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之商海我为王
繁体版

第3章 夜话思索

    太阳慢慢西坠。

    哥俩水玩够了,归家。

    拿着短袖上衣,也不顾湿漉漉的大短裤黏着难受,一路时而谈笑,时而追逐嬉闹。

    到了村里,各自分开回家,道一声:“下次再玩。”

    李学军刚进院子,老太太正右手拿着根烂竹竿,左手张开,嘴里:“吁、吁、吁”的赶着地坪上的几只鸡进鸡栏。

    李学军见此,在旁边拿衣服挥舞,帮忙赶。

    终于,这几只四处乱跑大小公鸡母鸡给赶进了鸡栏里,李学军急忙把鸡栏门关上,插上木销。

    猪圈屋里猪栏没有猪,堆放着一些杂物,李学军母亲前几年去水泥厂后就不养了。

    奶奶去地坪角落水井旁,在桶里舀了一瓢水洗手,顺便用沾了水的手抹了下脸上的汗。

    毕竟老太太七十岁高龄了,辛苦一点就容易出汗。

    厨房那边,李学军母亲手拿锅铲,探出半边身子喊:“学红,来捧菜,学军你快点换衣服,吃完饭再洗澡。”

    堂屋里,李学红走出:“来了,来了。”

    李学军也答应母亲道:“好,马上换。”

    进了房间,把湿的衣服换下,丢到冲凉房里一个桶里,用毛巾胡乱擦下头发。

    走回堂屋,奶奶、父母、姐姐都已坐下,就等差李学军了。

    坐下举筷,饭桌上摆着几碗菜,猪肉炒豆角,西红柿炒鸡蛋,炒油麦菜,还有一碗蒸肉饼,那是特意给奶奶吃的。

    奶奶年纪大了,嘴里基本是补的假牙,吃食要碎软的才吃得下。

    桌上的伙食水平,要比村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高,毕竟李学军的父亲是银行干部,母亲也在乡镇企业水泥厂上班,也有一份工资收入。

    在村里,除了李学军父母,还有族上另外一家有公职人员,其余的都还是面朝大地背朝天。

    因此,李学军从小的记忆起,都没吃过什么苦。

    常年跟着小叔他们一家在城市里生活,也没缺衣少食过,李学军父亲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汇钱过去,至于小叔要不要,那就是他们两兄弟才清楚了。

    两碗米饭就着香喷喷的下肚,李学军觉得胃口特好,这应该是逐渐进入发育期,要长身体了。

    饭桌上,没聊什么特别的话题,也就父母亲关心这段时间奶奶的身体状况,得知没什么大碍后就放心了。

    吃完饭,奶奶坐去旁边歇息,两母女收拾碗筷擦桌子,李学军说帮忙,她们也不让。

    李父点起根烟,问李学军:“要不要和我出去走走?”

    李学军微笑:“好的,爸。”

    李父先回房装了个手电筒进口袋,然后和李学军一起走出家门。

    外面天色已入黑了,此时的农村还没路灯可言,但在月光下,加上每家每户的灯光透出,看路看人,还是能看清楚的。

    一路上,碰到的族上亲戚,三三两两,不管年纪辈分大小,看到李父都会打招呼:“国明,吃了没?”,“国明,休息回来几天啊?”,“国明……。”

    李父在村里人缘很好,从没因自己是领工资的就看不起人,村里亲戚间谁有困难的,出力也好,借钱也罢,他都是尽力而为。

    两父子迈步向村外的溪边走去,途中,少了村里的灯光,李父打开手电筒照路。

    走到溪边,两人坐在一块凳子高的石头上,头上一轮皎月,远处一片蛙声,这就是90年代农村的夜晚。

    稍息了一会,李父首先开腔:“学军,你别说我老是啰嗦。今年你的学习成绩那么差,你是怎么学的?”

