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系统是李云龙的侦察兵
繁体版

第三章、救了魏大勇

    速射五枪,高下立判。

    童喜很认真地一枪一枪爆头,为的是不把棉衣打出子弹孔,省的赵刚念叨浪费。

    赵刚却只能保证射中敌人躯干的命中率。

    赵刚毕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跟偷取了十几个鬼子兵射击技能叠加的童喜相比,有不小差距。

    “童喜,好枪法。”

    赵刚忍不住大声称赞了一句。

    “政委,你也不赖。”童喜一边跑,一边回敬道。

    至于旅部通讯员小张,就只剩下跟在后面羡慕的份。

    这时候,前方的伪军误以为遭到了伏击,一下就乱了。

    “不好,中埋伏了,快跑。”一声呼哨,伪军便四散而逃。

    赵刚没有继续开枪,也不让小张接着开枪,子弹金贵着呢,八路军最缺的就是武器弹药。

    但是童喜手里的枪不断地响着,呯呯、呯呯呯......,十枪干掉了十个伪军,赵刚叹服。

    就说目前129师的各部,

    平均每人还不到十发子弹。

    打鬼子伏击的时候,每人只允许打三枪。

    打完三枪,就得冲上去跟小鬼子拼刺刀。

    更确切点说,其实并不是拼刺刀,而是拼大刀长矛。

    因为129师刚刚开进山西的时候,全师加起来都只有55把刺刀,所以拼刺刀是不可能拼刺刀的,只能拼大刀长矛,甚至是削尖的木棍。

    所以,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子弹得留着打鬼子,不能浪费在伪军身上。

    不过这也造成了八路军战士的射击战术,普遍相当粗糙,零星一些有射击天分的人不算。

    童喜的子弹打在伪军的后脑壳上,让赵刚很是解气。

    呯,最后一声枪响,是童喜给被赵刚击中的那个伪军,随手补上了一枪,免得重伤员痛苦不堪。

    对他的举动,赵刚微微眉头一皱,没有多说什么。

    赵刚站起身,带着小张快步上前,这时童喜已经站在了壮小伙跟前。

    走近了,童喜便肯定这个坐在地上的壮小伙,不是一般人。

    没别的,光秃秃的脑门上烫了醒目的戒疤,还俗打鬼子的和尚有几个简单的?

    “你们?”魏大勇喘着粗气,用狐疑的目光看着童喜,目光闪动,问道,“那部分的?”

    要不是刚才看到童喜冷酷的射击,他是不敢相信眼前的假鬼子,是什么好人。

    啪,童喜丢给壮小伙一个牛肉罐头,“八路军。”转身去打扫战场了。

    一看这个假和尚就是鲁莽的主,童喜懒得搭理。

    “你好,我是八路军386旅独立团的政委赵刚。”赵刚过来,看了眼魏大勇身上的中央军制式军装,又道,“你是哪个部队的?”

    “回长官的话,俺叫魏大勇,是中央军27师的。”

    魏大勇抓紧罐头,挣扎着站起身,敬了记军礼。

    不管怎么说,童喜救了他的一条命,这个八路军干部看样子是领头的。

    眼角余光,不时地去瞟童喜的身影,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魏大勇还是极为敬重的。

    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差不多,魏大勇身上有着朴素的知恩图报观念。

    “27师的。”赵刚点了点头,又道,“你们师不是已经撤退到中条山了吗?可你怎么还滞留在晋西北呀?”

    “唉,快别提了。”

    魏大勇黯然,“忻口会战的时候俺负了重伤,醒来就发现成了鬼子俘虏,到今天俺才找到机会逃了出来,结果半道上又遇到了这伙鬼子,要不是那位哥们,哦,赵长官你们出手相救,俺魏大勇今天只怕就交待在这了。”

    赵刚又道:“你叫魏大勇?”

    “是。”魏大勇道,“魏蜀吴的魏,勇敢的勇。”

    “好名字,名符其实,当得起勇这个字。”赵刚点点头,又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魏大勇道:“俺想回中央军。”

    赵刚自然希望魏大勇加入独立团。

    要是能把魏大勇留下,加上童喜,那他这一天就连着收了两员好兵。

    当下赵刚说道:“这里到中条山足有七八百里地,中间还需要通过日占区,你的伤势又还没有完全痊愈,怕是会有危险哪。”

    “没事。”魏大勇大大咧咧道,“这点小伤对俺来说不算啥。”

    通讯员小张忍不住说道:“你这人真是的,童喜可是救了你的性命,你居然也不想着加入独立团来报答救命之恩?”

