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寨
繁体版

第一章 见利忘义

    这是清朝末年的时候所发生的事迹。

    在武当山附近的一座大山上,自然生长着的几座小山峰,积聚在一起。远远的看上去,就像莲藕之上的一朵莲花,这座山,被村民们称为“莲花山“。

    后来,清朝官员柳志章在为了躲避朝廷的两种不同观念的分歧的时候,在此居住了。

    他带着家眷住在莲花山的正中心处,四处都被山峰包围着,十分隐蔽。在这儿住着,称之为隐居,一点也不假。

    在此处隐居,他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先是存下私房钱,再就是在武当山脚下,找人到莲花山去施工,在此修建四合院和围住栅栏的菜畦。

    直到后来官场分歧越来越厉害,矛盾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他辞去官职,直接带领着家眷杜司司,阿力,还有才出生不久的儿子,柳清风,在此隐居了。

    住在这里,爬到最高的山峰,会发现自己居住在莲花山正中央,远远看去,就像居住在莲花的花蕊上,周围的层层小山,像极了莲花的一层一层的花瓣,十分的逼真。

    但是,在山脚下是根本发现不了这个隐蔽的地方的。

    然而,随着清朝的腐败和没落,越来越严重。更多的老百姓过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苦难日子。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柳志章的正义和隐居,很快被这些苦难的百姓知道了,他们都纷纷前来投奔。

    柳志章收留了这些穷苦老百姓之后,就让他们一起披星戴月的在莲花山上劳作,学会在山上靠自己的双手,自立更生。

    这些穷苦百姓,在山上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闲来无事的时候,柳志章,还会传授一些书本知识和武术。

    不过,他们学习的武术,大都是三脚猫的功夫,用这些简单的武艺,耕种庄稼,倒是绰绰有余,会感觉到劳作很轻松,不累,并且是很有趣。。

    对于他们学习的书本知识,都是皮毛,识得自己的名字,已经算是优秀的了。

    那日,柳清风正带着莲花山上住的老百姓,到后山上去种植棉花。

    有一个名叫董玥的人来此,投奔他。

    他看着一身华丽丝绸衣衫的董玥,娘声儿娘气儿的,偶尔还不忘油嘴滑舌,内心就有点膈应不自在,打算拒绝收留他。

    可是,还没张嘴,董玥就哭哭啼啼的说道:“柳老爷可怜可怜我吧,一家人全部死于瘟疫,无家可归啊。”

    柳清风看着他一身的华丽服饰的董玥,就说:“这里日子贫穷落后,恐怕很难让你适应啊!”

    董玥听后,跪在地上,又是磕头,又是作揖说道,自己能吃苦,什么都愿意干,一切听从安排,只求留下。

    他一遍一遍磕头,一遍又一遍的哭诉说道:“老爷,你就收留我吧,我愿意跟着你做牛做马,也不要流落街头,饿死街头!……”

    柳志章实在是忍受不了这样的哭诉,就收留了他。

    然而,他却不知道董玥是黑恶势利的手下,最后,害他丢了性命的人。

    董玥住进莲花山之后,这莲花山里的日子没有安稳过的。。。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树上的蝉和地上的蛐蛐儿正在比赛唱歌,唱的很是动听悦耳,让这本就热燥的夏天,显得更加燥了,热了。

    莲花山上的村民们都在午睡,只有柳志章在自己的房间里翻阅书籍,他的夫人,杜司司,拿着手中的线在忙着做衣服。他们的儿子,柳清风独自一人躺在他们身后的床上午休着。。。

    “老爷,你得替我做主,董玥他今日,又去骚扰我家小娘子了,害得我家小娘子哭哭啼啼,闹着要寻死觅活的。”一个穿着打了补丁衣服的年轻人,噗通跪在柳清风房间的门口,乞求着说道。

    “岂有此理,昨日跑到张嫂家,偷了人家的祖传之宝,今日又做出这等丑事。”柳志章把书重重的放在桌子上说道,床上睡熟的柳清风,被书本碰撞桌子的声音给惊吓的,一颤,又呼息儿,呼息儿的睡着了……

    柳志章放下书本,大踏步的跨出门槛,来到了董玥的房间。

    “董玥,你刚才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可还记得?”柳志章看着浪浪苍苍的董玥直接询问道。

    话音刚落,一股刺鼻的酒味直接迎面扑来……

    喝的醉醺醺的董玥,全身上下散发着酒味。他见柳志章来了,就东倒西歪的晃着靠近了柳志章,用手指指着柳志章说道;“不要你管!老子喜欢!”

