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秀袍泽情
繁体版

你在教我做刺史吗

    渤海王一直跟随在年轻人身后的不远处,果然不出所料,那个游侠,是找赵学斌的,而且还不是什么好事。赵学斌一行几个人正在歇息,忽闻一阵马嘶鸣,几个随从立即警觉起来。抽出佩剑将赵学斌保护起来。那个年轻人离赵学斌有二十步左右的距离,赵学斌一看是这个年轻人立即推开随从要和年轻人理论一番,但是这个游侠年轻气盛丝毫没有给赵学斌说话的机会,以极快的速度向赵学斌冲过去。随从立即和那个游侠厮打在一起,渤海王趁着他们打斗的机会悄悄躲到了轿子的后面。几个随从和轿夫虽然拳脚功夫还可以,但是和江湖游侠打架,实在是太吃力了。几个回合下来,那年轻人就把赵学斌身边的随从和轿夫打到不能起身了。这人年纪轻轻没想到出手如此的干净利落,赵学斌和躲在轿子后面的渤海王很诧异年轻人的表现。赵学斌厉声问道;敢问阁下是何方神圣,不知道赵某人有何得罪之处,你竟然一直苦苦相逼。如果是我有得罪之处,可这些衙役又有何过错。不知道你将他们打伤残是受何人指使?

    年轻人说道;我要找的人是你,刚才不小心失手伤了这些官差。

    态度之傲慢让人又气又恼,仗着自己身手好功夫强就可以这么欺负人吗,有什么资格打伤别人不负责任啊。赵学斌继续问道;请问我的这些兄弟有什么过错,你出手这么重。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你伤了他们让他们的家人们怎么办。你今天如果能说出个理由来还自罢了,如果说不出理由的话,本刺史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年轻人一听刺史大人这么说,立即饶有兴趣的问道;敢问刺史大人,你不肯善罢甘休能把小爷怎么样?

    赵学斌答道;带兵去贵观找辅仁道长讨个说法,如果辅仁不能还我兄弟们一个公道的话,我就不客气了。

    年轻人不禁一惊,没想到赵学斌一眼就看出了他是清平观的俗家弟子。

    年轻人冷笑一下问道;你怎么不客气啊?

    赵学斌满脸杀气的答道;带兵讨要说法,如果给的说法不合理,踏平燕岭山。将观中的道士全部遣散回家。把辅仁道长和你送交刑部论罪。

    年轻人听到这话气的直跺脚,一拳挥到赵学斌的脸上。赵学斌体力不支退后了几步,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那年轻人声嘶力竭的问道;清平观有何过错,你要踏平燕岭山解散清平观。我家师父有何过错,你要把他老人家和我送到刑部问罪。

    赵学斌没有被这一拳吓住,只是冷笑道;好小子,你也知道和我讨论对错。你心中也有是非对吧,我问你,这些衙役捕快又有何罪。

    年轻人答道;他们助纣为虐,难道不该教训一下吗?

    赵学斌反问道;助纣为虐,谁是纣,他们做了什么虐。如果我赵某人有过失,你又何必伤害他们。即使我和这些兄弟有罪过,自有朝廷律法的裁决,你算什么东西敢替代朝廷的律法来惩治我们。

    年轻人答道;你这人还嘴硬,我来问你,你中午干什么去了。

    赵学斌答道;刚才和城外的巨富马老爷子喝酒,有什么不可以吗。

    年轻人继续问道;刺史大人可知道几天前的大雪压坏了几十间民房,上百人无家可归。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请问你是怎么处理这些难民的。这么冷的天气也没见你设置粥棚救济他们。你反而游山玩水还到城外找人喝酒。

    赵学斌一听到难民就怒目圆睁,反问道;你也有脸来质问我救济灾民的事情。平日里你们清平观一直香火旺盛,如今出现了灾民,我去请求你们的辅仁道长,让他给提供一些半工半赈的岗位,一来让灾民度过难关,二来他们平日里做一些工也不白吃观里的粮食。可你的师父,也就是天天喊着好生之德,满嘴的仁义道德。居然回答我观里的人太多了,没那么多粮食了。

    那个年轻人收起了刚才的戾气辩解道;清平观里大大小小近两千人,每日里的开支甚巨,师父这么做也有他的苦衷。

    赵学斌说道;是啊,两千人每天的衣食住行开支很大,你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开支是哪来的钱。你们这么多人没有种过一粒粮食,没有织过一寸的布匹。你们都是靠天下人供奉的香火钱来活着,你们就是依附在蓟州城的一些跳骚。有蓟州城的繁荣安定你们才能吃饱穿暖了好好的念经。现在出现了一些灾民你们观里居然视黎民如草芥,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这就是出家人的胸怀吗,你还有脸在这里质问我。

