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再借我两年光阴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在家乡的这一晚,钟义睡的很香,也能感觉到孝全对家里很熟悉,也很安稳的睡了一大觉。腊月二十五的清晨,已临近过年,很多在外务工的、上班的都已经回到了家里,已经开始跟着家人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大包小裹的往家里搬,往家里买,钟义站在阳台上看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很早就已经出动了,楼下是个集市,热闹的很,钟义有些后悔,似乎有些贪恋此时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看看还在睡觉的孝全,心里一阵心酸,他心中所想的为了孝全,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疯子,几乎没有人能站在他的选择的立场上,所有人都会认为,辞掉了工作,花掉了积蓄之后,那么儿子终将跟着受苦。难道钟义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一定是考虑过的,试问一下,生活一定要过成什么样才算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大部分人绝对会选择安逸、安稳,对于那些大胆的去尝试新的生活的人总是抱有各种各样歧视的态度,而这些尝试新鲜的人往往能收获比常人更多的快乐。还真别不信,就按最简单的来比,除固定的八小时睡眠时间外,自己可自主支配的自由时间,谁多谁少自有公理。谁收获的快乐多显而易见。金钱,生带不来,去带不走,够用就好。

    钟义趁着孝全睡觉的时候去楼下买了早餐,他喜欢家乡的油条和豆腐脑,那味道在外面没有吃过,所以每当到家里,一定要去外面吃油饼、油条喝豆腐脑,买回来后,孝全就已经醒了,父子俩在家里吃了一顿美美的早餐,虽然还有一些恋家,但还是准备要走了,钟义拿起李丽的手机,拍了儿子吃饭的照片,写到,“新年到了,忙了一年,终于回家了”,定位到家的位置。不一会手机叮叮的响,都是一些朋友们发来的,大体意思是回来不吱声、哪天聚聚等等,钟义简单的回复了几句,就放下了手机。

    八点钟,钟义带着儿子准时出发,朝霞已经褪去,太阳已经爬上了山坡,虽然阳光很是明媚,仍然挡不住寒冷的空气打透钟义的衣服,孝全穿的很厚很厚,加上本身就已经圆滚滚的他,穿上厚棉袄整个一个大号汉斯圆滚滚。

    车子发动了,钟义开启了导航,此时张秀琴的电话打了过来,钟义开着车听着电话,只听电话那头说,“儿子,我看你拿丽丽微信发朋友圈了,你回家了?怎么没吱声,今天回老家吧,我给你包饺子吃”。

    “妈,我已经走了,别惦记我,我们走累了就会回去”。钟义不敢多说,因为他知道他母亲的性格,如果再多说下去,钟义真的可能会反悔。人一旦对自己所做的决定有后悔的迹象,那么这个事一定做不好。他挂断了电话,一心一意的开着车,向着理想出发。

    车一路向北,钟义不时的盯着后视镜看孝全的情况,自己在那看着窗外,不哭不闹就是没什么事,所以车子一直没停,临近中午的时候车子也需要休息,肚子也咕噜噜的叫了起来,他们停到了扶余所辖的服务站,进行短暂的休整。

    今天的服务区人和车已经少了很多,从BJ往北的高速一般分几个大站,第一站承德,一部分车从这就回了家,第二站朝阳,第三站沈阳,第四站长春,第五站哈尔滨,过了哈尔滨就进入了HLJ界,往东奔QQHE,往西奔JMS,他们已经过了长春,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车已经到了家,车所剩无几,人也少了起来,钟义在服务区找了一个座位,给孝全兑了一些温水,孝全喝了一些,又拿出早上多买的包子和油条、小咸菜吃了起来,钟义往其他桌子看了看,有两三桌分散着坐开,彼此间没有交流,都是自己顾着自己。

    短暂休整之后,钟义重新启程,奔向北方,白天车子开的很快,因为他想用三天的时间就到达他想去的地方。聚精会神开车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天慢慢的黑了下来,钟义看了看车表盘的时间,已经过了五点,天还没有完全黑,孝全也没闹,又继续开了俩小时,车子从大庆下了高速,车子停在了路边,钟义开始用手机搜索当地的小民宿,预定了一个既便宜、评分又高、又实惠的民宿。

    时间还不是很晚,钟义入住之后,带着孝全去路边的小摊位买了一些吃的当做晚餐,经济实惠的小吃各式各样,营养又美味,填饱肚子之后,钟义开始思考昨天大哥说的那些话,是不是要开一个直播,不是为了钱,当然有钱赚更好,希望能跟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他想了想,觉得这个事没做过,怕别人会批评,尤其是被自己的妈妈看见了之后,可能劈头盖脸的骂过来,还是算了,就没再继续想。

    孝全还没有睡意,钟义跟儿子讲起了大庆的历史,虽然孝全听不懂,但是他好像在听,这是出发之后钟义第一次跟儿子将当地的故事,钟义了解的也不多,还要依靠手机查一查资料,问一问朋友和当地人,给孝全讲故事素材还是足够的。大庆离漠河还是有一段距离,所以钟义决定明天早点出发,晚点收工,能早到就早到,因为此时在钟义的心中还不算是旅程的开始,因为他把第一站定在漠河,是想从漠河出发,漠河才是真正的开始。

    夜已经深了,钟义拿起李丽的电话,还有十几条消息没有回,早上发的朋友圈还有几十个点赞和评论。他的身边始终有李丽的身影,怎么也忘不掉,看着身边已经熟睡的孝全,心里还是很欣慰和满足的,人只要在,才是完整的家,人只有人在,才有无限的可能。他拿起手机,写下了如下诗句。

    我带着我的孩子出发了,

    走进自然去体验别样的人生。

    我放弃了我赖以生存的一切,

    去选择我所认为的生活。

    我要用我们的脚踩踩未曾到过的土壤,

    去看看那久居深山的微笑到底什么样。

    我想再看看孩子的笑脸,

    因为我很久没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