    说完,噗通一声歪倒在了柳志章的脚边。

    柳志章对着年轻人轻声说道:“他喝醉了,让你家娘子别多心,也别难过!等他酒醒了,我也好生劝劝他。”

    说完,把董玥拉起来,搀扶着,安放在床上,关上他的房门,离开了。

    就这样,这件事情也就不提了。

    可是,那董玥依旧是贼心不改,三天两头,不惹东家惹西家。家家户户看到他,都害怕的关门关窗,拉灯熄火。

    有时候,大白天的,董玥也不老实,别人上山耕地,他也跑到人家锂洼间胡闹。

    柳志章为此,没少出面解决。

    三年后。

    一眨眼,柳志章带着百姓们,在这里住了3年,收留难民大约350人。这么多的人口,让莲花山充满了活力和人间烟火,当然,也充满了生活中的矛盾。

    古往今来,华夏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牙和舌头隔的好,都会咬,更别说这么多草夫住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彼此之间有矛盾,也属于正常。

    有了矛盾,就得有人出面解决。

    柳志章收留了大家,自然不希望大家生活在这乌烟瘴气的环境里,总会出面调停,解决。

    久而久之,村民都推荐柳志章为寨主。并改口称柳志章为寨主,莲花山被改名为“莲花寨”,还在入口的门楣上,放着一块巨大的用花岗岩雕刻的匾额:“莲花寨!”

    这天,柳志章在家闲来无事,看到村民们团结一致挂起了寨子的门楣,就来了兴趣,拿出两张稍大一些的纸,大笔一挥,写下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除恶为民,匡扶正义”,八个大字,写完之后,贴在了莲花寨的大门口两边。

    村民们看着这熠熠生辉的大字,就在山上找了两块大理石,刻下了这八个字,端端正正的立在莲花寨的门楣下的左右两边。

    这让莲花寨看起来,巍峨,壮观,高大,充满正义。

    寨子里人口多,不仅大人之间会有矛盾,连着孩子之间,也有小的摩擦或者是小吵小闹。

    柳志章又不得不当起了孩子王,小孩之间有矛盾,他就主动出面公平解决。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柳清风,他是绝不纵容的,甚至是很苛刻。

    例如早不久,柳清风和寨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别人在一边捏泥人玩,柳清风上前,就是一阵乱踩,乱踢,导致捏泥人的小朋友,大哭起来,向柳志章告状。

    柳志章知道了,狠狠的揍了柳清风一顿,还体罚了柳清风,让他倒着站。那年柳清风6岁。

    八月十五,月儿圆。

    柳志章召集村民们一起吃团圆饭,赏圆月,吃月饼。

    他提出,要在四合院正堂里开办私塾,凡是下雨天,不能出去务农,他就可以在四合院的正堂里授课。凡是满了6岁的男孩子,都可以进入学堂免费学习。

    村民们听了提议,都赞不绝口,大力支持。

    那天,大雨滂沱,四合院里的水都没过了脚脖子。

    村民们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忙活自己的,只有柳志章在四合院的正堂里,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朗朗的读书声,夹杂着大雨哗哗哗下的声音,让莲花寨淹没在雨声,读书声中。又是另一番意境。

    然而,四合院的正堂外的屋檐下,坐着一个长得眉目清秀,玲珑剔透,葡萄大的眼睛珠子滴溜滴溜不停的转的小女孩,她正把耳朵贴在墙上,一丝不苟的倾听柳志章讲课。

    下课了。

    柳志章授完课,出了正堂时,发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儿。

    柳志章上前蹲下来询问道:“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丫头机灵灵的说道:“我叫赵秀儿,今年5岁,住在对面的房子里。”

    柳志章微笑着说道:“明天允许你也来课堂听课!”

