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家父李世民
繁体版

第一百九十七章 缘由之始

    菩萨说道,“汝既然知道如此,那又为何如此做呢?”

    李福说道,“菩萨,这世间所做事情,都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我等师徒四个人和,菩萨想要拿人不和的磨难来考验我等,当然是难得了。”

    不过,李福马上说道,“弟子也知菩萨乃是六佛之师,如此安排,必然是有深谋远虑。不过,事到如今,弟子觉得这取经的磨难,如果纯粹是为了宣传效果,也可以稍微做上一些改变。”

    “你说罢。”观音菩萨说道。

    李福说道,“既然本意是为了宣传,那为了宣传效果,最容易也是最能够做的事情,便是直接让悟空和那六耳猕猴去天上地下逛上一圈。”

    “不过,”李福说道,“若是事情搞得如此之大,最后没有一个结果,那终究是不好的。我等终究是出家之人,应是有好生之德,那六耳猕猴从出生开始,就遭逢不幸,若是因为这取经大业,牺牲了这一只猴子,弟子固然知道是值得的,可是……”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听李福一直在这里绕圈子,祂说道,“汝若是想要说甚么,但说无妨。”

    李福说道,“弟子是如此觉得的,既然想要的是宣传效果,而且最重要的是人间的宣传效果,有了人家香火供奉的根基,才能够影响到仙神。那为何不将弟子这一次取经的种种,直接书写成一篇故事,印刷四方,如此不就能弘扬我佛之佛法了么?”

    观音大士说道,“这等事情……”

    李福说道,“菩萨你看。”

    李福说着从袖笼之中出去一沓手稿,观音菩萨接了过去,发现这纸张最上面的那一页写得是《西游记》三个大字。

    观音菩萨翻到了下一页,只见这一页之上,写的是“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这篇文章刚开始是书写的此方世界的源流,而后又从一只石猴开始讲起。

    随后是这猴儿学习本事,诏安到天庭,大闹天宫等等,直到这时才第一次出现了如来佛祖。

    他手掌拍下,便将那石猴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

    紧接着之后,就是李福这边的故事了。

    讲李福经历了什么,为何皈依佛门。

    观音大士仅仅只是看了一个开头,但是让祂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这故事足够的有趣。

    普通的凡人,只要有趣就够了。

    他们对于所谓的修行,对于所谓的得道,那都是一知半解的存在。

    因此,他几乎可以肯定的事情是,这本《西游记》是一定能够大火起来的。

    至于那真实的磨难,到底有没有书中的那般惊险刺激,又有谁会在意呢?

    观音菩萨好好地注视了李福一会,从这方面来说,李福确实是一个人才,还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才。

    只是……

    菩萨这边心中还有一些顾虑,祂说道,“我等佛地禅门不事生产,这等印刷之靡费颇巨,只怕……”

    李福听到这里,他就知道这件事情稳了。

    李福这边当即说道,“菩萨还记得弟子俗家的父亲是谁呢?”

    菩萨这边忽然想起了唐皇李世民。

    李福继续说道,“菩萨,子弟俗家的父亲,可以说是这凡间最富有的人。他享有四海,乃是这人家最大国家的君主。”

    “弟子在离开之前,曾经留下了一些东西。如今想来已经是瓜熟蒂落,可以摘果子的时候了。”

    “若是将弟子这《西游记》送回到东土大唐,尔后传印天下,想来难处不大。”

    李福离开长安之前,不光留下了豆制品那一系列的产品,他还和父皇阐述了有关于工业和自动化的事情。

    李福是和李世民如此说的,他说道,“父皇,虽然此方世界有那鬼神仙佛,可我等凡人,终究不能只指望着超自然的力量。”

    “毕竟,靠山山倒,靠海海枯。”

    “我等应该用着凡人的力量,努力发展生产力,虽说可能在长久的未来之中,还是不能完全与仙佛鬼神同等而之,但是我等我话语权却可以大大提高。”

    “倒不是说打造的武器能够直接消灭这些超凡存在。”

    “而是,我东土如果进行了工业革命的话,人口会大大增加。而那仙佛鬼神,虽然移山填海,能力非常的强,但是他们却依旧还是需要普通的凡人提供信仰香火,若是无人记得他等,他等就会神力消散,最终消失于天地。”

    “而若是信仰的人越多,审理越强。因此,无论是佛道还是其它散流,都希望进入我东土大唐分一杯羹。”

    “若是我等到时候更加富饶,拥有的人口更加的多。不光那些仙佛神圣会主动前来,我等甚至也可以指定特定的人成神成仙。”

