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2017
繁体版

时光回溯 (十三)

    时光回溯(十三)

    二0一七年四月六日

    学问、知识,使人通达、平静。\ufeff

    \ufeff不在乎什么主义与哲学,遵循自己的良知去生活,才是正道。\ufeff

    \ufeff最大气、重要的事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主义者还是很好的。)\ufeff

    \ufeff思想虽软绵绵,但可以和宇宙抗衡。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和宇宙抗衡,他劝宇宙。\ufeff

    \ufeff欲学诗、画,功夫在其外。古代画家,诗文、书画皆通。\ufeff

    \ufeff把古典与现代都作为背景。中国山水,一笔去,全是性格。画上,要笔笔分明,也要含蓄。王羲之的字,一笔笔佩服。\ufeff

    \ufeff木心先生多有奇笔,文思洞澈、天真,干净而动人。\ufeff

    \ufeff四月七日

    写作时,语言意境要生动。思想应每日精进、升华。

    在艺术上只有你活我活,艺术是植物性的,遍地蓬勃发展,大自然中任何一种植物,哪怕是最微细的植物,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而政治是动物性的。

    \ufeff做一个人,做一个艺术家,面对天地、自然不停思考,才会高超、高明、高贵。

    浩然之气是孩子气?也许吧,有浩然之气者,必有赤子心,为上天之子。\ufeff

    \ufeff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此话是否出自木心先生?所想,每一位深邃的思想者都会有此感言。\ufeff

    心远,时自慢,自始自终慢着,不失本心,自有风骨,淡泊洒脱。\ufeff\ufeff

    自我教育,自我完成,\ufeff不参与人事纷扰,名利纷争,让文字成就自身。\ufeff

    \ufeff\ufeff让个性统摄作品。\ufeff

    一个健康、有怜爱、自由、生活过得去的人,对世界便会有正确的认知。\ufeff

    \ufeff越看木心先生的文字、言谈观点,越感慨物以类聚的宇宙自然法则,都是在云端行文、看书、生活。

    木心先生说,李健吾所著《福楼拜评传》,很像样,以后读读。

    爱情可以把美德、智慧激化出来。

    愿世人都能得到与自身相契的爱情,在爱情面前众生平等。

    直觉是一种诚意。凭直觉创造出文学与艺术,直觉也是天性。

    上溯到古典,浪漫的洗礼。唯有懂古典,才能懂浪漫。

    心灵的富足,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宝库。

    浩然之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泄于生活与人中(分情况而定)。不必义愤填膺,不必谈不耻之事,不必在乎苍蝇。

    终极的悲观是时时刻刻都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风在吹,水在流,那就是快乐。

    四月八日

    木心先生最后一章讲义看完,留两点浓缩的精华参考。一、文学是可爱的。二、生活是好玩的。

    对人生抱着纯洁的心态生活,如孩童般的心态,可爱好玩,破涕而笑,不染俗尘。

    看木心先生的讲义,最大的收获不是他提到世界文学中种种名著的评论及对各种理论主义的评价,而是最影响我内心的一句话,也把这句话写在了这本书的首页,这是我想秉承的素养,所依的血统,认为如此的品质与灵魂才最珍贵:

    一定要保存内心的童真、纯洁与崇高。

    这也是我所追求的写作的风格。

    两个多月时间,终看完木心先生的讲义。看到终篇,终有不舍,不觉眼泪盈眶,安慰说,还有其他他的作品可续读。

    初看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时,便觉得他应是我所喜欢风格的文学家,一次买回八本他的作品。在其中随意打开一本,《素履之往》,书中依然有关于老子李聃的评语,世间哲人最服李聃,在木心先生这也得到了最高的赞赏,心感惊喜,不由想起木心先生的一句话:要把文学上的喜悦与众人分享。

    目前只开启一本《素履之往》,书中是他一段一段的随想,与讲义中的慧语一样,极待一行行往下读。

    通过一首好听的歌《从前慢》,认识了这位可敬的前辈,也证实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同样是如此心性的人。

    前辈的博学多才、通达智慧,如水如光般润泽人心,使心更豁达,也更自我,保持自我可贵的秉性,而非随波失己。

    看此文学回忆录,不单当文字看,也似乎把自己置身于听讲义中的一员,遇到不懂或幽默好笑之处,常会用笔在旁标注,遥问,或写上寄语。

    两厚本看下来,虽了解了许多世界文学史的知识及论点,而影响我最深刻地仍是木心先生在讲义的最后,语重深长地道出:

    要保存内心的童真、纯洁与崇高。

    此震撼心灵的话语,就这几字把前面高谈阔论的世界文学史拔高到了一个神圣的境地。

    曾一度,因内容的繁杂,各国作者、作品的不感兴趣,强迫自己读下去。每读一段,遇木心先生睿智的别论后,又继续往前去迎他独特智慧的观点。

    并将认同语句及感想写在读书笔记中,待日后再读时,可品读当时的想法。

    虽是静静地读,而内心常波澜壮阔。虽世界文学史的林林种种不尽看懂、记住,而木心先生通透的智慧,关于宇宙、世界、人生的智慧是收益匪浅的。

    想,以后定会再看。第一遍的印象不是很深,所作笔录也只是随意。再一次看时,定会有更多地感慨与领悟。

    备注:此篇整理于一九十二月冬丨2017年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