    秀儿听了,笑的跳起了小脚说道:“哦,我可以上学了哦,太开心了哦!……”边跳,边转着圈圈。

    柳志章看着孩子笑的无比开心,就大踏步的离开了,留着那一抹可爱的笑脸和身影在那儿独自快乐。

    眨眼之间,秋姑娘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人间,她漫步在麦地,麦子熟了,漫步果园,果实熟了,漫步棉花地,棉花开了……

    莲花寨四周大大小小翠绿的山峰,随着秋姑娘的到来,全部换上了金黄色,有的甚至是树叶全部掉了,剩下光头头。这让莲花寨,稍有裸露的呈现在山间。

    秋姑娘的到来,催熟了庄稼,催熟了果实,人们忙着收获。

    收获完的庄稼,果实,村民们像往常一样,都装进粮柜里面。

    柳清风组织大家一起品尝新麦子,做了很大几个麦芽饼,大家一起聚着,讲着过去的历史,享受着肚子被麦芽饼填充着的饱腹感。

    这样的惬意让村民们更加坚定的认为,跟随柳志章是英明的。

    一阵秋意,一阵凉。

    秋风萧瑟,落叶飘飘。柳志章在自己的房间里教柳清风背诵古诗:“秋雨夜眠,唐,白居易,凉冷三秋叶,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柳清风在父亲的教导下,很快便记下来了。

    正在这时,他救下的阿力,柳志章的忠实奴仆。也是柳志章带到此处隐居的唯一家眷。

    当年,是柳志章救了阿力全家的性命,后来,阿力父母病故,无助的阿力来投靠了柳志章。一是有条生路,二是能够偿还柳志章当年的救命之恩。

    因此,他在山上可以算是柳志章最真心的朋友,也是唯一的家眷。

    只见他,慌里慌忙的呼喊着:“老爷,我好像发现董玥下山了!要不要抓回来!”

    柳志章微笑着说道:“由他去吧!这儿本就是救济穷人的!他未必是穷,而是来观光,玩耍的!他出去混的不快活,会回来了!”

    “哦!”阿力回应着,就回自己房间去看书习字了。

    他回屋吃了早餐,加了一件衣服,翻看了一眼自己准备的授课内容,就大踏步来到了四合院的正堂外,等候着孩子们,来学堂里上课。

    孩子们三三两两,叽叽喳喳的陆续进入了学堂。

    柳志章看了看,是时候了,就进了私塾里,他放眼一看,私塾里,仅有的一个女孩子,秀儿。还没有来,就十分担心。于是,他背抄手就站在私塾门口,望着对面秀儿家的门窗,等待着,秀儿能够按时来上课。

    就在这时,秀儿来到了柳志章的身边,她奶声奶气儿的说道:“先生,柳清风昨天又毁坏了我的布帛了,我没有布帛学习了”。

    这话,被赶过来给柳清风送衣服穿的杜司司听到了,她微微笑着,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前两天才赔了秀儿一条新裙子,今儿个又得赔别人家的布帛,小小年纪就会欺负女孩子,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她想要上前,安抚一下可爱的秀儿,可是,话到口边又咽了回去,只好转身走了。

    只见柳志章蹲下身,从大襟衣袖子里,又掏出了一本新布帛递给秀儿。这才牵着秀儿的小手,进了私塾里。

    上完课。

    秀儿开开心心的回家去了。

    柳志章拉着柳清风的小手,回到了自己的私人房间的正堂里。

    接着就听到柳志章家的院子里传出了训斥柳清风的声音:“爹,跟你说了多少遍,不可以弄坏别人的东西,你的小耳朵总是不听。弄坏了别人的发夹,弄坏了别人的裙子,还拿了别人的玉佩,这又故意弄坏别人写字的布帛,今天倒站三炷香,去照着做。”

    “爹,我不,我不,是秀儿先弄破我的衣服的。”柳清风边哭着说,边抗衡着。

    正在写字的阿力赶忙跑到正堂里,哀求道:“老爷,是奴才不好,没看好小少爷,你要罚就罚我吧。”

