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到了排山坳
繁体版

第二章,伯乐罗观山

    并且临别前,米粮里还特别摸了摸富临这个小娃娃的头说:“这个小帅哥看起来真不错,我有一个妹仔与你年岁差不多,欢迎你有机会到元城找到一起耍!”说完米粮里就领着他的车队顶着夜色扬长而去了。没想到第二天盐厂又来了一个元城人,而且这个元城人在整个巴蜀明清移民中没有人不知道的,他就是当年在成都华阳那一条街上,空手套白狼忽悠许多人移民去元城安家兴业的罗观山。

    不过客观地讲他也不是完全骗大家的,毕竟现在清末那个排山坳北下,原来历史上那个昌城,此时已经被叫做元城的那个地方。虽然排山坳方圆百里是很难找到一块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的,并且方圆百里几乎到处都是山连着山沟连着沟的。不过好在以北到东及西再到南,是有一条蜿蜒曲折近200里的濑婆溪的,在其中段由东到西的蜿蜒曲折中,不但在溪河两岸形成了盛产五谷的米粮里,而其紧临的下游南岸还冲积成了方圆超十里的河坝,而这个河坝就是如今元城的所在。也就是移民兴了米粮里成就了元城,而元城也因米粮里,成了这里就算饥荒年都从不会饿肚子的地方。

    客观讲文芳老大哥及其家人听了这众多关于元城的传说,此时都已经下定决心要举家迁往那里了,而这怱忙的打定主意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肯定还是与自身家族家庭当前面临的生存危机相关。相传二十多年前,凰芳二公从广东长乐迁来蜀南富顺,是共携十一子加四媳妇而来的。二十余年来,他(她)们在富顺地一直以与盐卤产业打交道而求生生财。只可惜最后因多方面原因,财到是求到了一些足够繁衍生息后代二三十年生存所需的资本,但也付出了十一个章公,因各种原因全部消亡不在的沉重代价,唯一欣慰的是凰公之后孙子孙女有三富公及四富女,而芳公则有金、木、水、火、土、气、运、来、临共九孙富公。虽然他们在蜀南富顺生存的后十年及以后的时间里,整个家族基本不存在差大钱的时候。但由于是外来移民户,所以在富顺整个地域社会的整体地位都谈不上好高甚至入流。所以在其整个家族再移民前夕,不要说共十几个孙字辈的公子哥没一个婚配的,就是那四个孙女许配人家至今在自贡富顺这里都没有一个人愿意的。

    而在移民来川的路上,凰芳二公唯一在世的儿子儿媳又都撒手人寰离世而去的同时,最小的孙子孙女都分别到了十二舞勺之年及十六及笄破瓜之年了,更别谈他(她)们那些婚姻毫无任何着落的哥哥们了。可以说此时的他们两大家子,真的是悲愁叠加承压于身呀!不过俗话说得好,天从来都是不会绝人于前路的,说白了只要你肯走,一定是会有路给你走的。

    比如此时文凰公及其富春、富夏、富秋、富冬、富兰、富竹及菊一大家子就最先迎来了气运的转机,时有犍为盐商刘老板偶遇富春,见其不但美貌端庄,而其言行聪慧无疑,于是求其续弦迎回犍为安身。凰公思量再三后提举家同往之请求,并要刘答应到犍为后,为其余下三弟三妹牵线搭桥分别找到婚娶人家,两人才可成事的条件。盐商刘知道这一大家子这些年是存有不少钱的,说白了只要有钱,在犍为那个地方,解决这些根本就不会是什么难事,所以盐商刘亳不思索的就立马应承了下来,于是很快,文凰公这一大家子人,就随盐商刘去富顺西南边的犍为县安家落户定居再谋发展生存繁衍生息后代去了。

    不久清末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反叛清廷运动,由此造成淮盐一时无法进入楚地,楚地很快极度缺盐加剧了楚地的社会动荡,于是慈禧太后很快下诏下达了紧急调川盐济楚的法令,以解楚地缺盐之急。同时为使川盐能尽快运到楚地,清廷还拨银数百万两,紧急重整加固或另辟蹊径将川盐古道及途经平桥更新了一下以保畅无阻。时有元城富商罗观山,他本来一直是在元城与华阳即成都之间做商贸往来生意的,但这次“川盐济楚”这个生意蛋糕太大了,是个人都知道只要参与其中,几乎可以肯定分得不小的利益的,于是元城罗观山这个富商,也就立马从华阳成都转战自贡及富顺盐场贩盐了。于是才有了这盐厂昨天才走了一个盐商今天又来一个的奇迹。

