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到了排山坳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铁路兵马滩

    其实说起这个川汉即成都到重庆至湖北武汉汉口的铁路,最先是由大清四川及湖北两省共同向朝廷提出,用两省税赋收入来支撑这条铁路的修建费用,但因两省及朝廷一时无法拨付建设启动资金,所以要启动建设,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向国外财团申请贷款,然后由四川及湖北两省税赋分期分年的偿还。但外国财团的意思是,倒不如直接将这川汉铁路的建设和经营权一并买给他们,这样的话大清朝廷还能有一大笔收入进帐,而且这条的建设,以及建成的营运都不用大清朝廷及四川和湖北两省操心了,何乐而不为呢?

    但这明显出卖民族主权的事,大清朝廷的代表竟然签了,于是川汉铁路沿线民众的保路运动爆发了,人们纷纷捐资入股,以集齐建设资金将整个川汉铁路的路权向大清政府买下来。于是近来许多挣了点小钱的元城人,都纷纷拿出不多才挣到不久的积蓄参与购买川汉铁路的股权。而这对于富临他们,从本心讲是不想参与其中的,但从众之心下的人言可畏,使富临他们也不得不拿出部分暂时的闲钱去支持这种地域民族所谓的大义行为。

    而在元城处理这种露脸的事,肯定是非还在县衙供职的谢银元莫属了。其实这种露脸的事风险是极高的,万一大家那么多钱最终打了水漂了呢?那么最彻打脸的也是他。不过这件事对于谢银元自己来说也是毫无把握之事,但谢银元这个人胜在足够聪明,他知道这个川汉铁路成都至山城重庆段选址建设,已经确定会经过元城东北五里的兵马滩,跨越兵马滩那个马滩溪会建一座铁路桥。倒不如我们元城先用自己捐资入股的钱,将这马滩溪上的兵马滩桥先建起来,就算今后这条川汉铁路建不成了,这个马滩溪桥也能供元城人便捷往来马滩溪的东西两岸啦!最后我们还剩多少钱就交多少钱上去就是了。说白了谢银元如此考量,肯定是怕一不小心就担一世骂名呀!

    史载四川有7000万余人参与了保路集资入股,为此大家还专门成立了川汉铁路私慕股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然后由公司派人携资前往朝廷向大清朝廷购买这个川汉铁路的一切路权。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个人先去了上海,在上海参与买卖股票,将所有钱赔了进去,这个人知道赔了巨款肯定没法向7000余万川人交待,于是他只好不要脸的去清廷北平,鼓动大清皇朝将川汉铁路的路权立马收回,并立马卖给外国财团建设运营,由此历史上的保路运动就在全川川汉铁路沿线先后爆发了。

    而其导火线就是7000余万川人共同筹集的1400万两白银,向朝廷购买路权只需其中的700万两,也就是说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后,私募而立的川汉铁路公司是还有近700万两铁路建设资金的,但是大清朝廷一不做二不休连私募而立的川汉铁路公司也一并收归国有,由此自然其近700万两建设资金也被收走了。广大参股的股民借此不服,于是在成都成立四川保路联合会。

    接着四川保路联合会开始酝酿发起全省范围的抗捐、抗粮行动。四川总督无奈之下只得诱捕了保路同志联合会的好几个领导人,这下激起引发数千成都华阳民众集体前往四川总督府请愿要求放人,但时任四川总督则直接下令开枪镇压,造成了“成都血案”。成都血案发生后,在川同盟八大会员联合四川哥老会成都华阳及周边众堂口首先发动起义直接围攻成都省城,接着各州县八大同盟会员的家族势力及哥老会在川各堂口也纷纷加入正式反清斗争中,由此几乎整个巴蜀四川很快进入全面混战中。

    而那个例外就是元城及小市这片由星耀及小市哥老会彭氏兄弟控制的这几个堂口暂时没动静,因为他们主要的任务,是为整个四川保路运动会战暗地里提供武装支持。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强大的后盾,才使整个四川的所有执政机关很快陷入了全面的沦陷。没办法大清朝廷只好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于是清军在湖北实力大大削弱,最终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在武昌按原计划成功发动了历史的辛亥武昌起义。

    而这一切富临是不知道的,但星耀肯定知道是意料之中的事,富临只关心这乱象一生,虽然五金武装生意会更红火,但实际能到手的钱会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