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秀袍泽情
繁体版

天不遂人愿

    笑完之后,丞相问道;您何故如此高兴啊?

    大皇子回答道;我是佩服三弟的满腹韬略啊,他自知在朝中根基太浅,如果得胜之后还把胡达拜尔迪父女带回京城,滔天大功一定会遭人嫉恨,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退而求其次,明明是大功,故意用些小伎俩。把我们几个都拉到一起挨板子,一顿板子之后,其余皇子的过往努力就作废了,只剩下他的滔天大功永世流传。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如果父皇身体康健的话,三弟的这一招只能逼的我动用非常手段了。可现在是非常时期,我反而不必使用非常手段。

    老丞相微笑着看着大皇子,轻轻捋捋胡须,高兴的说道;按我的推算来看,明天李新的奏章就会到达京城。李新虽然无心介于党争,但是他明白,三皇子此举一下子就把前方几万将士的功劳给抹杀了。私放敌酋的罪名,李新是不会和三皇子共同承担的。

    大皇子很认同丞相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李新不会和三皇子走到一起,哪怕前几天他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因为李新不只有三皇子这一个战友,还有几万征西大军,有的已经埋在了凉州,有的缺胳膊有的少了腿。李新要对这些征西大军负责。

    大皇子示意丞相坐下,仔细详谈接下来的计划安排。

    章安此人虽非进士出身,但是其治国理政的谋略为人处世的学问,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要不然也不会做到丞相的位置上。其实皇上那么看重章安,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年皇上发动政变一举建立大桂王朝,章安的筹谋居功至伟。皇上登基之初各地叛乱不止,朝中也有各色人等虎视眈眈,但是这些不稳定因素都被章安抹杀在了萌芽状态。现在大皇子在这种情况下请章安为他筹谋,是最好的人选。

    章安自从得知三皇子私自放了胡达拜尔迪父女之后,就大致判断清楚了刘玉藩的政治生命。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如果刘玉藩离京之时,就知道皇上已经病入膏肓的话。他一定会把胡达拜尔迪父女带回京城,因为只有凭借这等战功才能在朝廷迅速站住脚,才能得到兵部的支持,才能得到皇上的认可。只有携滔天大功才能和大皇子一决雌雄。可是这一切的安排都随着皇上的身体状况变得扑簌迷离,大皇子和盟友占据了全方面的主动,因为在皇上病重期间只有丞相和大皇子能见到皇上。皇上此时听到的所有话,都是这两人让乐意让皇上听到的,皇上从宫里发出的每一道命令都是经过这两人过滤后的。

    但是现在的情形又不同了,因为章安现在用正常手段就可以把大皇子扶上皇位。他太了解皇上了,即使皇上知道大皇子的小舅子豢养死士为非作歹,也只会把那个不成器的小舅子给杀了,不会降罪于大皇子。如果他知道了四个孩子的罪过,他就只能两害相比取其轻。大皇子的罪在皇上心中只是管教不严之罪,而三皇子私放敌酋之罪就严重多了。皇上在身体康健的情况下,会愤怒的把刘玉藩的这种情况视为对巍巍皇权的蔑视,对大桂朝廷律法的亵渎,一定会重重的惩治刘玉藩。现在皇上的身体病入膏肓,不会给三皇子施以重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皇上病重将亡之际也会计较几个孩子的过错,但是处理方式一定不同于以往,尤其是对老三的态度。

    想到此章安问道;您认为现在如果皇上知道了三皇子私放敌酋的罪过,他老人家会怎么处置?

    大皇子答道;三弟这是对皇权的蔑视,是对朝廷律法的亵渎,父皇一定施以重罪,以彰显朝廷的威严。

    章安微笑着摇摇头,说道;皇上不会那么做的,他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允许那么做了。他知道如果那么做的话,您继位之后一定会顺势除掉三皇子这个心腹大患。皇上向来提倡仁孝治天下,他老人家百年之后,最不想看到自己百年之后几个孩子为了权势而手足相残。

    大皇子苦笑一下羞愧的说道;还是章大人了解父皇啊,我没有考虑到父皇的身体状况。如果父皇的身体康健的话一定会重罚三弟。现在父皇如果知道了三弟私放敌酋之罪,只是会骂他几句。

    章安满意的笑了笑向大皇子竖起来大拇指。继而说道;大皇子说的对极了,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章安的这句话又把大皇子说懵了,大皇子一脸蒙圈的看着章安,示意章安把话说清楚。

    章安微笑着轻轻捋下胡须说道;咱们现在就按最常规的办法,明天我就进宫面圣,把你们四个的事情同时呈禀皇上裁决。让皇上解决这件事,以他老人家的睿智,他一定能看透这事情的源头是三皇子,当然他不会让手足相残的事情发生,一定会大事化小。

    章安缓缓神问道;您猜皇上会怎么处置四个皇子的过错啊?