    “不是你的错,你先下去吧。”柳志章淡淡的说道。

    阿力颤颤威威的说道:“老爷,我陪着小少爷一起受罚。不然,小的心里不好过。”

    话音刚落,秀儿的父母带着秀儿进来了,她们穿的是打满补丁的破的短锦衣服,衣服上还沾满了泥土,她们可怜巴巴的说道:“老爷,是我家秀儿不懂事,您别惩罚小少爷了,女孩子无德便是福,不用念书的,布帛破了,就算了,您这,您这又给小女弄本新的布帛,让我们夫妻如何有颜面留下啊。您把布帛收回去。我们才心里舒畅。不然,明日,我们收拾收拾便下山。“说完,恭恭敬敬的递上了崭新的布帛。递上布帛的那双手,几乎都是裂痕,看上去粗糙的像是树皮,像孩子裂开了的小嘴。

    在山上,她们一直帮忙开垦荒地,协助种植五谷。这双粗糙的手,便是他们辛苦和勤劳的见证。

    柳志章看着那双手,出了一会儿神,才赶忙接过布帛,难为情的看着这穿着破烂的夫妇,嘴巴里不停的说道:“这这这。。。”然后,转身把布帛递给了阿力。

    柳志章正不知说什么的时候,柳清风趁机从她们的身后跑了出去,他去了自己父母的房间里。

    秀儿父母见此情景,作揖说道:“寨主,我们告辞了,打扰您们了。”

    就带着秀儿退出了屋子。

    跑进隔壁屋子里的柳清风拉着杜司司的胳膊撒娇似的说道:”娘啊,孩儿不想倒站,求求您了,孩儿没错,不要受惩罚。“正在缝补衣服的杜司司苦笑着说道:“傻孩子,男孩子要懂得尊重女孩子,你都8岁了,还这样让人不省心,为娘今日帮你,日后必定会害了你,赶紧去吧。你爹爹的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惹他生气了,会加倍的哦。快去吧。”

    边说着,边放下手中的针线,把柳清风朝屋外推。

    刚推出去,就碰到了柳志章和阿力,柳志章一副十分生气,拉着脸严肃的说道:

    “风儿,还不快到正屋里去倒站着去。”

    说完,便尾随着怯弱的柳清风朝正屋走去。

    这时,阿力也跟了来。

    柳志章见自己的儿子乖乖倒站着,就回了卧室里。

    柳志章刚走,阿力也倒立着,陪同柳清风了。

    在正堂倒站着的柳清风,看着祭台上的一炷香徐徐的冒着的烟儿,似乎感觉那就是自己即将被累挂了的一丝儿气,檀香一点一点的燃烧着,他脸上的汗珠子随着檀香的燃烧,越来越多,越来越密。

    他难受的吹着气,不停的想办法分散着注意力,以减轻倒立着的痛苦。

    “阿力,你说我爹怎么就不分青红皂白呢?我爹怎么就那么狠心呢?我爹他是不是不正常?我是他亲生的。他……他……”柳清风嘴巴不停的说着。试图通过说话分散注意力,避免太累,太无聊。

    陪着柳清风倒站着的阿力努力从脸上挤出个表情,腼腆的说道:“清风,珍惜跟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吧~。若不是,你父母肯收留我,我估计早已饿死街头了。父母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必定她们吃的盐和饭,都比我们多,所以,请不要质疑自己的父母了。”

    正在说着话的两个人,突然,听到寨子里的惨叫声。

    阿力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迅速走到门口去看,一看下了一跳,寨子里黑压压的一片黑衣人,都举着火把,正挥舞着大刀在院子里肆意的砍人。

    阿力吓的长大了嘴巴,迅速的转过身去,一把捂住了正在倒站的柳清风的嘴巴,示意他不要在讲话,然后打横把他抱了起来,走到祀台边上,伸手在香炉里摸了一把,地下一个门板迅速打开了,随着一声关闭门板的声音,阿力夹着柳清风,飞也似地的在这黑呼呼的洞里穿行着。

