄灵令张义回去镇守阳州,他则带兵回救魏州,听闻玄灵退兵的衷夜,舒了口气。

    剿灭衷夜的最好机会就此落空。

    满腹怒气的玄灵回援魏州,出言要和寒严决一死战。

    而在玄灵走后,孟烈建立水房,将玄灵发明的水车藏在里面,派心腹日夜坚守,用于灌溉农田,将魏州治理的钱粮丰厚。

    “攻城已有三月,玄灵大军不在,居然还未能打下来。”寒严坐在帐内叹道。

    寒严围攻魏州,攻打整整三个月,就算魏州空虚还是没有打下。

    “父亲,玄灵援军已经不远,最早后日便能到,不如退兵,来日再战。”寒时站在一旁建议道。

    “未必。”寒严站起来说道。

    他走到一旁挂着的铠甲旁,看着上面常年征战留下来洗不干净的血迹。

    “我如果大败玄灵,魏州城内人马必定胆寒,那时我得魏州将易如反掌。”

    “可是,父亲,这太冒险了。”寒时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玄灵远来援救魏州,军士必定疲惫,那时我趁机劫营,必可获大胜。”寒严满是自信的说道。

    “然后进阳州,再迎天子,我就拥有四州之地,天下谁可敌我?”

    玄灵大军日月兼程,终于赶到魏州,和寒严大军对望。

    “无人可用啊。”大晚上,玄灵站在帐内看着身后的地图,叹道。

    他虽有良策破敌,但已无良将可用,玄灵虽然很勇,但战场不会因个人实力而改变,统帅大军和居中指挥的将领,才是最重要的,他没办法一个人完成。

    潘其虽然是玄灵心腹,但有勇无谋,性情暴躁,只可为将。

    利隆,倒是颇受玄灵重视,一直跟在玄灵身边学习兵法,但利隆并未真正成长到独当一面的地步。

    大家不要觉得祖师把人物写的太傻了。

    都有马镫了,这多加个马镫就有这么大的效果,古人怎么可能没想到?

    事实上,素材来源于生活,历史真的就是这样。

    三国时期东吴大将丁奉,他的墓里是出土过马镫的,只不过是单马镫,用来辅助上马用的。

    差不多在西晋时期左右才有双马镫,骑马的人更容易稳定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