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命封神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后事未了

    黄道人见了院子中几人的反应,很是满意。此时的孙道仁已经是瓮中之鳖,也不需要武力胁迫了。他收起法铃,面带和煦地走到孙道仁身前。

    “孙先生,还请稍安毋躁。有事情咱们细细分辨,何必动手动脚。”

    他见孙道仁还挣扎不已,嘿声道:“莫要自讨苦吃。贫道虽然不才,也是灵兵多年。你是无论如何也是走不了的。”

    “呼呼……”

    孙道仁支起上身,喘着粗气,过了片刻,感觉好受了一些才摇了摇头:“咳咳……我……没打算走。”

    “不走就好。那就说说东西在哪吧,咱们都留些体面,贫道实在是不愿做那恶人。”

    “你不懂,你不懂……”

    孙道仁摇了摇头,不知道说黄道人不懂什么。他又拍了拍胸口,收敛脸上痛楚之色,肃然道:“咳咳,我……我……姓孙的,不是你们这种蝇营狗苟之辈。我说了没拿便是没拿!”

    “我对灵目道人食言,丢了赶尸派的东西。今日便把命赔给你们吧!咳咳……咳咳……”

    “可是……可是我只想告诉你们,那什么神功秘籍,孙某人不稀罕!”

    他咳了几声,脸上有后悔有悲伤。

    “只是可怜我一家老小受我牵连……咳咳……若当初……”

    他又深呼吸几口,不知看到了什么场景,右手在眼前虚抓了几下。终究是镜花水月,他叹了口气,慢慢放下手,不动弹了。

    正是:

    一朝遇难得奇缘,三十年来心难安。

    纵是神仙长生术,不敌亲友在眼前。

    ……

    黄道人见孙桐没了动静,赶忙上前察看。他出手很有分寸,哪里伤得了孙桐的性命。他一试脉搏,孙桐早已没救了。在一看他身上的黑煞纹,也知他是死到临头了。

    “唉,这又何必呢!”

    黄道人假意悲伤了一下,在孙桐衣裳里搜索了片刻,摸出了一个信封。他打开一看才明白事情原委,原来祖师帛书已经被带进了黑龙山,灵目道人追入山中也一去不回了。

    “黑龙山嘛?”

    黄道人也不知要不要找下去,实在是黑龙山名声太大了。

    “黑龙山?”

    姜神医听到黑龙山三字,有些迟疑。

    “正是黑龙山!千里黑龙,入者无命。从没听说过神通之下有人活着出来的,连天下第一烟波钓叟都望黑龙山而止步,可见其中凶险。唉,看来祖师帛书是无法追回了……”

    姜神医却道:“那可未必。曾有人活着从黑龙山出来,而且也不是神通高人、陆地神仙!”

    “哦?我怎的没听说过?”

    “师兄,你也知道我家的事情。都因大豪侠被围杀而起。”

    黄道人点了点头,他听姜神医说过这事情,而且自己也仔细地调查过。

    “三十年前大豪侠的事,我也知道一些。大豪侠李涉便是这三河县人吧?”

    “是的!”

    “师兄有所不知,李涉不仅是三河县人,还是一名天窍武者。当年更是年纪轻轻就修炼到了第五境小神通境界,成了一方神捕,弹压数十州郡。他有这般天赋和运道,又身居高位,怎么会如此着急,还要强行突破神通?”

    “天底下的神通高人哪个都是在演兵圆满养神十数载才突破的。他这般着急突破,官面上的怀疑他坐不住了,其他的怀疑他得了什么可以突破神通境的宝物秘法,这才惹了祸事。”

    “莫非和黑龙山有关?”

    “正是。他强行突破前,曾追捕邪僧、邪道、邪儒这三位邪道高手直入黑龙山。后来只有他从黑龙山活着出来。他出来之后就搜寻龙涎草,打算突破神通境。”

    “大豪侠李涉为人尽职细心,他在黑龙山里若有见闻,必然有所遗留。若是想再入黑龙山,只怕还得从皇城司、六扇门这两处入手了!”

    “谈何容易,不提如何获得他遗留的线索,纵使大豪侠未突破前也是天下第一等高手,我们加起来只怕都不是他一合之敌,又凭什么进山寻物……”

    “师兄何必丧气!”

    “我们和李涉的差距再大,也不会比李涉和烟波钓叟的差距大。连烟波钓叟都畏惧的黑龙山,李涉却能全身而退,定不是靠武功修为的!我们先搜寻李涉留下的法子,再用引灵寻尸的秘法搜寻灵目师伯,定会有所收获。”

    黄道人不置可否,他又看向地上的孙货郎。黑龙山如此危险,他还没下定决心。

    “这事之后再说……咱们先去姓孙的家里搜搜!”

    ……

    夜路难行,萧朗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十里铺。

    十里铺本是县外的一个小村子,这个地方离县城不远。在此交易能省下了进城交易的税款,就渐渐发展成了集市。

    县外的百姓多是在此售卖农产、山货,再由贩子贩卖进城。特别是寅时,天还未亮,正是交易猪羊这些需要再耗费时辰宰杀的牲畜的时候。

    集市里没有客栈,却有家小酒馆,现在还没开门。外面有些菜贩子聚集,见挑着担子的百姓就迎上去攀谈。最里面该是骡马市,交易牲畜的地方。

    “来一笼素包子,一碗热汤。”

    萧朗没打算深入集市,走到酒馆不远处外面一个卖包子的摊位前坐好,见还算干净就打算边吃边等。

    “来喽。一笼素包子,一碗热汤……”

    “客官请慢用!”

    这个摊贩老板四十多岁,他把包子放下,又盛了一碗热汤。他看萧朗只有一个包袱,不像是做生意或者赶集的,搓着手道:“这位客官是要趁早进城吗?您可赶早了,这离开城门可有好大一会呢。”

    “哦?甚时候合适?”

    萧朗付了包子钱,用筷子夹起了一个,白菜豆腐的,味道还不错。现在摊位上没有其他客人,两个人就随意攀谈起来。

    “等会儿您看那些猪羊贩子啥时候赶牲畜进城跟着走就行。这地虽然叫做十里铺,可那是古名,县里遭了几次水灾,向南移了几次。这里到县城至多六里地,小半个时辰就到。这些贩子保准不会在城门外等着,都是第一个进城的。”

    “这又是什么原因?”

    “嘿嘿,这牲畜走一路拉一路,要是在城门外等上半个时辰不得把城门堵上啊。”

    “……”

    萧朗放下包子,老板你的路可走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