    大概飞走了两柱香的功夫,他们来到了山洞的出口处,想要在此歇息,又担心敌人追来。

    于是,他背着柳清风借着残月的余晖,气喘吁吁的继续朝山下逃去。

    山寨里,一群黑衣人对着山寨里的农民一阵疯了似地砍杀,连着13岁以下的孩子也不放过,秀儿也在这次砍杀之中没有逃过幸免。

    柳志章和杜司司的屋子里传出一阵打斗声,四手难敌百人,在他们俩合力撕杀下,敌人死了一批又死一批,至少百十来人,被他们杀死。终于从黑衣头头儿的手中飞出两把飞镖射在了柳志章和杜司司的腿上。

    两个人随着噗通噗通的声音,先后都单膝跪下了。

    柳志章和杜司司两人看着满院子里还整整齐齐的立了一院子的人,他们知道,今日必死无疑了。他们拔掉腿上的飞镖,又狂杀了一阵,满脸满身都被飞溅的人血喷洒着,他们成了血人,他们身上,分不清是敌人还是自己的鲜血了,但是,还在拼命的继续打斗!

    黑衣头头儿眼看自己的部下损失惨重,死了一片又死一片……他又射了两把飞刀,打中了柳清风和杜司司,两人的腿,两个人同时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院子里顿时一片安静,静的几乎连血液也停留了。

    柳志章和杜司司缓缓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一切,像是在做梦一样,却不是!

    猛然之间,柳志章一阵豪放的大笑,充满了痛苦,愤怒,悲痛……这一声大笑,打断了院子里的寂静。他怒目看着眼前一位熟悉的人,是寨子里的,董玥。

    柳志章扫视了一眼,董玥身后站着的一群黑衣人,一切他都明白了。

    他怒骂着董玥是个不仁不义的叛徒,害死了一寨子的无辜百姓,那些无辜百姓到了阴曹地府也不会放过董玥,说完一口鲜血直喷出来。

    黑衣人的头头儿,哈哈哈的大笑道:“柳志章啊,柳志章,你过了这么久的太平日子,早该下地狱了。还在此口出恶言,那休怪老夫不客气。”

    说完,接着说道:“董玥是我的手下,怪只能怪你眼瞎,白混了官场!听说你还有一个儿子,赶紧交出来,好让你们全家在黄泉路上不孤单!”

    柳志章怒目圆睁,说道:“王怀兵,你个恶毒的人,不为百姓,只为自己,活着不如死了。要知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总比你这样的杀人恶魔,喝百姓血的蹬秃子,要光荣,伟大。。。你活着已经死了……”

    话还没有说完,随着一声噗嗤的声音,一连串鲜血直接溅了董玥满脸。

    “柳志章,柳志章。。。”杜司司一声声悲切的哭喊着柳志章,终究是没有唤醒头颅和颈部分离的柳志章,她满身鲜血艰难的爬着,爬着,像是在刀刃上爬着,每爬一步,心脏,身体都在凌迟着,好痛,好痛……她每爬过的地方,都留下一道道刺眼的嫣红在地板上……

    终于,艰难的爬到了柳志章的脑袋边上,她把柳志章的头颅缓缓的捧了起来,捧的那么艰难又是那么的沉重,似乎像是捧着千金重的黄金,在重,终究她还是努力的把他捧起来了,看着怒目圆睁的柳志章,杜司司满脸的泪水顺着脸颊不断地流了下来,冲淡了她和柳志章脸上的鲜血……她捧着柳志章的头颅,在他的唇上亲亲的吻了一下,用手轻轻的为他盖上了眼睛,然后,一只手抱着柳志章的头,一手又强撑着地面,匍匐的爬行着,一点一点的爬到了柳志章的身体旁边,把他的头和颈部安放在了一起,哭着说道:“志章,别怕,有我呢?我来陪你。我来陪你。生生世世我们都不要分离。。。”

    说完杜司司,从头上拔下了银缵子,深深的扎进了颈部的大动脉上。她缓缓的躺在柳志章的身边,这个世界再也不属于她们两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