    年轻人答道;即便观里现在没能力帮助这些灾民,你做为蓟州的父母官应该施粥救济啊,城中不见一处粥棚,你却还有心思到城外来喝酒。这么做不怕百姓梦寒心吗,对得起朝廷对你的信任栽培吗。

    赵学斌冷笑一声说道;原来你是教我来做刺史来了,按你的意思我得在家门口支上两口大锅,每天熬几锅粥,让那些灾民来喝。是不是啊。

    那个年轻人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的点点头。

    赵学斌继续说道;如果说我不在门口施粥,我在后院施粥行不行,我把灾民安置在后院住下。年轻力壮的我让他们在府里修葺一些房屋住所,年轻的女子在官府里纺棉织布绣花。年老的妇人给这些人做饭洗衣服,年老的男子也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些孩童跟着师爷学习一些四书五经。一百二十多个灾民,现在生活得很惬意。请问我这么安排行不行,是不是你们观里的人都说我把那些人活埋了。是不是你在街上看不到灾民就认为我为了迎接渤海王把难民都清理了。

    年轻人被驳得哑口无言。只是弱弱得问道;当值时间你应该在府上处理公务,外出郊外找巨富喝酒恐怕有失体统吧。

    赵学斌答道;我和谁喝酒还用找你报道一下吗,我找马老爷喝酒,就是办公务。我如果不找他难道还能找你们清平观吗,马老爷和我达成了协议,我明天就可以将那些灾民送至紫金山庄。毕竟马老爷财大气粗能给这些人提供更好得生活环境。

    年轻人自知理亏,给赵学斌做揖礼之后转身就要离开。还没等赵学斌反应过来,渤海王就从轿子后面迅速出来拦住了年轻人的去路。

    渤海王的出现着实让在场得人吃了一惊,强大得气场吓得大家不敢说话。些许之后,渤海王带着无比俊美得笑容问年轻人;打了人就这么走了,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

    年轻人问道;兄台在哪里高就啊,依你之意今天的事儿该如何处置啊。

    渤海王答道;你今天无故打伤衙役,必须给他们赔礼道歉。至于他们的医药费,你能给就给,如果不方便的话,我可以出钱给他们诊断伤病。但是你今天必须道歉。

    年轻人不得不一一给衙役和轿夫们作揖道歉,最后走到渤海王面前,拱手说道;几位大哥医药费的事情,还请兄台帮忙。

    渤海王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的做了个请的姿势,告诉年轻人可以走了。

    年轻人刚转身,就听到赵学斌一声叫喊;年轻人,你回去之后告诉辅仁,让他好事多为。他不救天灾我不怪他,但是他制造人祸,我是不会放过他的。让他准备着,等我送走渤海王之后一定带兵踏平燕岭山,解散清平观,将辅仁和一众要犯送到刑部受审。

    年轻人听到赵学斌的叫喊立即忍不住了,用一招老猿挂印回首望偷袭赵学斌。不过,渤海王的身手足以应付这种场面。不出三招就把年轻人制服了。

    年轻人气急败坏的骂道;敢问兄台和这狗官什么关系,为何出手解救他。你能救他一时不能救他一世。

    渤海王回答道;刚才你不分青红皂白打伤几个官差,看你认错态度诚恳,我暂时放你一马。可你竟然用这等恶毒手段偷袭别人,实在是让我太失望了。你说的很对,我能救他一时不能救他一世。可你有没有想过,只要我的手稍微用力一下,你的小命就结束了。

    正当渤海王悄然发力之际,赵学斌忽然喊道;且慢。

    疾走几步走到两人面前,向渤海王抱拳施礼说道;敢情壮士手下留情啊,这年轻人只是涉世未深,不懂宦海的艰难。说白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棋子,怎么能为了一个棋子生气动怒呢。还请壮士能放过这个无知的少年。至于蓟州城和清平观的纠葛,过段时间再说吧。

    渤海王按着无知少年说道;今天在下就给刺史大人一个面子,希望你走后不要回清平观了,你要用正确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你天天想着除暴安良为民请命,连什么是良善你都分不清楚,还有什么脸面行走江湖。

    说着放开了那个少年,年轻人头也不回的走了,赵学斌喊道;年轻人可否留下姓名,或许今后我带兵踏平燕岭山的时候能放过你一马。你就听一句这位壮士的劝吧,不要回清平观了,辅仁那个老匹夫不会教你什么好本事的。

