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被金钗包围了
繁体版

第11章 新手礼包

    “是这一间了吧。”

    一碧玉之年,身着水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长裙盖住脚面的小丫鬟,犹豫着敲了敲门,却未见有人应答。

    “赖妈妈说,要我来府上伺候老太太,再不济也会将我安排到老太太最宠爱的哥儿身旁,方才却又言语晦涩,将我差来这山背偏僻处,恐怕早和约好的不同了。”

    已无父母孝敬的小丫鬟,漂泊了许久,十岁那年被赖嬷嬷买做丫鬟,教给她针黹女红。

    随着年龄渐长,小丫鬟的容貌也逐渐显露出来,赖嬷嬷便起了将她送进荣国府里讨老太太欢心的念头。

    起初,小丫鬟听说是去荣国府里做下人,内心还是满怀期待的,毕竟是国公府邸,荣华富贵不能用言辞形容。

    可当下却早偏离了最初的期待。

    事实上,小丫鬟真的厌倦了漂泊的日子,讨厌被送来送去,活不出个人模样。

    念及此,小丫鬟又不由得叹了口气,望着房中微弱的烛火,一手拉紧了身上的包袱,毅然决然的推了门进去。

    一入门,顺着光亮望过去,小丫鬟的瞳孔缓缓放大,包袱也顺着瘦弱的肩头,划落在脚边。

    四目对视,贾琮一个鲤鱼打挺,提起裤子从靠椅上起身,将腰间系带胡乱打了个结,才扭转回身,摸着后脑,尴尬笑道:“这位姑娘,你是不是寻错门了?”

    贾琮不动声色的将报纸翻了个面,心中懊悔不已,“我竟然能犯这种低级失误,还能忘记关门?幸亏披着衣袍,她应该看不到吧。”

    小丫鬟呆愣在原地,贾琮又道:“我本欲换身衣物,却不想被姑娘撞见了,真是……”

    这时小丫鬟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冒昧了,脸颊绯红一片,垂下头轻声嘤咛道:“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敲过门,没人开……”

    贾琮维持着假笑,问着小姑娘来意,“看你衣着崭新,是不是新入府寻错了路?我也才搬进府里,倒真不好给你指路,不过我可以寻其他人帮你。”

    贾琮语气和蔼亲近,小丫鬟便也稍缓了紧张的情绪,“您可是琮三爷?”

    贾琮颔首。

    要说这府里三爷或许有两个,贾环也被叫做环三爷,但挂一个琮字也没再有别人了。

    见状,小丫鬟如实道:“是老太太让我来伺候三爷的。”

    说到贾母差人来伺候他,贾琮是受宠若惊,再一端详这小丫鬟的容貌。

    一张鹅蛋脸上,秀眉纤长,弯弯的桃花眼,似含情脉脉,动人心魄。腰若细柳,肩若削成,娇若春花,媚如秋月。

    这哪是普通丫鬟的模样,这是让他抽到金卡了。

    “你是府里的家生子?怎么看着眼生的很。”

    小丫鬟微微摇晃脑袋,“不是,我是赖妈妈送来府里的。”

    一听是赖嬷嬷送来的,那贾琮心中有了数。

    “既然是老太太遣你来的,便就先在房里住下吧,日后劳姑娘费心了。”

    小丫鬟也是初入府邸,怯生生道:“当不得三爷称呼姑娘,三爷称呼我喜鹊便好。”

    贾琮目光流转,提议道:“喜鹊太过俗气,鹊声穿树喜新晴,新晴之日,雯云满天,就叫你晴雯如何?”

    俗话讲,一朝天子一朝臣。

    丫鬟改了户,被顺便改了名字是常有的事,一般都按照服侍主人的心情,喜好,重新定一个名字,也意喻着抛去旧时的身份,经历。

    不过,一般主子对于下人的这些琐事都不在意,便就随意起些个,有时候甚至眼睛看到了什么,就拟作了名字。

    诸如贾母房里的,鸳鸯、琥珀、翡翠、玻璃,起的倒是仓促,都是珠宝一类,而薛姨妈膝下同喜同贵就更加接地气了。

    “晴雯,晴雯?”

    小丫鬟默念了两遍,倒觉得十分顺嘴,确实要比喜鹊好听的多。

    眼前的小少爷引经据典,仔细斟酌,为她想了个好名字,让小丫鬟初次感受到了被人重视是什么滋味。

    “晴雯谢谢少爷。”

    说着,晴雯又盈盈福了一礼。

    “好了,时候不早,你收拾下住处。这房里两张床,你若不介意,便就往外间碧纱橱住下。”

    晴雯抬起头,又端详了下自己的小主子一眼。

    她原本要大过主子三岁,主子的口吻中似乎将她当做小孩子,不知是无意的,还是装的。

    “好。”

    主子的安排自然要听从,晴雯拾起地上的包袱,铺床忙碌起来。

    ……

    换了新环境,房里又添了人,贾琮的心情有些一言难尽。

    此时此刻,他才知道王熙凤口中的“另有便宜占”是怎么回事。

    晴雯肯定是没在贾母面前露过脸,要是被她见过一面,以晴雯的容貌,定是要如原著一般送去大脸玉身边。

    没想到蝴蝶煽动翅膀,先被自己截胡了。

    可贾琮又不知这是好是坏。

    首先,无可争辩,晴雯是红楼梦中人气最高的丫鬟之一。她“勇”,“单纯”,“不使心机”,让很多人喜欢。

    同时,不喜欢她的人都认为她太作了,嘴太直,心气高。

    有判词曰: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总有人以此来批评晴雯,说她丫鬟命小姐心。

    贾琮不敢苟同,判词中所言的都是悲剧,而不是批判。

    晴雯就好比现世中不阿谀奉承,恪守规则的普通人,只不过在如今的世道,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当怡红院的所有女孩子都志愿爬上贾宝玉的床,争做姨娘时,晴雯不屑一顾,只老实本分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要说她刁蛮,不通人情世故,在和袭人,宝玉吵架时,宝玉要赶了她出府,她又只敢说自己撞死在房里也不出去,卑微入土一般,也不敢顶撞,可谓忠心。

    “真是莫名的缘分,在我身边,倒希望她能天真烂漫的生活。”

    念及此,贾琮翻过了报纸,欲要些弄出名堂,赚些银子,改善二人的生活。

    “要想一出手写个爆款,太跨越时代的情节并不可取,那不如就先试试这个……”

    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或许是日常储备太过充足,贾琮丝毫没有遇到创作瓶颈。

    笔搁置在笔架上,贾琮又思索道:“往哪发也是个问题,不如附在信里问问薛宝钗,一来一回还能熟络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