    在此真有必要单独先说一下这个元城的罗观山,他虽然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地地道道的元城人,但他在前数十年的整个来川移民人的心中,可是空手套白狼无人超越的典范:相传当年来川移民大量湧入使华阳与成都共有的那条长街,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人满为患。因为许多人冲动来川后,一时半会儿真还拿不定主意去川内哪个地方去兴业安家。于是听当地本土别人说,某某地方好,成了极大多数来川兴业定居移民人的重要参考。当然当时川内的各个县衙,为了吸引移民前来安家,都是由县衙派出当地知名人士去华阳成都驻点游说拉人让移民到自己的地方兴业安家的。

    不过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元城是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华阳成都游说移民来元城兴业安家的。据传后来还是城北五里的年轻小伙罗观山,到县衙自告奋勇请求而去的。相传他孤身一生到了华阳与成都共有的那一条长街上,立马向那些此时已为时不多的来川移民讲述元城的诸多好处,并夸下海口说我罗观山坐不改名动不改姓。我以我的姓名担保,我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不信你去这个整个华阳成都长街随便问一问,保证就没有人不知道我元城罗观山的大名的。

    不过这些对这个虽然晚来但还是明显是在忽悠他们去元城兴业安家的话几乎不信的,不过既然此时大家暂时都还没有更好的选择目的地,不如真去问问华阳成都这条街的当地人,元城罗观山的是否真在华阳成都家喻户晓!结果总共剩余这二三十户百十号人分头四处打听一问,还真如罗观山所言:元城罗观山的大名,真是在华阳及成都地域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于是这百十号人加上当时无处不在的晋商票号商人,一起浩浩荡荡地向东边600里外的元城出发了。

    话说罗观山上演了一出十分精彩的“空手套白狼”好戏后带领大家回到元城后,大家虽然很快就知道自己是上当了,于是在晋商票号有钱做后盾的前提下,只好既来之则安之,只好选择依附这个元城及其周边的百里山川兴业安家求生存繁衍生息后代了,史载后来不适应这里而选择再离开的仅有五六户人家,当然这是后话。其实元城罗观山在华阳及成都乃至整个巴蜀都十分有名并不假,也就是说当时罗观山空手套白狼忽悠大家并非完全是骗。只不过大家并不知道知名的本是元城城北罗观山那个山,并不是指元城罗观山这个人。说白了罗观山这个人的知名,是在罗观山这个人对来川移民空手套白狼成功后才有的事。不过这个人相对于那个山,简直是没有可比性的,毕竟那座罗观山山中的寺庙,是宋初当时昌府早就承认的地方自治武装始兴,整个巴蜀地域众多土豪历经数百年共同捐资兴建的,当然其当年的香火,肯定也是十分鼎盛的。不然当时它就不会那么知名了。

    再说这次罗观山杀到富顺贩盐,其间多亏了文芳老哥及其九大富公子的鼎力相助,而且在这不断偶尔相交中,罗观山也逐渐全面了解了这富金、富木、富水、富火、富土、富气、富运、富来及临九大公子哥当前面临的处境。其中他对老大富金的为人处事十分中意,其实单听这九大公子的名字寓意就十分令人震惊了,富金之名加上其为人,不正是自己寻了好些年最中意的上门女婿人选吗?当然他对最小的富临也是十分欣赏的,当他听说米粮里也很喜欢富临时,就知道自己一定要把这一大家子弄去元城去。

    于是罗观山亲身上门找到文芳公说明了自己的意图。本来文芳公内心真的对此只有欣喜无话可说无任何理由拒绝的,毕竟人家说了自己是有儿子传承香火的,只不过其子真的难以传承家业,所以才打算招一个上门女婿传承其商贸产业。而且罗观山还承诺自己是十分开明的,今后孙子孙女两个姓轮流来取其姓名。但即便罗观山如此开明的承诺,文芳公还是像绝境中抓到救命稻草一样,他还希望罗观山能够帮助自己举家一同前往以寻求新的生机,并且希望罗观山这个子侄亲家,顺便能够将余下八子的婚配大事,也一并逐渐解决掉。

    本来罗观山一听文芳公还有这么一个要求,就很有点打退堂鼓放弃不干了的,但一想到这几兄弟不但各方面至少都不算差,但至少大家的名字都十分牛逼,加上元城已经发展成就了不少虽然赶不上他的土豪,不过那些家族的千金配这几小子还是措措有余的,而且最关健的一点,是自己可以通过这个联姻,将元城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利用起来,而且其中还有富临早被米粮里看上了,他和米粮里联手办这事完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所以最终罗观山思考一会儿后,还是将文芳公的所求满口应承了下来,于是罗观山就决定在这里多待两天,然后带上文芳老哥及其九小公子哥跟随自己的马车队一起回往元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