    年轻人愣住回头说道;在下李繁,敢问刺史大人为何在徒弟面前诋毁师父。不知道家师有何得罪之处。在下从小在观里长大,辅仁道长是授业恩师。刺史大人这么诋毁他,是不是该给在下一个说法啊。

    说完冷冷的看着赵学斌。赵学斌回答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敢问辅仁给你传的什么道,解的什么惑。一面教你们普渡众生,一面让徒弟去打劫富商。一边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一面拒绝接济灾民。一面说除暴安良,一面又唆使你来行刺朝廷命官。你的这位授业恩师,是怎么教你辨别是非的,连辩是非都没有教你,你还跟我要什么说法。

    李繁气急败坏的说道;我们打劫张员外的店铺是要劫富济贫,把他的粮食分给没饭吃的人。清平观不接纳灾民是我们没有能力养活那么多人。至于今天的事儿

    还没等李繁说完,赵学斌就怒吼道;今天事情怎么样,你要说成是误会吗?辅仁天天教导你们本刺史在蓟州城无恶不作,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还说我克扣军饷每日里醉生梦死。你听他的这些话至少有三年了吧,那是因为我到这里三年了。你刚才说道打劫商铺是为了劫富济贫。请问你们接济了谁,我知道那些钱帛到了哪里,辅仁更知道。或许你更该知道,因为你该明白你自己做的是打家劫舍不是劫富济贫。即使劫富济贫也是错的,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是谁有了过错,都要受到朝廷律法的制裁。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朝廷官府行使这项权利。大桂不需要杀富济贫的好汉,人人干好自己的营生就可以了。人傻无所谓,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别人傻,辅仁干的就是这种勾当,他一直以为他的这些徒弟们只会听命于他。岂不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我很好奇你心中有没有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

    李繁惭愧的低下头说道;如果家师真的做出了有伤天理的事情,在下愿代他老人家受过。还请刺史大人能放他老人家一次,也请大人不要遣散清平观,因为那是我的家。

    赵学斌答道;能不能放过他不是我说了算,自有律法裁决。至于清平,观坚决不能留在世上了,因为你的这个家,让太多的家庭不安宁。清平观至少有三十万亩良田,平日里还接受香客们的捐赠。一直鼓吹宗教财产是天赐,拒绝给官府缴纳赋税。百姓们租种官府的土地,才抽五征一,你们倒好居然好意思和人家平分收成。你们不仅在精神上控制劳苦大众,还从物质上剥削他们。你们一年收的的租金都快赶上蓟州一半的赋税收入了,作为一方父母官,我岂能容你们放肆下去。

    渤海王笑着问道;大人怎么才能放过清平观啊?

    赵学斌答道;水火不容。

    李繁也满脸杀气的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清平观两千余众,恭迎刺史大驾。

    说着便上马扬鞭而去了。渤海王和赵学斌都为这种人感到惋惜,死心眼,太固执不懂得睁眼看世界。

    李繁走后,渤海王也没有和赵学斌道别上马之后满脸期冀的说道:等大人解决完清平观之后,在下一定登门祝贺。

    这是渤海王的心里话,因为他对清平观太熟悉了,每次听到这几个字都会气的牙痒痒。洛阳城的显贵们都清楚,这个蓟州城的清平观当初是大皇子也就是当今皇上的钱袋子。大皇子继位后本想好好安置清平观,怎奈辅仁不知道进退,居然还以为自己是大皇子问鼎天下的功臣,不想着功成身退一直盘算着要当国师。大皇子虽然不想诛杀功臣,但是有些人想死拦都拦不住。赵学斌深知为臣之道,觉察到了皇上对清平观态度的改变,立即奏请朝廷武力解决清平观。他知道这份奏章皇上一定会批复。所以说,无论是皇上还是渤海王还是蓟州刺史赵学斌都希望清平观从世上消失。

    渤海王调转马头想回驿站,赵学斌立即喊道;请问王爷何日有时间到蓟州府衙一叙。

    两个人都没有一丝的意外,渤海王知道赵学斌能识别出他的身份,赵学斌知道渤海王一定会到府衙找他,只是不知道什么时间而已。

    渤海王答道;后天辰时三刻吧。

    说完便扬长而去。

    赵学斌的几个随从也机灵的从地上起来,满脸杀气的问道;大人为什么要留那小子,这种糊涂蛋早晚还会做傻事,还会为害一方。

    赵学斌答道;他还只是个迷路的孩子。如果他今后冥顽不灵的话,我保证让他死在你们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