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末日避难所能无限升级
繁体版

0017. 能源危机

    “具体的撞击时间和地点呢,第二波冲击会造成什么破坏?”

    戴沫有些急切的问道。

    依照她的想法,即便往后2个月内会经历各种灾害,但只要维护好避难所,这些都还能撑得过去。

    大自然的自愈能力是很强的,更何况现在他们能够解决食物和水源问题,3人有足够的时间等到一切稳定。

    但如今被告知2个月后第二颗天体就会降临,直接打乱了她的想法。

    “不知……”

    杨辰遗憾的摇了摇头。

    前世第二颗天体撞击时,自己正在跟随幸存者们四处逃窜,几乎是哪里能苟活几天就呆上几天,根本没工夫思考它撞向了哪些地方。

    “唯一能够告诉你们的就是,第二次撞击后,这个世界就不能再以现实的眼光去看待了。”

    他沉着的望了二人一眼,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挣扎出口道:

    “我不知道它坠落在哪里,只知道它并没有像第一枚天体一样引发大规模冲击。”

    “但从第二次冲击开始,将会出现之前超出人类认知的事物。”

    “我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又是否与冲击有关。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对人类而言它们并不友好。”

    “当然,这些也可能不会发生,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距离幸存下去我们还差的很远。”

    望着两人长得越来越大的嘴巴,杨辰还是及时阻止了继续打算说出的话。

    一方面是前世的末日景象实在过于超出人类理解,提前告诉他们,哪怕是最信任自己的戴沫,恐怕也很难完全相信。

    另一方面来说,重生之后他拥有了避难所系统,提前建立了0712号,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历史进程。

    杨辰自己也不确定第二波冲击的后的影响是否会跟前世一样。

    但事情发生后那地狱般的场景,他怎么也无法忘记。

    所以现在提前给二人打个预防针也算是有备无患。

    深呼吸几口气,戴沫和黎峰很快就调整过来。

    “走一步算一步吧。杨辰,虽然我不知道你是如何了解到未来末世的,但选择了这里我就选择了相信。接下来需要我做什么,你说吧。”

    一旁的戴沫也是点点头,眼神一如既往的支持。

    杨辰呼出口气,对他们的状态还算满意。

    这个时候最是怕人没了心气,直接绝望摆烂。自身无法幸存下来不说,还会连累到其他人。

    杨辰在前世看过了太多。

    将来接纳幸存者时,这一点也必须是他严格考察的标准。

    “叮!警告,能源供给不足!”

    “叮!警告,能源供给不足!”

    “叮!警告,能源供给不足!”

    正准备去翻找一下之前收藏的城市地图,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探寻的地点。

    突然脑海中响起一阵急促的机械声。

    “能源供给不足……?!”

    杨辰一愣神,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打开系统面板。

    一眼望过去,脸色都变了许多。

    “怎么了?”戴沫敏锐的发现了他的变化,急忙出声问道。

    灾难发生以来,杨辰一直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步,从未见过他这样的神色。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大事,才会让他一时慌了神。

    好在很快这个男人就回过神来,朝二人苦笑:

    “是我疏忽了……看来3天之后,我们必须出一趟远门收集能源了……”

    一直以来,杨辰始终只考虑到食物和水源的问题,最多再加上个遮风挡雨的住处。

    所以当避难所已经能够满足上述3样时,他很自然就是把重心放在了抵御后面自然灾害上。

    直到现在,他才想起来一个重要问题:

    避难所能够运行,依靠的是能源。

    比如电力,是保障其他功能区域的基础。没有电力其他,无论是供水室还是防护门,再到人工机器人和地面防御装置,都无法正常运转。

    之前建造发电室时连接的是城市电路,及时储存了一部分电力。

    现在地表被毁,城市电路早已瘫痪。而随着避难所内的设施越来越多,电能消耗十分巨大。

    所以当【农作物培养室】和【食品加工间】投入运行后,终于是达到了最大负荷。

    按照系统计算,当前的消耗量,电能只能再维持5天。

    “5天?即便我们能够找到能源,恐怕也是不够的吧?”

    向两人解释了一通,黎峰立马就紧张起来。

    外出行动他最是了解,除了必要的生存训练,各种装备物品的拆分、搬运等,即便追求最大效率,也很难收集多少。

    更何况他们还要在避难所先呆上3天,等待外面的尘雾先散去。

    “先进行电力分配吧。”戴沫仔细想了一会儿说道:

    “地表的防御设施和电磁通信塔作为保护设施,肯定是不能停止工作的,电力供给需要维持。”

    “地下入口的防护大门也同样如此。”

    “发电室作为电力输送设备,自然不能停。供水室的话我建议每天只在晚上6时-9时工作,用于我们洗漱和解决其他事项。储备的饮用水总量还算多,应该够我们平时用了。”

    “储物间和起居室的电能能不开就不开吧,平日里照明多用手电和蜡烛就可以。”

    “农作物培养室和食品加工间也先暂时停用吧,储备食物也足够使用。”

    “日常工作只保持1台人工机器人的电量,其他的也进入休眠状态。”

    “这样安排,你们认为如何,能节省多少电力?”

    一空气将整个避难所都梳理了一遍,杨辰按照戴沫的提议让系统进行了模拟。

    “15天。”

    看着面板上的提示,他回过头望向二人:

    “去掉无法出行的前3天,也就是说12天内,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并且成功返回来。”

    “时间还是很紧迫啊……”黎峰拍了拍手:

    “除了需要远行的准备,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该去哪儿收集。”

    他站起身指了指头顶:

    “现在的地表,恐怕称作废土更为合适。”

    杨辰点点头道:

    “确实,但也不必太过悲观,这座城市好歹算得上是国内的工业大城,大型工业园区很多。”

    “人类钢铁机械的结晶,还不至于不堪一击。”

    说完他就走向起居室的书架,拿出刚才准备去取的城市地图。

    距离避难所20多公里的郊外,正是最近的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