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命封神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李闯寿宴

    “来!喝酒……”

    李府的一进原本是个巨大的练武场,现在摆满了酒桌。一众宾客推杯换盏,这些人都是江湖侠士,自是没有那些斯斯文文。

    有熟悉的聚在一桌猜拳的、行酒令的……

    有围着一个奇怪老头等着算命的……

    也有不爱热闹,低头吃菜的。

    “在下范绍增,刚才听到贤兄妹是天山来的?”

    同桌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和酒桌上的几人有说有笑,看来很擅长交际。他偶尔讲几件江湖趣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他见萧朗和林姑娘并没有说多少话,便主动招呼。

    “在下郭靖,这是舍妹郭襄,都是天山灵鹫宫的弟子……”

    萧朗放下筷子,略作介绍。

    范绍增对天山很有兴趣,他介绍了同桌的诸人,又敬酒才问:“郭兄弟,我听闻西域武功和中原大不一样?贤兄妹可否给众兄弟说说,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其他人也侧耳细听,他们常听说西域武功奇特,可是一直没见过。

    “哈哈,西域好些地方也是咱们汉人多,而且就算是西域人也习汉字说汉话。当地义学、官学教的都是四书五经,读的也是诗词歌赋。”

    “武功也是文化的一种,这读书都是如此,学的武功自然也多是中原的武功。”萧朗吃了口菜,接着说着:“不过,西域是文化熔炉,各种奇异的武功倒是不少……”

    “郭兄快些说说!”

    “那些耳熟能详的我就不提了,诸位兄弟都听长辈说过……”

    萧朗顿了顿,掩盖了自己也不知道的真相,“我听师父说过有人从天竺学来一门神足经。”

    “神足经?七绝门的苟五爷就号称神足,极其擅长轻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莫非这武功也是擅长奔袭?”

    萧朗摇了摇头:“不是的,这神足经乃是梵语音译,是无上瑜伽密乘的一种。是通过特定的动作锻炼内息的高深内功。”

    范绍增点了点头:“瑜伽密乘我也听说过,据说佛教密宗还有流传。”

    “当时得了神足经的人叫游坦之,他偶然得了神功却无法练成。密宗的武功诸位都有所听闻,那都是上师灌顶传授,修行都是极其需要智慧的,否则就是把神功放在你面前也没法入门。”

    众人都是点头,神功要是如此容易练成,各大门派的顶尖武者也不至于那么少。

    “也是机缘巧合,有一日他身中奇毒,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反而练成了神功。想来要练成神足经是有什么条件的……”

    “咦?我听说易筋经就是要心中不存在练武的心思才能练成,这是人能做到的吗?没了习武的心思又怎么会练易筋经!”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嘟囔道。

    “胡说什么?玄济大师就练成了。”旁边的年轻人拍了他一下,“江湖上能人异士无数,你才见过几个。接着听郭兄说吧。”

    萧朗继续说:“他练成神足经,不仅内力深厚不逊成名高手,而且还百毒不侵……唉,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喜欢的女子死了。他就殉情而死了……”

    “也是个痴情人!”有人摇了摇头,“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大丈夫学成神功,不建功立业,反而殉情,不值得同情……”

    “莫吵闹!也不看看场合,郭兄快再说说……”

    “那我再说个,人遇到危机之时就是常人也能力负千斤。西域有个霍山老人就据此自创了一门乾坤大挪移神功。”

    “这门武功颠倒阴阳二气,激发人体潜力,能人所不能。修炼乾坤大挪移可以极大的开发潜力,潜力开发后自然明悟各种武学道理,天下武功俯首可得。而且它还能转移敌人的劲力,最不怕群战……”

    “这才是好神功!”

    “乾坤大挪移的名声既然没传到中原,想来也是极难练成的……”

    “嗯,乾坤大挪移共分七层,第一层资质上乘的需要四年,下乘的需要七年。第二层需要十四年,以此类推……若不是惊才绝艳之辈,一辈子也练不到四五层。”

    “诸位可别对这下乘的资质有什么误解,曾有个初入第五境的高人,偶然得传了两层乾坤大挪移,用了十四年才练成……”

    “这……这……这神功居然如此难练,第五境至少可以做一个大门派的掌门了。今天来参加寿宴的,演兵高人也不过区区数人,哪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谁敢说这些老前辈资质差!”

    “就是如此,而且创出神功的霍山老人才刚练到了第六层,第七层全是臆想而出。这神功注定是残缺的,无法圆满。霍山老人的后人强练此功走火入魔而死,这武功就失传了。一代奇才的毕生心血就这样消散了……”

    萧朗叹了口气:“唉,逆天的资质,几十年的努力,就是一门稀松平常的内功只怕也能练得惊天动地的境界……这武功的先决条件高得吓人,注定不能流传……”

    “是啊!要真有那种资质,谁还练这种武功……”

    “……”

    “我本来以为西域武功多是诡异奇绝,没想到也有蕴含如此高深的武学道理的……只是这句颠倒阴阳二气,激发人体潜力,这门乾坤大挪移就可名列奇功绝技榜了。”隔壁桌一个三十多岁的武者感慨道。

    “若是我会这门武功即使只学了第一层,又怎会和这些少年坐在外面呢。唉,三十年蹉跎,终究没什么收获。”他见这些少男少女听得高兴,心里难免沉闷,咚咚地连喝了几碗酒。

    同桌的几人也感慨小看了天下英雄。

    ……

    等众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仆人在院子中间搭起了一个一丈多高十丈方圆的木台。木台一边摆了十几张椅子,两边摆上兵器架子。有见识的心道,看这模样是要设擂比武,不过李老前辈的寿宴比武助兴也是平常。

    知道内幕的各自交换了眼色,心知正戏来了!

    李闯请那大厅里款待的十几个武林宿老入了座,才上了擂台。

    “诸位!”

    李闯一开口,场上一静,原本还嬉闹的诸人都放下筷子等他说话。

    “诸位朋友不辞辛劳来给我这个老头子祝寿,我心里高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