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秀袍泽情
繁体版

手段和目的

    京城的一座豪华宅院里,张少泉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走着。忽然张公子的书童张虎跑进了书房,在二公子的耳边低语了一阵子,二公子高兴地握拳说道;好,带我去东厢房见他们。

    玉树临风的张二公子随着张虎疾步走到东厢房,里面已经有几位朝中要员在等候了。张虎一一引荐二公子和大家行礼问候之后,大家分宾主坐下。立即就有人对这位财神爷进行一番恭维吹捧,御史台的马大人说道;张公子虽是一介商贾,但是您仗义施救小公子的壮举,真是让人佩服。

    张少泉很讨厌这种莫名的吹捧,当然这也怪不着这些人,因为大家都不明白渤海王和张家的关系。张少泉礼貌地答道;马大人言重了,张某只是看到小公子母妃新丧,而渤海王又远在辽东,孩子太可怜了,如果能回到他父王的身边,经过渤海王的悉心教导,一定会成为大桂的栋梁之才。吾皇爱民如子夙兴夜寐日理万机,估计对小公子照顾不到。所以在下希望各位大人能成人之美让他们父子早日团聚。

    在场的几位官员都赞许地点点头,大理寺的黄仁轩大人说道;二公子才思过人,张家财大势大,想解救渤海王的小公子定然不会是什么难事。不知道您把我们几个找来是何用意,有什么需要我们几个帮忙的吗?

    没等二公子搭话,礼部侍郎郝逸就说道;黄兄此言差矣,解救渤海王的小公子不像你们理解的那么简单。是不是你们认为有几个人上几本奏折,向皇上说一下孝道,他就会屈从舆论压力让小公子回到父亲身边啊。

    黄仁轩说道;郝兄你我相交二十年,你什么都好,就是遇事过于谨慎,没有放手一搏的勇气。我也清楚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这件事的难度。可是有一点,郝兄不知道考虑到了没有,那就是小公子的真实身份。小公子是渤海王的儿子,当今皇上的侄子。他虽为质子,但是没有任何官方的文书上说他是质子,当初皇上只是说辽东苦寒,没让女眷和孩子跟着王爷去辽阳。也就是说皇上始终没有说过把自己的侄子当人质,防止兄弟造反。所以说咱们完全可以在孝道方面做文章,让孩子回到辽东。当今皇上一直提倡仁孝治国,当初和渤海王那么大的嫌隙都能化干戈为玉帛。我相信皇上会放小公子去辽阳的。咱们就在孝道方面做文章,上书言事,就说刘子昌不能侍奉渤海王是不孝,渤海王对孩子照顾不到是不仁。任何人都不能摆脱道德枷锁,尤其是皇上。他平日里一直教育万民遵循孝道,难道他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吗。

    众人点了点头,张少泉也赞同黄仁轩的观点,大家都用期许的眼光看着郝逸。在座的几个朝廷大员,郝逸的地位最高是从三品,其他的大多是四品,况且郝逸是礼部侍郎,对朝廷法度、宗教习俗以及皇室宗法了然于胸,有他帮忙解救小公子,一定能够事半功倍。郝逸见这么多人等着他拿主意,他焦虑地喝了口茶,环顾了一下四周,愤然说道;黄兄好糊涂啊,咱们的目的是解救小公子,你闹那么大动静一定会把事儿给弄砸了。当今皇上仁德,尊崇孝道,一直提倡仁孝治国。他提倡仁孝治国,你们就真的相信吗?你们就用孝道这个道德枷锁,逼迫皇上放小公子回到辽阳城。恕我直言,这种方式很不高明。咱们得分清楚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皇上提倡仁孝治国,仁孝是手段,治国才是目的。而咱们的目的是解救小公子,至于用什么手段不是很重要。但是我提醒你们,千万不要对皇上进行道德绑架,企图用道德枷锁逼皇上就范的做法十分的不明智。首先咱们是臣子,人家是皇上,皇上有权力制定游戏规则,让咱们去遵循。如果有人找到了规则的漏洞,千万不要感觉幸运,因为他有权力对游戏规则做更改和补充,所有游戏规则的解释权都在皇上手里。咱们只有在遵循大桂律法和皇上意志的情况下,才能把事儿办成。