    李世民自从经历了地府一日游之后,他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几乎是无限的信任。

    李福这边根据他说的话,写出来了一篇总纲。

    李世民这边没有耗费多久的时间,就找到了足够的能工巧匠来进行实验,如此实验之下。

    李福口中的蒸汽机果然成了,果然生产力可以大大提高了。

    而在这之后,才是那豆制品风靡长安的风景。

    那豆制品本就是工业化的一种体现而已。

    而豆制品这种植物蛋白质的普及,也更加加强了长安相对贫穷人口的体质,而这些人体质增强之后,也成为了进厂的绝佳人选。

    虽说在李福穿越而来的现代,进厂属于“狗都不去”的选择。

    但是,在西游的世界,不知道多少人还被困在温饱线上。

    对于他们来说,进厂是非常好的选择了。

    因此,本来长安城里生活的大多数人口,其实都是从事服务行业的。

    普遍服务于生活在长安城中的各类官员贵族。

    这种人口构成在李福离开的第三年,就已经得到了逆转。

    整个长安城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在各种工厂里做工了。

    不过,此时长安城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显现了。

    城区面积以及地理的便捷因素,都出现了问题。

    商品制造出来,就要进行售卖。

    而长安城本身不临主要的水路航道,光靠陆路的话,成本又很高。

    再加上来往的客商过于多,因此本就拥挤的长安城更加的拥挤了。

    因此,李世民那边就选择了一个相邻的城市,一个隋唐两代都想迁为都城的城市。

    这个城市就是洛阳。

    之所以隋唐两代的君主都想迁都这里。

    一是因为这里是黄河与洛水的交界处,往常时候运送粮食损耗都更低。

    二是因为长安是原本关陇贵族的势力范围,虽说无论隋唐杨李两家,在成为君主之前,都曾经是关陇集团中的一员。

    但是,成为了君主之后,若是还和之前在关陇集团里的时候一样,那这君主不就白当了。

    因此,迁都另起炉灶,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而现在,李世民有了一个更新潮的选择,那就是不去管甚么迁都,直接把工业中心放到洛水之阳去。

    而洛阳和长安之间的这段距离,就依照李福的说法,修“铁路”。

    一开始修铁轨困难,无有那么多钢铁,那就修木轨。

    虽说已经制造出了蒸汽机,并且工厂已经以此为动力来源进行生产了,但是因为无法小型化。

    所以暂时还无法用到火车上,那就用马匹当动力来源。

    虽说种种妥协和缩水之后,这一切看起来是有些简陋了,但是实际用起来的效果却很不错。

    东土大唐在这个年代,就开始有了长洛一体化的概念。

    对于许多远方的商贾来说,长安和洛阳就是一个一体的存在。

    虽说东土大唐的全境之内,绝大多数还是原始的农业文明和生活方式。

    但是,当许多人看到长安和洛阳如此繁荣之后,他们也回到了他们掌控力很强的地方,开始了类似的操作。

    不过,相比于长安和洛阳,那些地方的工人生活状态就很难保证了。

    或许是因为李福的关系,长安和洛阳的大部分工业,其实都属于皇产。

    如果从皇家与国家一体的角度来说,那这些企业也算是国企。

    因为是皇家的产业,而皇家之所以是天下共主,除了兵强马壮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宣称上的合法性。

    再加上李世民因为服用了李福为他送回来的人参果草还丹之后,他的寿命已经与天地同寿。

    对于李世民这样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来说,他拥有了无限寿命之后,就可以大量的忽视短期利益,而追求长期利益。

    而他认为工厂这种做法,最大的长期利益,就是让来做工的人吃饱饭并且变得富裕起来。

    如此一来,不管是大唐境内还是大唐境外,只要是听闻了大唐长安的名号,全皆心向往之。

    哪怕未来整个大唐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有向外扩张的需求。

    周围国家的君主可能依旧不是很乐意,但是对于这些国家的平民来说,他们可能真的会闻之而降,喜迎王师。

    那个时候,哪怕是有天上的神佛想要干预,李世民也有足够的信心塑造出自己的神佛与之抗衡。

    而他作为一个帝王,他也知道在这样一个初始过程中,那三界共主甚至都不会阻挡,反而会推波助澜。

    因为……

    作为三界共主来说,最重要的是平衡。

    哪一方势力过大都不好,最好势力多一点,而作为三界共主,最大的作用就是帮谁谁赢。

    如此一来的话,他自然能够永葆三界共主的地位。

    那样的话,哪怕是李世民统御了东胜神洲这一州之地,都不会有甚么问题。

    就像是那佛门,统御了西牛贺洲这一洲之地还不够,还要向东胜神洲扩张一样。

    李世民对于佛门东渐的动作,其实也是有许多准备。

    他知道大势不可阻挡,这佛门东渐,大抵上是会传播在东土大唐境内,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这其中却非常有操作的空间。

    操作的空间是什么呢?

    说来很简单,那就是佛学大兴虽然是趋势,但是如何阐释佛学的权力,却很大一部分在李世民手里。

    毕竟他是这东土大唐人间的帝王,他想要哪一支兴起,哪一支就能兴起。

    而这时候说起来巧了,那去西方取经的取经人,正是他自己的儿子李福。

    因此,李福把《西游记》这本书交给了观音菩萨,那不光是能够让佛门能够在东土大唐大兴的致胜法宝,同样也是李福和李世民的阳谋。

    观音菩萨也是这个时候,才恍然醒悟这其中的关系。

    祂虽然不想承认自己被凡人算计了,但是事实就是他被凡人算计了。

    在祂眼中,凡人虽然很重要,但是却和蜉蝣一样,朝不保夕,早生而夕逝。

    可是……

    就是这样犹如蜉蝣一样的存在,竟然把自己算计了。

    当然了,如今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福都已经脱离了蜉蝣的状态。

    因为,他俩都已经能够做到长生而久视了。

    也正是因为此,菩萨这边虽然有些郁闷,但是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祂说道,“你的方法很好,倒是可以尝试。只是后面的磨难。”

    李福说道,“菩萨,后面的磨难如何,不还都是宣传上说是甚么模样就是甚么模样,既然佛祖的愿望是佛学东渐,我等也能够确实做到如此,那这其中的过程,又何必那样死板呢?”

    观音菩萨一想也是,祂便直接说道,“那好,我这边就将后续的磨难告诉与你好了。至于后面的磨难,我能够干预的便叫他等配合走个过场,我若是影响不到的,那还是要靠你等师徒自己努力。”

    李福说道,“菩萨,弟子晓得了。”

    菩萨那边要走,李福说道,“菩萨,《西游记》这书,菩萨可以送与我父皇那边,想来不日便可是风行天下。”

    菩萨这边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驾起祥云就离开了。

    祂哪怕要将这半本《西游记》交给那长安城中,也得使用一些手段,让这《西游记》更有传奇效果。

    只有如此,才更利于宣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