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炼屠龙术,老朱求登基
繁体版

第十三章 我有上策井田

    【抱歉,前面新增了大约两章的内容】

    奉天殿。

    朱元璋坐在龙书案之后,批阅奏章,桌子上的奏章叠着的要有几尺高。

    也许有人认为,朱元璋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几乎没有人反驳,朱元璋是一个勤奋的皇帝。

    “百官未起朕已起,百官已睡朕未睡。”这句诗歌,正是勤勉政事的皇帝朱元璋的日常工作写照。

    其实,当皇帝是可以不需要这么努力的。大小政务,都可以交给一个叫做丞相的白胡子老头。

    但是朱元璋十几年前,便借着胡惟庸案的契机,将大明王朝的宰相制度彻底废除。

    废除宰相制度对大明朝是好是坏,众说纷纭。但至少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废除宰相制度,极大地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按照朱元璋的设计,在胡惟庸案之后,太子朱标逐渐参与前朝政治之中。

    在朱元璋多年的教导,和多年的配合之后,太子朱标逐渐担起了作为宰相的职责。朱元璋也可以先相对清闲一段时间。

    但前些天朱标病重,当然无法处理政务。所有的奏章都需要朱元璋一个人进行批阅。朱元璋的工作量,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一旁小太监蹑手蹑脚地走到朱元璋身旁,不敢打扰朱元璋批阅奏章。

    朱元璋注意到小太监的到来,批阅完手上的奏章后,停下了手中的笔,问道:

    “何事?”

    小太监连忙回答:

    “朱允炆殿下在殿外等候,求见陛下,说是答案已经想到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

    “哦,那就让他进来。”

    不多时,朱允炆手中拿着一个小册子,走入奉天殿。

    这几天的时间里,东宫侍读黄子澄,连夜联络大儒名臣,为朱允炆四处奔走,寻求回答“破解封建王朝历史周期律”的方法。

    朱允炆手中的小册子,便是这些大儒名臣几天辛苦的结晶。

    朱允炆向皇帝朱元璋行礼之后,赐座在一旁,打开手中的小册子,朗声道:

    “允炆这些天就三弟的问题,请教了诸位先生,又结合了我的理解,请皇爷爷示下。”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手中的册子,微微一笑。他要朱允炆准备回答朱允熥的提问,从来也没有真的想过,朱允炆能够依靠自身的才学回答出来,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水平,还是十分了解的。

    但朱元璋依旧是让朱允炆准备回答了,也不是故意难为朱允炆。而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可以有些事情,自身是不了解的。能够组织起专业人士回答这个问题,也算勉强合格。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朱允炆说出他的回答。

    朱允炆轻咳了一声,说道:

    “所谓封建王朝的历史周期律,归根结底,在于土地。”

    “而解决土地矛盾最好的方式,在于实行井田制。”

    井田制?朱元璋手中批阅奏章的手一抖。

    所谓井田制,便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

    井田制下,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随着历史进入战国,井田制就被不断冲击,逐渐瓦解了。

    朱元璋听到“井田制”一抖,倒也不是因为井田制过于古老,而是因为在之后,也有人实行过井田制这个制度。那就是汉朝的“王莽”。

    众所周知,王莽在实行“井田制”之后,很快就身死国破,为天下笑了。

    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勤奋学习历史,这段汉朝的旧事,朱元璋是知道。

    朱元璋双眉紧皱,打断了朱允炆的讲述:

    “你可知王莽旧事?”

    朱允炆听到王莽二字,并不惊慌失措,甚至有些小小的兴奋,立刻答道:

    “皇爷爷明鉴。”

    “王莽之乱,并非是因为实行井田制的原因。”

    “而是因为王莽欺辱大汉皇室老妇人和小皇帝,夺取大汉玉玺,自称为皇帝。”

    “四海之内,所有的人都十分愤怒,期望将王莽剜心剖腹,并吃掉。”

    “即使是没有施行井田制,王莽也会失败的,这又和井田制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听着朱允炆朗读小册子上的言语,振振有词,一不小心,手中的笔用力过猛,在奏章上印出了一大片污渍。

    朱元璋摇了摇头,他直觉上并不赞成朱允炆的做法,但要说反驳,却一时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再加上朱元璋有着长期和大儒辩论,明明有理有据,事实就是这样的,但也说不过的经验。

    朱元璋也没有执意更正朱允炆话语之中的错误。但朱元璋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朱允熥侃侃而谈的身影。

    这个问题,朱允熥那一套一套的话,是不是能够驳斥呢?

    朱元璋想着朱允熥,不由得有些期待起来。

    朱元璋看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叹了口气,决定不和朱允炆计较了,而是准备将这个问题丢给朱允熥,只是又补充道:

    “你可知这天下之大,并非处处横平竖直,又怎能处处画井?”

    朱允炆听到朱元璋的反对一件,并不惊慌失措,甚至又小小的兴奋,立刻答道:

    “即使是实行均田制,也不一定要必须执着与画井。”

    “只要能够给民众平均分配土地,多少都合适。”

    “保留古人所说井田制的灵魂要素,就可以了。“

    朱元璋听着朱允炆所说的话,长叹了一口气。

    朱允炆又道:

    “如果陈涉或者韩信,家里面有一个宅邸,一点土地。”

    “能够不养人鼻息地活着。”

    “终身可以做耕种的农民,又怎么会起兵造反呢?”

    朱元璋摆了摆手,想说些什么,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这些儒生,没有亲自听朱允熥前两天谈论的事情,说出这些话来,情有可原。

    可你朱允炆是和咱一起听朱允熥说“矛盾”的,怎么一点收获也没有呢?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也好,可以以讨论“井田制”为名,让朱允熥说一下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