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记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千年传承

    SX省终南山的南麓,有一条隐蔽的山间峡谷,曲折蜿蜒的小路旁伴着潺潺的溪水,小路的尽头有一座道观,青砖乌顶,远远望去,犹如在画中一般。

    道观并不大,连块门匾都没有,前后三进的院子,进门大殿上也没有供奉神像,只有一个乌沉沉的牌位,看不出是什么材质雕刻而成,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年月的时光荏苒。

    观内总共就住着三个道士,互以师兄弟相称,年纪最大的大师兄已年逾花甲,整日里就是摇头晃脑的观星掐算,活脱脱像个跑江湖的算命先生,二师兄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老实巴交的长相,说话瓮声瓮气,小师弟却只有十五六岁,生的活泼好动,平时里上树下水,整个道观附近的鸟窝就没有没被他掏过的。

    这道观位置隐蔽,经年累月也不会有香客上门,只偶尔会有迷路的游客经过,观里的师兄弟也都客客气气的请进观内喝茶休息,大师兄免不了抓着来客一番相面批命,有游客想要资些香火费用,这几师兄弟却是怎么都不肯收的,最后由小师弟带路,将游客送回人烟织密的大路上去。

    这天傍晚,师兄弟三人吃过了晚饭,由大师兄领着,在大殿内对着那乌沉沉的牌位上香叩拜,三人恭恭敬敬叩头完毕,那大师兄跪的笔直,眼含热泪,对着牌位说道:“师尊,昨日里演算,居然有一位天授之人现世,反复推演,应该是无误了,想不到400年后,咱们师兄弟几人居然等来了掌教之人,我几人一定拼尽全力辅佐,希望能早日助师尊脱困...”,说着,又领着师弟恭恭敬敬磕了九个响头。

    供奉牌位的石桌上烛光飘摇,那牌位上隐隐约约刻着四个字:唐,李淳风。

    原来当年李淳风为天下众生甘愿赴死,以凡人之身充当大阵阵眼,自那以后日日夜夜于地府受苦,不得进入轮回。

    在生之时李淳风收有三名弟子,对师父未来的悲惨命运无不是悲痛万分,三人立志要助师父脱困,无奈人力有时而穷,枉是三人用尽了一生之力,却寻不出一丝一毫能打破天意诅咒的方法。

    到了三人暮年,都各自留意惊才绝艳的少年,代师收徒,在这终南山的山麓间供奉起师父的牌位,将1300年前袁天罡和李淳风轰轰烈烈封印麒麟的秘史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当年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推演,1300年内共有三名天授之人可助二人脱困,终南山下的这一支道观,便代代发下宏愿,观内众人只做师兄弟称呼,代代皆尊李淳风为师,无论是哪一代,只要等到了天授之人现世,皆奉其为主,竭尽全力辅佐此人帮助袁李二人脱困。

    当年袁天罡与李淳风二人皆为天授,一身术法登峰造极,这才能以凡人之躯驱动可以封印神灵的大阵将那麒麟封印,二人收徒也是精挑细选,品行、悟性缺一不可。这些徒弟日后代师收徒,因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格外的对传人要求严格,也是可怜这么一支道家的传人,居然硬生生将终南山下的小道观传承了千年之久。

    深夜道观的青灯下,师兄弟三人围坐在一起,“大师兄,我们真是要下山了吗?”,那古灵精怪的小师弟问道。

    那老道士轻轻抚摸着手中一本厚厚的古籍,感慨道:“是啊...想不到我们这一代居然真的等到了天授之人,我们几人当真是幸运...”

    “我们先去找三师兄吗?”,那小师弟跃跃欲试,好像恨不得现在就打包走人。

    “你三师兄在山下负责道观的资产经营,早就不耐烦了,这次听说天授之人已经现世,比咱们还急呢,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应该明天一早就到...”,老道士笑眯眯的对师弟说道。

    “咱们都要下山了,三师兄还回来干嘛?不能等我们去找他吗?”

    “不用来给师父磕头啊?咱们都下山了,师父这牌位不用安排人管着啊?就你问题多...”

    那二师兄一直在烛火边静静看着大师兄和小师弟拌嘴,也不搭腔,只是陪着傻乐。

    第二天还没天亮,道观的门便让人拍的砰砰作响,小师弟忙跳起来去开门,一边奔门去一边还喊着三师兄你可回来了,我想死你啦...

    那三师兄推门进来,先是揉揉小师弟的脑袋,然后举步到大殿内给李淳风的牌位磕头上香,恭恭敬敬磕完九个响头之后,才满含着热泪来到老道士面前:“师兄,那...那天授之人,当真是现世了?”。

    老道士也是红着眼眶,握着三师弟的手,重重的答应了一声:“嗯!”

    那三师兄仰天重重的出了一口气,拧着眉毛,对着天空握紧拳头一挥,像是起誓一般:“无论如何,咱们这一代一定要把事情办成了!!”

    那二师兄仿佛是从来没有多话,这时也跟了一句:“一定!!”

    师兄弟四人手手相握,都是湿了眼眶。

    哪怕天意弄人,岁月无情,这凡世间却总有忠肝义胆的血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