    “之前和你说过一些我们家里以前的情况,可能说时你还年纪小点,理解不了,现在你也有15岁了,我相信你的思想会成熟些了……”

    “我小的时候,家里真的很穷很穷,你爷爷早早病逝,我和你小叔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因为当时我和你叔岁数很小。”

    “你奶奶一个人要拉扯六个儿女,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难,其中还把你大姑送人抱养,你大姑也理解当时困境,所以长大参加工作后,还是照样和这个家来往,也十分照顾我们这些弟弟妹妹。”

    “你大伯参加工作后远在桂市,建立家庭后,一大家子的重担压在他身上,所以,他想帮弟弟妹妹也帮不了多少。”

    李学军了解了一番大伯大姑,就问:“那二姑三姑她们呢?”

    李父继续说道:“你二姑三姑她们也是念了一两年的书,就在家里帮做农活,到了年龄嫁了人,也等于是为这个家庭减轻负担。”

    “我自己呢,就读了高小,学军你知道什么叫高小吗?就是小学四年级。”

    “家里是没钱又没粮呀,我想读,却没办法读呀,后来岁数大了一些,才在大队公社的推荐下去当兵,在部队辛苦训练之余,我靠自学提升自己,所以退伍后才能分配在银行系统,你说,文化是不是很重要?它关系到你以后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啊。”

    李学军又想起一个问题,一个前世今生都不是太了解的问题:“爸,为什么你们让我跟在小叔那里生活,读书?你们就舍得我这儿子不在身边?”

    李父叹了一口气:“这事是有缘由的,你两三岁时,我要忙工作,你母亲一个人要忙家里的农活,所以都是你奶奶照顾你,带你的。”

    “适逢你小叔那时结了婚,后来你堂弟学刚出生,你叔婶因为工作,也急需你奶奶帮照顾孩子,所以你小叔和我商量,不能厚此薄彼,干脆把你也带去,两个孩子一起照顾到。”

    “渐渐的,你到了读小学的年龄,你小叔舍不得你,觉得城市的教学水平条件肯定比县城好,就想方设法找学校让你在东安市念书。”

    “其实,你小叔一方面对你是真的好,一方面说是报答我,他念书一直念到高中毕业,期间,我这当哥的是给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当哥哥的帮助弟弟,我认为理所当然,你小叔却总是念念不忘,哎!……”

    “说了这么多,学军,你要懂得我们做父辈的一片苦心了,现在条件比以前好,你的心思要放在学习上,为自己争气。”

    李学军正视着父亲,想起了上辈子那些遗憾,重重的点头:“爸,我向你保证,从今天起,你会看到我的进步。”

    李父欣慰点头,拍拍李学军手臂:“好、好、好,我们回去吧,有点晚了,你还没冲凉呢。”

    回家的路途上,李学军又想起小叔,想起了之前父亲自我评价的微不足道的帮助。

    李学军心想:“这应该不止微不足道吧?不然小叔会这么多年一直记挂在心!”

    后来李学军在奶奶的口中得知,爸爸没去当兵前,在家砍竹子编竹筐卖钱供弟弟念书,去县城做杂工得一些米粮,自己也是留大部分回来给小叔,就算去当兵了,在部队,也把一些能节约下来寄给小叔,不然小叔真没办法念到高中毕业。

    所以小叔是真的感激李学军父亲,一心希望侄子李学军在城市较好的教育水平条件下念书,以后考上大学,光宗耀祖。

    回到家中,李学军洗完澡,擦干头发回房间。

    坐在床边,念头起伏,农村的夜深人静,只是偶闻几声犬吠,这种情况,特别容易让人思考一些什么。

    前世,自从网文有了重生这一概念,很多人都会想过,如果我重生,我会如何……我会怎么样。

    李学军自然也不例外,前世的种种不如意,他也照样会去代入自己,如果……怎样,没真正发生,这自然就叫脑洞大开,异想天开吧。

    现在发生了,那就应该是好好思索了,自己有那些优势?劣势又有那些?

    从自身个体来说,因为重生,自己的脑力思考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高于常人的身体素质,这也是自己的优势,毕竟不管做什么,身体健康就是本钱啊。

    而重生所带来的今后社会二十几年会如何发展的见识,那就是自己的金手指了,绝对的优势。

    发挥优势,驱逐劣势,改正不良习性,每个阶段该做什么就尽力做到最好。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那必定会做到舵手导师金句里的几个字“大有作为”了。

    融入这个时代,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