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被金钗包围了
繁体版

第5章 呆霸王

    大夏王朝,非是贾琮所知史书中有记载的王朝。

    如同《红楼梦》开篇所言,“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此处更像是在地形地貌上完全相同的星球上,凭空多出了一个朝代。

    未见秦汉唐宋,却有文化传承下来,依旧读的是四书五经,同样有些耳熟能详的名人,曾在此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譬如教化万民,至圣先师——孔夫子。

    不过大部分贾琮所知的名人,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未曾显露姓名。

    自三百年前,北方蛮族入侵中原,致使中原大地形成了诸多的分割政权,很像贾琮所知的五代十国风貌。

    大夏高祖姬云开,率四王八公十二侯南征北讨,一统河山,再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王朝。

    高祖开国,文宗治国,武宗外攘夷狄,内修法度,使大夏国力更上了一个台阶,传至当今圣上姬无忧已是第四位皇帝。

    由于武宗没少了御驾亲征,自北疆归国后身体每况愈下,便就禅位给了如今的皇帝,自己做起了太上皇,并监督朝政。

    距离改年号,亲政,当下不过是第二个年头。

    双日同天,朝野难宁。

    不过百姓倒是未受多少影响,安居乐业,民丰物阜。

    或许是因为后世没有所谓大儒再现世,纂改儒家经典,迎合封建帝王,以至于社会风气十分开明。

    未见“士农工商”鲜明的等级划分,反倒形成了笑贫不笑娼,金钱至上的风气。

    大夏也未曾海禁,而且鼓励百姓下海经商,长此以往,引得万邦来朝,银两源源不断的从海上运回,国库便更加充盈。

    在这个大背景下,商人的地位就抬高了许多。

    贾琮也因此理解了,为何薛家祖上不过是紫薇舍人,充其量不过一皇商,就能与贾史王三家并称“金陵四大家”。

    而且,商人在此世对于朝政的影响更大,以两浙盐商为之最。

    盐业向来是各朝各代的金饭碗,盐商得利之后却是挥霍有度,在江南之地修建了不少学堂,致使江南参加科举的学子,没少受了他们的恩惠。

    但凡有中举者,都自然而然的成了盐党,为江南的利益站台。

    如同明制,夏朝也有户籍的保护制度。商人之家不许科举,以免官商勾结,利益牵扯太重。可渐渐盐党一派占据朝政主动,编纂了个商籍出来,亦能科举。商人的利益就如同滚雪球一样,朝堂内外循环往复,真正做到了两开花。

    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贾琮决定要通过行商来改变处境。

    至于如何利用自己所长,赚取第一桶金,如今还没有头绪,贾琮还是先交好对商贾之事极为了解的薛宝钗,以作准备。

    走了几炷香的功夫,贾琮终于来到了顺天府衙。

    贾琮才立住脚,远远就看见衙门外一圈圈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真看见那拐子了,国字脸,吊角眼,让我进去。”

    “国字脸,吊角眼分明是你爹,那拐子是长脸!”

    “……”

    公堂上,一个头不高,衣着绫罗,身材却略显臃肿的公子,身后跟着两名随从,正矗立在主簿案前。

    “薛公子,我家大人说了,再敲不定主意可就不候着了。”

    原本这等陈年积案,衙门根本不会理睬。顺天府丞念在来人是金陵薛家,才派了个主簿供其差遣,绘一个海捕文书出来。

    可如今过了两个时辰,薛蟠还是拿不定主意。

    原来,自薛蟠入京已有数载,他虽能辨认出那拐子来,却形容不出详细模样。

    而下边吱吱呀呀出主意的,都不过是想领一份赏钱,各自编排起来。

    等到按照他们的说法一画,薛蟠又以为不像。

    “薛公子,你听听我的主意。”

    “薛兄,我是真看见那拐子了啊,这一百两实该我领。”

    堂上一安静,下面人又吵了起来,吵得薛蟠实在头大。

    闹了这么大阵仗,最后夹着尾巴回去了,让薛蟠也有些下不来台。一时间是进退维谷,不知该当如何。

    正当薛蟠犹豫时,却听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呆霸王,让我来画。”

    薛蟠诨号呆霸王,因人有些呆,平日里又嚣张跋扈而得名。

    不过这都是人在背后议论的名号,今日还是头一遭有人在他面前提起,正赶上薛蟠怒火无处可发,循声望去,已是火冒三丈。

    目光所至,众人自觉让出了一条通路,将人群之后的贾琮显露出来。

    “刚才是你喊的?”

    见薛蟠动了真火,众人便暗暗嘲弄起贾琮来。

    “不知道是谁家的子弟,这穿着多半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也敢当面开这种玩笑。”

    另有一人言说道:“依我看是想赏钱想晕了头,故意挑起薛兄的注意,毕竟时候不早了,没有登堂的机会了。”

    没人在意贾琮的话,都将他当做了哗众取宠的小丑,等候薛蟠如何处置他。

    不料下一刻,贾琮直接踏上了人群让出的一条路,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登入堂中,来到薛蟠身边,作了个揖。

    还不待薛蟠发起火来,背向众人,从口袋取出一木匣,独自展开给薛蟠看,同时解释道:“薛大哥,是令妹请我来帮忙的。前不久我也曾随着捉那拐子,正巧撞了个正面,五官轮廓都看得仔细。”

    薛蟠倏忽之间就被贾琮拿出的金簪吸引了,鎏金镶蓝宝石,末梢雕刻了一只蝴蝶似翩翩起舞,栩栩如生,蝶翼上还篆刻了一个“薛”字清晰可见,是妹妹的物件无疑了。

    这让疼惜妹妹的薛蟠惊讶不已,才冒气的火气,顷刻间烟消云散。

    一转头,求证似的看向身边随从。

    一人上前道:“这位小的依稀记得,应是荣国府大老爷的小儿子贾琮,那一日确实随着我们出去来着。”

    “原来如此。”薛蟠熟络的抱上贾琮的肩头,悄声道:“既然是妹妹请你来的,那你快去试试看吧。事成,我定做个东道,琮哥儿是自家兄弟,更不能亏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