    魏大勇有些为难的道:“可你们八路太土,装备太差。”

    “我现在就是独立团的人。”一旁,童喜用刺刀叉着牛肉块,吃着说着。

    见状,魏大勇的肚子咕噜噜直叫,手里的罐头抓得更紧。

    “要不然这样,你先跟着我去独立团看看,觉着合适就留下,要是不想留下,等伤好了再走也能更安全些。”赵刚提议道。

    魏大勇想了想才点头道:“中。”

    童喜冷眼旁观,没有多说一个字。

    当他童喜不存在?呵呵。

    不加入独立团,可以,偷取你身上的所有技能,让你做个普通人得了。

    童喜不是大善人。

    当下赵刚又让小张去找小刘把马牵过来,赵刚自己则和童喜留下打扫战场。

    找了刺刀,魏大勇慌忙地吃起了罐头,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饿死了。

    魏大勇刚才徒手格杀了四个鬼子,赵刚击毙一个伪军,童喜干掉了十五个伪军,所以一共又缴获了四支三八大盖、十六支晋造三八大盖外加十九把刺刀。

    此外还有有坂步枪弹一千五百多发,手雷十六颗。

    再就是胶底鞋、棉大衣、钢盔以及水壶等。

    赵刚把缴获的物资拢到两匹战马的马背上,想匀出一匹让魏大勇骑。

    魏大勇却是执意不肯骑,非要跟着赵刚他们一起步行,赵刚无奈,只能应允。

    当下一行五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独立团驻地而去。

    日暮时分,终于到了阳村。

    独立团的团部住在村头胡大爷家的场院里,两进五间土砖茅草顶房屋,前院是直属队的宿舍,后院是独立团的团部兼团干部的宿舍。

    将赵刚安全送到阳村后,

    旅部的两名通讯员就自行返回。

    临走,赵刚给他俩每人十发子弹,两名通讯员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童喜和魏大勇跟着赵刚走进团部。

    发现干部战士们的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

    显然,独立团还没有从之前的惨败中恢复过来。

    一仗阵亡两百余人,却连一个鬼子都没有打死。

    跟山本特工队的这场遭遇战,短短不到半小时的战斗,直接把独立团的精气神打没了。

    这也是总部调李云龙来独立团担任团长的原因,只有李云龙这样的桀骜如火的性子,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重铸独立团的军魂。

    “童喜还有魏和尚,你们先在这休息下。”

    赵刚说完就一个人走进上房,左拐就是团长室。

    结果刚一掀开布帘,便看到一个粗糙汉子盘腿坐在炕上喝着小酒。

    汉子穿一身破旧的灰布军装,领子上一层污垢,内里的粗布褂子都已经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至少得有半年没有浆洗过。

    听到了掀帘的动静,那汉子也是抬眼看将过来。

    大约三十岁的年纪,或许实际年龄还不到三十。

    因为这些长征过来的老红军、老革命面相普遍显老。

    许多团级、旅级甚至师级干部才二十多岁年纪,看上去却跟三四十岁似的,这是由于长时间的艰苦生活造成的。

    李云龙的实际年龄只有29岁,比赵刚也就大三岁。

    当年参加黄麻暴动时李云龙只有15岁,因为年龄小会点拳脚,人又机灵,被红军的师长留在身边当警卫员,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李云龙抬起眼一看,便看到走进来一人。

    只见这人长相白净,斯斯文文,身上的灰布军装浆洗得干干净净,尤其是内里的白衬衣更是一尘不染。

    看到这,李云龙的一张脸便立刻垮下来。

    他娘的,总部又派了一个白面秀才过来。

    这些白面秀才就没一个好东西,屁本事没有,光会练嘴皮子。

    总部的首长也不知道是咋想的,让咱老李一个人干团长兼政委有啥不好的?非要派个白面秀才来跟我唱对台戏?

    赵刚的脸色也不好看。

    看来这个搭挡比他预想中还要更难相处。

    公然违反军纪条令喝酒就算了,还一见面就给他甩脸色,这是想要立威吗?我赵刚来独立团是来抗日打鬼子的,可不是来受你气的。

    不过赵刚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涵养好。

    当下赵刚冲李云龙敬了记军礼,伸手说:“李团长你好,我是你搭裆赵刚。”

    李云龙眼皮下垂,没有伸手握手的意思,自顾自的端起酒碗抿了一小口,砸了下嘴,这才慢慢抬起眼睛。

    赵刚皱了一下眉头,尴尬的收回手。

    李云龙这才端起酒碗问赵刚道:“会喝酒吗?”

    “李团长,对不起。”赵刚说道,“我不会喝酒。”

    “不会喝酒?”李云龙不屑的道,“不会喝酒你来独立团干什么?”

    赵刚脸色一沉,“我来独立团是抗日打鬼子的,不是来当酒囊饭袋的。”

    “嗯,说的有道理。”李云龙放下酒碗,“到底是个文化人哪,看来赵政委打过不少仗,要不给咱上上课?让咱也明白明白啥叫打仗?”

    这话就明显带着刺,讥讽赵刚没有打过什么仗。

    不过这回,李云龙真是看走眼了,赵刚真打过仗,而且次数还不少。

    去延安抗大第四期学习之前,赵刚就已经是决死一纵的副营级干部,并多次立功,在上级领导眼里,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下赵刚硬梆梆的道:“不敢当,相互学习吧。”

    听到这话,李云龙便越发的不喜,不吹牛会死?

    你个白面秀才打过仗?你知道什么叫做打仗吗?

    相互学习?让老子跟你学练嘴吗?

    当下李云龙虎着脸道:“初次见面,咱们还是把话说明白了的好,军政分开,各干各的,打仗我说了算,生活上的事,你说了算,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