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命封神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意外收获

    “这……”

    柴官人看他搬出了狄神捕,他身份特殊也不便反驳。

    他身侧的武灵散人却连连摇头说着:“是不是龙珠还不确定。这不好,十分不好。”

    “哪里不好?狄神捕的公正无私,名满天下,难道还会贪墨此物不成?”

    武灵散人指着七公子嬉笑说着:“刚才这个小子说珠子是他的东西,那就让他辩辩。若是有主之物,狄神捕亲至也拿不走吧。”

    “哈哈……这小子乃是浮云山齐真人的七公子,你总不能说这墓是他家的。这挖坟掘墓乃是斩监侯的死罪,六扇门不追究,他已经是万幸了。更何况此墓至少是一千多年前的,怎么能厘清归属。”

    宋捕头听得哈哈大笑,齐七公子连洪州人都不是,这个墓怎么可能姓齐。

    “嘿,纵使不是他家的,这墓如此之大,只怕当年墓主也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必有子孙后代还在。这宝物自然是归属墓主后世子孙的,莫非六扇门的规矩,隔了千年的祖宗就不是自己的祖宗了。”

    武灵散人最善胡搅蛮缠,抓住宋捕头的话头就胡乱掰扯。

    “哈哈……”

    众人被他说得哈哈大笑。

    宋捕头气得发抖,怒道:“胡搅蛮缠!若按你这说法,这洪州百姓,十个有八个都是墓主后人。”

    “对!对!就是此理!说不定大家祖上就是这位墓主他老人家……”

    “所以大家都可以争上一争嘛……”

    看热闹的从不嫌事大,顺杆子附和道。

    宋捕头心知近日是无法夺走此珠了。他见江老先生和妙观真人都沉默不语,于是抱拳向这两位武林前辈问:“不知二位前辈,有何看法?”

    他心知朝廷亲善道教,涉及如此大事,妙观真人绝不会忤逆朝廷。岷江的江老先生一门都是倚靠岷江生活,自是有牵有挂,不会随意恶了朝廷。有自己、江老先生、妙观真人支持,柴官人不便发言,只有武灵散人、智慧大师反对自己。事情总体上还能由朝廷把控,已经算是不错了。

    妙观真人果然道:“狄神捕公正无私,便是我这方外之人也是知道的,此事由他决断,自是极好的。”

    江老先生沉思半晌,也点了点头。

    “十余日后就是七绝老人寿辰,我们何不一同前去祝寿。想来狄神捕和众多同道都会前往,到时候大家一起商量个办法,是比武还是寻亲,怎么也比现在好!”

    “七绝门正在州城中,这和送去六扇门有什么区别。”宋捕头心道。

    “我看可以,不知智慧大师、武灵前辈怎么看?”

    二人只是不想龙珠被立即带走,也点了点头,认同了此方案。至于其他人,都是小喽啰,自是没什么意见。

    事情已定,众人寻了铁盒、铁链,把龙珠放入盒中,用铁链拴着四周,宋神捕等各持一根,就这样拖着往州城去了。什么七公子,赵少侠的,哪里还有人在乎。

    ……

    “鱼儿越来越多了!”

    这群人刚走,一个紫衣人出现,他盯着诸人走的方向看了几眼,跳入土坑。片刻之后又跃了上来,向着州城的方向而去,很快就不见了。

    萧朗见人走远了,才从藏身处起身,心道:“这个紫衣人隐身功夫厉害,居然完全看不到。幸好是晚上,星力好似雷达波一样,他纵使隐身得再好,也会留下人形。”

    他学着紫衣人的模样跳入深坑,他还刚修炼了几日,又不会什么轻功技法,哪里能一跃几丈,仗着星力加持下眼明脚快,在坑壁上连点几次,才没有摔伤。不过总归是顺利降落,萧朗难免生出几分武林高手的自豪感。

    走进墓室,几个火把已经灭了,墓室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不过萧朗并不在意,他运功于双目,两眼有几丝紫色雷电闪过,墓室在他眼里立时亮如白昼。他挨个看了壁画,到第七幅时见墙上破了个大洞,显然是有人打破壁画取出了什么东西,最可能的就是紫衣人。

    他又看了青铜棺椁,五片内壁都光滑无比。想来也是,若是外面有什么东西,柳老道早就看出来了。若是里面有什么异常,紫衣人怕是也看得出来。不过想起“重阳一生不弱与人”,又去查看青铜棺椁上盖。

    这盖子滑落在地,并没有向四壁那样摊开,因此看不到下面是否刻了东西。这盖子巨大无比,萧朗试了几下,运足功力都无法挪动,起码得有三四千斤。

    幸好,七公子他们抛下了许多工具,萧朗做了几组滑轮才撬动棺盖,让它翻了个跟头。这上盖内里摸上去也是光滑,却有一些不成体系的纹路。唯独此处有纹路,萧朗觉得有异,用纸笔仔细描绘了下来。

    再搜索了一遍,没什么收获,萧朗才爬上土坑。他盯着这土坑,心道:“河堰都被挖断了,官府肯定会派人修缮。这墓里的壁画青铜椁只怕留不下来,唉,谁又能想到这些东西以后也会是宝物呢。”

    ……

    “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

    萧朗回到镇上的客栈,盯着手里描绘的图样反复观看。这几日他都是白日住在客栈,晚上就去沙窝崖守着。

    “侠客行法行不通,反着看也不像文字。”

    他躺在床上,把白纸举在眼前,不断思考着问路的意义。这些纹路大概率是文字或是地图。突然他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有商人花了图样委托瓷窑生产瓷器。可是这图样历经海路而来,沾了海水,图案模糊不堪了,那制瓷的工匠不明所以,照着图样连其中水晕都做得逼真无比。有没有可能当初制造这青铜棺的匠人也是类似,古代工匠地位低微又没什么文化,把原来已经模糊的字当做图案制作了上去。

    有此想法,萧朗又抄录一份,用毛笔涂涂填填,再看起来,这才是一篇文章。萧朗练过书法,篆书自然认得不少,连蒙带猜,确定了这篇东西不是武功秘籍。而是一篇介绍文《神木篇》,了了百余字,记录了几种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