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名人圈
繁体版

第178章 许啨要找回面子

    许啨的不满引来了她姥姥的责怪。

    “来客人了,你还不赶紧出来见一见,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还生什么闲气?”

    她姥姥开始催促许啨出来接江枫。

    “来就来呗,反正又不是来找我的?关我什么事?”

    “哈哈哈,你这一次可是大错特错了,人家拿着礼品和鲜花就是专门为你而来的,你还不赶紧歘来拿什么架子?”

    徐晔朝许啨的房间就喊了一声。

    “你胡说,我才不相信……”

    许啨拉开们就走到了门口,她突然看见站在门外的江枫,不由得就叫了起来。

    “啊?你怎么来了?”

    “我不来不行呀?几十号人都等着你吃饭呐?”

    江枫看见没有一丝病态的许啨,就开始拿她打趣起来了。

    “你来的真是不合适,我病了,估计最近不能够去剧组里拍戏了。”

    许啨的话明显就是在说谎。

    “我今天就是给你看病来了,你有什么需要的就尽管开口,只要是我能够办到的咱们马上就去办,你看怎么样?”

    |“咳、咳、咳,我的病你看不了,我看你还是改天再来吧?”

    许啨说罢就转身回房间了。

    “你看看这个孩子,怎么能够把客人给拒之门外你?你千万不要和她一般见识,请进、请进,有什么话咱们来房间里说?”

    许啨的姥姥非常热情,急忙把江枫往家里面让。

    “我刚才与是开玩笑的,你不要在意啊?我妹妹这个人就是嘴硬,来、来、来,请进家来说话?”

    “谢谢姥姥,谢谢姐。”

    江枫顺水推舟就走进了房间里面。

    在客厅里,江枫与许啨的姐姐、姥姥正聊着天。

    “啨儿这个孩子就是个直脾气,你有什么就多担待着她一点……”

    就在许啨的姥姥说这句话的时候,突然,许啨从房间里出来了,她站在江枫的面前开口了。

    “你来我的房间里来,我有话要对你说?”

    江枫离开就拿着花,跟着许啨进去了。

    “你们公司就是欺负人,她凭什么就能够在我的前面得到亚运村的房子?”

    许啨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从《皇城根儿》开始,我就在等这个机会,想不到真的成了《东边日出西边雨》,你知道不知道别人都笑话我是一厢情愿?”

    “这件事确实是我错了,我带头破坏了自己当初定下的规矩,在这里我诚恳地向你道歉,希望你可以给我一次机会?”

    江枫在旁边说着好话。

    “别以为我是真傻什么都不知道,她不就是靠出卖色相才上位的吗?想不到你竟然也昏了头,丧失原则同意了这件事,呜呜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也要理解、理解我啊?一边是多年的兄弟情分,一边是区区一套房子,要是你在我的位子应该怎么办?”

    “区区一套房子?你真是有钱,我不是影视公司的老板,我也不在你的位子,我就是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你说怎么办?”

    “丢了面子咱们把面子找回来不就是了?”

    “可是,赵导告诉我说是亚运村里的房子已经没有了?”

    许啨的话令江枫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在那里还有一套,要不就把那套房子给你不久行了!”

    “我不要,那是你的,我不能够落一个抢夺必然人房子的名声。”

    许啨心里面的结就是在这里。

    “那可怎么办?要不咱们两个人现在就去看房子?你相中了什么地方,我就把它买下来,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这可是你说的?你说话算数吗?”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把面子掉在地上,不管怎么说,你也是京城电影学院92届的,你说是不是?”

    许啨破涕为笑,她轻轻地嗔怪了江枫一句。

    “算你还有信誉,这一次就这么过去了,下一次可就不是这样了。”

    “我保证,肯定没有下一次了,咱们走吧?”

    “嗯。”

    江枫和许啨离开以后,她姥姥和徐晔说,啨儿看上这个小伙子了,你回头打听、打听,他是做什么的。

    1994年京城房地产,可不是几年以后那样热火朝天,眼下,可以选择的楼盘实在是不多。

    九十年代初,京城基本上还处于福利分房的时代,在举办完亚运会之后,方才起动了商品房的市场开发。

    京城最早的一批商品房是始于1992至1993年的外销房,外销房的主流售价是1500-3500美金。

    当时的汇率是1:8,所以,市场主流商品房的价格也就是20000-30000元一平米。

    所谓外销房就是卖给港台和海外人士,他们不能购买内销房,只能购买外销房。

    因为这个时候,京城除了外销房还有一种是内销房,内销房顾名思义是卖给国内的购房者。

    国内的购房者在这一点是就有了一些特权,那就是大家不仅仅是能购买外销房,同时也能购买内销房。

    不过,市场上的主流是外销房。

    外销房占到了市场80%,外销房开发商80%是港资,外销房客户70%是港岛人和海外人士。

    剩下的30%,就是内地第一批发财的老板和明星。

    外销房购房合同是红色外皮合同,当时购房合同就两张纸,内容仅约定了价格、交房日期、付款日期等几个条款。

    “你想去什么地方看房子?是王府井、西单、京城站、崇文门还是其他地方?”

    江枫一边开车,一边询问着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许啨。

    “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想离家里面太远,还有就是房子在名气上不能够比亚运村小?剩下的事情就你的了?”

    “噢,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好,那接下来你就听我的安排吧!”

    90年代京城主要的开发商均是外资,而且差不多都是港商。

    这是因为在90年代初,京城的有关部门曾经去港岛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的目的主要是繁华地段的旧城改造,于是,新鸿基、九龙仓、恒基、新世界等房地产开发商就纷至沓来。

    坦率说最早的外销房,都拥有极佳的位置,雄厚的开发实力,靓丽的外观设计,豪华的入户大堂,便利的商业配套。

    江枫思考着外交学院在京城的西城区阜成门外展览馆路。可是,附近真的是不好找现成的楼盘。

    “咱们能不能够把范围设定在二环以内,这样就可以多看几个地方?”

    “好,如果实在是附近没有,也只好这样了,我这个人还是非常好说话的。”

    听许啨这样说,江枫是硬憋着不敢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