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落岐山,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女官

    不日,霍徽带着父亲霍白的遗体回到了都城,皇帝和公主率群臣迎接,百姓们也都来了,举城皆哀,陛下下令以国礼厚葬霍帅。

    葬礼过后还要设宴答谢路祭的各个府邸。公主与霍徽虽已和离,但他母亲已经亡故,祖母年纪又大了,霍修元尚未成婚,府里也没个女主人。霍老将军,也就是霍徽的祖父来请公主,公主应了,少不得去他府中帮忙应酬。

    其实霍老将军这么做,更多是希望借此机会公主能与霍徽和好,他虽然不知道两个小辈是怎么想的,但总觉得他们就这样和离太过可惜了。

    霍府各处已经撤下了白幡祭棚,正是菊花刚开始盛放的季节,公主命花匠布置了好些,请夫人和女公子们前去观赏。今日男女宾客分席,慕容的矢他们虽然来了,公主却没有见到,估计霍家的两兄弟正在接待。

    公主一直在往那边看,瑶琴察觉到公主不对劲,询问道:“殿下怎么了,在担心什么,今天的宴席有哪里不妥吗,我即刻去处理。”

    公主矢口否认:“哪有担心,各府的客人都到齐了吗?”

    瑶琴道:“还没有,嗯......河东王府、上虞大长公主、王将军府、抚南将军府还未到。现在时辰尚早。”

    主仆俩正在说话间,韩栖务过来和公主说话,瑶琴见状告退,韩栖务上来行礼:“参见殿下。”

    大辰自公主掌政就开始设有女官,书年在世时,就是公主身边参政的一品女官,掌管制诏,书年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于政坛多有见地,曾作《万昌政要》启奏殿下,轰动了整个政坛和文坛,名躁一时。书年去世后,殷桓上位,代理了她原来的职务,殷桓又是帝师和宰辅,身兼数职,也不可谓不忙。但帝师有数位,所以也不会分身不暇,只是侧重不同罢了。

    韩栖务,吏部尚书韩起之女。一日公主去韩府看望生病的韩尚书,见到了侍奉父亲汤药的韩栖务,与公主交谈甚欢,其文采颇得公主赏识,因而得以入仕,如今已经做到四品了。

    若说公主清冷,其实太多是因为容貌气质,私下其实很是俏皮,年轻姑娘喜欢玩闹也稀松平常,只是公主在朝,在外必须要有沉稳的形象,不然如何统御群臣,震慑百官。而韩栖务则是有内到外的稳重,不苟言笑,甚至可以说冰冷。她不喜欢迎合别人,更甚其父,韩尚书只是不喜欢曲意逢迎,有时纵使遇到胡搅蛮缠,或是刻意讨好他的人,场面话还是会有的。而韩栖务则是直言不讳,指出对方窝藏的心思,直接拒接,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这样的性子也有她的用武之地,往往遇到涉及宗亲或是牵涉很复杂的政务,公主命她处理,总是能办的很好,秉持自己公正执法的理念,就是有不服她的人,但是却找不出她的一点错漏。

    公主笑道:“爱卿快起,以往都要开宴了你才来,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韩栖务道:“臣有话要跟殿下说,怕开席后您要忙于应酬,所以特意早些完结公务来见您。”

    公主在心里暗暗叫苦,这人虽常常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想法,但是有些还是过于脱离现实因素了,虽然确实于百姓有利,但是很难执行下去,毕竟公主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很多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那么简单的。她为民请命,自然是好的,公主一但驳回,她就一沓一沓的奏书往公主那里送,比御史台那些老匹夫还难缠。今天毕竟是霍府的重宴,若是纠缠起来怎么好。

    公主道:“栖务,今天是霍府的宴席,不谈公务,有什么事写奏书呈上吧。”

    她心知公主为何这样说,自己的所为自己还是知道的,只是今日之事若是启奏,公主一但不允,很可能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不若今天趁公主在先谈谈她的口风,自己好思量从何角度上奏,她道:“不是什么大事,想先来问问殿下的意思。”

    见逃脱不掉,公主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人有多轴自己也是知道的,就道:“那你说吧。”

    “臣领命负责安置流民和孤老一事,如今大致已经完结。臣见其中有很多儿童,整日无所事事,玩笑打闹,调皮捣蛋,更有甚至偷窃、欺辱老妪,可以说无恶不作。臣想,是否可以在这里也建立一些书馆,聘请先生教他们读书习字,通晓礼法。聘请先生能增加岗位,教予礼法能减轻他们长大成为氓流,作奸犯科的可能,保障国家安宁。还可以为大辰将来提供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公主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听上去确实不错,道:“卿所奏有理,你写个折子,我改日与宰辅和户部商讨一下,想必聘请几位先生也用不了多少银子,需拨付的银两你一起奏上。”

    大辰这时的科举制度才刚刚萌发,引而不发。大辰有国家建立的书馆,百姓们缴纳束脩就可以入学,但是大多只是教习礼乐,说到底也只是供贵族享乐。也有极具天赋之人,可以跻身大儒,但只是凤毛麟角。或是有才学的学子、名仕,可以自荐到士族门阀,或许也可入仕,出人头地,只是其中艰难辛酸可想而知。韩起和戚风间就是如此。

    民间虽然知道有书馆,但是除了家里确实富裕,想让孩子光耀门楣,跨越阶级的人,其他人家一般是不会送孩子去书馆的,束脩虽然不多,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孩子稍大就可以为家里增收了,若是送到书馆,不仅要钱,还少了一个劳动力。因此,书馆自建立以来,也只是响应平平。

    那些王公贵族自然也有私塾,不过那就是他们自己的私产了,基本各个宗族都有自己的私塾,教养这些贵族子弟。那些名家大儒估计是肯定不肯屈尊到救孤所的,那请几个识字懂礼的先生还不简单吗。

    韩栖务见公主同意,她也不会说什么殿下英明之类的话,喜的要向公主行礼,公主拉起她:“今日是参宴,不是朝堂,不必如此。那救孤所已经竣工了么,爱卿动作神速。”

    韩栖务道:“臣命那些健全的壮年参与建造,听说可以自己住,他们积极的不得了,因此提前竣工了。”

    这些流民是从武都和北境来的,一是因为瘟疫,二是因为北境的战事,其中也有一些西契和北凉人。这些流民数量不可谓不小,曾给大辰带来一定的负担,公主自下定决心整治,花了数年时间才有了今日之成果。而孤老有一些是参战士兵的家人,他们为国战亡,虽有抚恤,但是一些年老之人已经没有了自理能力,国家不能不管。公主把这些流民分别送至各郡县,一是补充人口,二是分担压力。韩栖务就负责都城这边。

    公主点点头,又夸了她一番。公主道:“若是办的好,吾就下令,邸报传至各地,各郡县都要学习。”

    韩栖务难得的有些局促,不好意思的样子:“殿下抬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