    大家听到这话都泄了气,因为难度太大了,遵循皇上的意志,难道让皇帝亲自放了人质不成,放虎归山的道理难道还用别人说吗。张少泉眼珠子一转,赶忙给郝逸施礼,说道;郝大人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不怕您笑话,之前在下的计划是找几位有分量的大臣牵头,再找一些言官跟着起哄,把声势造起来,皇上迫于舆论压力自然就把小公子放了。幸好有您的提醒,要不然的话,我就把事儿弄砸了。敢请郝大人点拨一二,怎么成全渤海王父子团聚。

    郝逸说道;这和二公子做生意一个道理,强买强卖做不成生意,想救小公子必须顺势而为。当今皇上绝非庸主,千万不能给他弄道德枷锁。皇上知道小公子在京城没什么用,历史上从没有因为手中有人质而阻挡别人造反的。如果渤海王真有不臣之心,皇上手里有再多的人质也没用。当初之所以没有让小公子去辽阳,是因为皇上心中的那份执念。放眼天下能说动皇上的估计只有两人。

    张少泉说道;章安大人这方面在下倒是可以联络上,但是皇后娘娘深居宫中,让她帮忙的话估计有些难度。

    众人都瞪着大眼睛望着张少泉,一个富商巨贾,怎么对皇上如此的了解,世人都知道皇上夫妇恩爱情深,皇后娘娘的话,在皇上哪里自然有分量。可是章安已经致仕归隐,能洞悉到章安的人真不是一般人物。

    郝逸说道;皇后娘娘很少参与政事讨论,而章安大人已经致仕归隐。眼下就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解救小公子,那就是渤海王已经上书皇上请求皇上赐婚,这女方是个辽东的巨富隋小姐。按礼制,皇上要派送过去大量贺礼。最近我的上司陈尚书在家休养,礼部的大小事宜都是我在操持,可如何给渤海王增添贺礼,还需要文杰大人批示。

    张公子一听这话有些不明白了,渤海王的发妻刚逝世不久,小公子还在京城为质,他怎么能着急忙慌地在辽阳娶亲呢。大家都不明白郝逸的意思,渤海王娶亲和解救小公子有啥关系。

    忽然间郝逸抬起头,阴骘的眼里发出一丝亮光,接着就是一阵恐怖的笑声。众人吓的不敢出声,直勾勾地望着他。郝逸发现有些失礼,急忙缓和一下尴尬气氛说道;小公子的事儿,短时间内也讨论不出来什么结果。眼看就天黑了,在下做东,咱们到醉月楼喝一杯去吧,听说他们新厨子做的萝卜炖羊排挺讲究,咱们一起尝尝去吧。

    张虎在旁边嘟囔道;刚说到节骨眼上怎么就要吃饭呢。

    张少泉自然明白了郝逸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只是事以密成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讲出来而已。张公子拍下大腿说道;真是罪过啊,光顾的聊天了,耽误了用餐时间。还去啥醉月楼啊,府上的厨师手艺也是名满京城的。尝尝他做的醉虾吧,刚好在下从辽东带来了些佳酿,咱们今天好好喝一杯。

    众人一听有醉虾,心里不禁感叹道;张家不愧为大桂巨富,醉虾在这些朝廷大员的印象里只有皇上宴请皇室亲贵和朝廷要员的时候才能见识一下醉虾。没想到在张家醉虾居然是家常便饭,既然如此岂能有推脱的道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位朝廷大员居然就有了醉意,只有郝大人和二公子保留着头脑的清醒。大家很不解,本来酒量还可以的,怎么刚开始进入正题就醉了呢。醉了就醉了吧,二公子吩咐道;张虎,你找几个轿子把几位大人送回府吧,他们估计是太累了,刚开始喝酒就醉了。

    张虎把人带走后,席间就剩下了二公子和郝大人。二公子笑着说道;郝大人见多识广,在下佩服之至。

    郝逸喝了口酒吃口菜说道;二公子的手法真是出神入化啊,想让几位大人提前离开竟然会用这么高深的主意。在下可要提醒公子,小心玩笑开大了,如果他们几个过敏了就麻烦了。几位朝廷大员同时过敏而且症状还相同,很容易让人起疑的。若是让人知道他们是在张府和公子吃饭过敏,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二公子笑道;无妨,明后天是休沐时间,他们不用上朝,即使感觉有什么不舒服的话,喝一杯在下给他们的乌龙配枸杞茶就可以了。只是他们今后见到醉虾就会躲着走了。

    说完二人一阵大笑简单碰了一杯,郝逸说道;公子太坏了,怎么能用花雕拌醉虾的料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