    大皇子从容答道;父皇会骂三弟太书生气,过于迂腐,儿女之情岂能凌驾于朝廷大计之上。结果就是功过相抵,继续让他过以前的生活,三弟从此和皇位无缘了。父皇会责罚四弟恃强凌弱,罚他给遇难家属赔些钱两。父皇会重重的惩罚刑部尚书马大人,因为他和父皇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且父皇和前任丞相黄大人的关系不同一般,估计父皇还会责罚二弟一些。父皇想惩罚四个孩子但是现在时机不允许了,他老人家现在考虑的是权力的平稳过渡。所以会把一肚子气撒到马大人头上。还有个原因,马大人和二弟的关系过于显眼,父皇不会传位二弟,如果继续留着马大人的话,他就会成为新君继位后的不稳定性因素。

    章安欣然的笑了笑,说道;您的分析极为准确,那您认为皇上会怎么处置您呢?

    这次又把大皇子问住了,大皇子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场面一下子尴尬起来。大皇子谦恭的说道;这就是我想请教丞相大人的问题,请大人教我。

    说完郑重的给章安鞠躬行礼,章安见到大皇子如此做派,也没理由继续卖关子了。缓缓说道;在三皇子立功之前,您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他立功之后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一来他的威望声势一下子暴涨了许多,二来他抓住了您的把柄,在最合适的情况下把这件事公布于世,对您的声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就给您未来的政治生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他大功之后接着就是大过,他一下子又被打回了原形。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您越不能大意,不仅不能大意反而要做出一些牺牲,让皇上看到您公正的做派,也堵一下悠悠众口。老朽建议您把内弟送到大理寺受审,尽量严惩他。即使皇上看不到罪犯伏法的情况,您登基之后也要杀了他。

    大皇子恍然大悟,说道;丞相所言甚是,牺牲他一个人就能换回父皇的信任,杀了他就能立威于朝堂,受到百官万民的拥戴。

    老丞相点点头,继而说道;三皇子千算万算终归是少了一算啊,七日后抵京更是无稽之谈。

    大皇子问道;三弟精于推演算术,又在军中效力了一段时间,他说七日抵京,大抵不会有什么差错。

    老丞相微笑着说道;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三皇子虽然精于算计但是忽略了天时,眼下已经是入秋时分,秋雨连绵大军行驶的官道已经泥泞不堪。几万大军的行驶速度不是单人单骑那么简单,这个时候他不敢离开大军单独回京的。他们十天能赶到京城就不错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明天午时之前能不能收到李新的奏章,他的奏章一到,我第一时间呈现给皇上。您明天有两个事情要处理,第一带着内弟的案卷去大理寺报案,让大理寺尽快抓捕您的内弟。第二扫清一切障碍让李新的奏章第一时间到达我的手里。

    大皇子听到这话悄然留下了眼泪,一时间忘记了回复章安的话。

    章安很奇怪的问道;您是舍不得内弟还是怕夫人难过啊?

    大皇子缓缓神,说道;丞相误会了,不是舍不得内弟。是因为三弟的事情。您刚才说他要等十天才能抵达京城,那样的话岂不是连父皇的最后一面就见不到了。

    章安黯然的点点头继续说道;生老病死自有天命,皇上年轻时候四处征战留下了很多伤病,做了皇上之后夙兴夜寐积劳成疾,况且皇上已近花甲之年,最近已经五日不能食,前天就开始咳血了,皇上驾崩应该在三五日之内。在这几天里您最好能时刻伴随在他老人家身边,另外一定要封锁消息,不能让有心人趁机作乱。务必确保禁军和城防营能忠心于皇上和几天后的新君。

    大皇子感叹道;父皇戎马半生,为大桂天下费尽心血。垂暮之年也没能够享受天伦之乐,着实苦了他老人家,禁军统领冯辉,城防营主将周勇都是跟随父皇多年的老臣,想来这二人不会有不臣之心。

    章安点点头说道;三公子到达京城之前让他的本部兵马和李新的兵马全部驻扎在城西南五十里远的南十里堡,让李新带领三公子和其他偏将入京吊唁皇上,一行不能超过三十人,其余人等不能入京且不能离开营地否则杀无赦。

    大皇子面带杀气的说道;想来三弟也不会傻到和我兵戎相见,别说他这个征西副都督只能指挥动征西大军的一部分,就算他能拉上战神李新和全部的征西大军一起举兵造反也不能把京城怎么样,五万多的禁军和七万多人城防营战力不比征西军差,而且他们出师无名又是疲惫之师。

    章安附和道;大皇子说的对极了,京城兵精粮足防守力量强大,足以抵挡二十万大军三个月的进攻,更别说拱卫京师的永安大营八万人马和潼关还有南阳的几万人马了。如果三公子胆敢犯上作乱,不出半个月他的全部人马就会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