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被金钗包围了
繁体版

第14章 辨别真假

    晨曦初露,朝阳初升,

    假山背面的小屋里听不得几声鸡叫,但贾琮还是被来来往往过路的小丫鬟们吵醒。

    纸窗倒是不隔音。

    “三爷要出去?”

    见贾琮掀帘出来就已是穿戴整齐,晴雯愣了一下,又往漱洗盆中添了些温水。

    “爷怎么穿了一身破衣,明明昨晚那一身还利落些。”

    贾琮特意穿了那日掉进河沟时的衣物,看上去有些皱皱巴巴的,裤腿还有一处被蹭的开了线。

    “那当然是有缘故了。”

    贾琮也不欲多解释,伸手探入盆里,温度刚好适中,反复搓了一遍,又擦了一遍脸。

    简单垫了两口吃食,才又起身道:“才入府,先往老爷那请安,再外出走走,买些书回来。”

    贾琮可没贾宝玉的待遇,想要读书,府上就单独给他修一个书房,各类读物随意取用。

    晴雯点点头,“好,我在房里等着三爷回来。”

    晴雯生性好动,留她一个守家倒有些残忍了,思忖片刻,贾琮开口道:“要是无聊,你也可以往外走走,房里也没什么活计。梨香院的香菱,对门的紫鹃都是很好相处的姑娘,你闲坐着也没意思不是?”

    晴雯想不通小主子也是入府第一日,为什么就能把丫鬟的事都熟稔于心,实在太过神秘。

    脑中思绪万千,晴雯木讷讷应了一声。

    “好,我记下了。”

    ……

    荣府前院,梦坡斋,

    此处是贾政的外书房,为他闲时招待清客之所。

    贾政作为府上的二老爷,是荣国府自贾母之下的掌权人,但实际上他更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不理俗务,只爱与清客相公们附庸风雅。

    要说比宝玉好在哪,怕是只有一条上进心很强,重视诗书传家,想教导后辈归于正途。

    只不过如今最得宠的宝玉是个根本不读书的,贾母又宠溺太过,抄不一会儿经书就会遣人来问,拉走饮茶歇息。

    府上后继无人,始终是贾政的一块心病。

    贾琮的出现,令贾政是久旱逢甘雨,又燃起做诗礼簪缨之家的希望来。

    “老世翁,今日又叨扰了。”

    一众清客相公早就掐好了时间,一齐来到贾政的书房拜访。

    清客们虽都年纪与不小,其中年长者甚至与贾政相差无几,但都以晚辈自持,尊贾政一声“老世翁”,极具谄媚之意,

    可贾政就喜欢被尊崇着,十分受用溜须拍马,面上是笑盈盈,迎着众人入门。

    “今日各位可带了什么好物?”

    书房中央的会客厅,贾政端坐于案后,各清客则凭着和贾政的关系远近分班位列两边。

    这一群人坐在一起也没什么正事,无论吟诗作对,赏玩字画,皆不过哄贾政开心。

    其中一清客名唤单聘仁,神秘兮兮的从褡裢中取出一卷画纸来,“老世翁,我昨个淘到了件不可多得的好物,就待今日呈给老世翁一观了。”

    贾政喜道:“哦?快取来看看,是什么好物。”

    只见单聘仁从末席走至贾政桌案前,将手中画纸平铺开来,一副水墨山水画便映入眼帘。

    山似高耸入云,水似波光粼粼。

    对画作粗知皮毛的贾政,一打眼就拍案叫绝道:“好,真是不可多得的好画。”

    再观赏了一遍,贾政便差身旁小厮,与众清客轮流展示了一遍,众人也无不称好。

    清客们来此处,无不是蹭贾家一口饭吃,他们本也没多少本事,除了在贾政这溜须拍马,也没别的去处。

    个个诸如此类,清客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谁都不会拆谁的台。

    适时,书房门被推开,走进一少年。

    少年并不是小厮扮相,又不是清客们熟识的贾宝玉,便没人上前搭话,眼睁睁的看着来人向前与贾政问安。

    “贾琮,问老爷安。”

    贾政瞧了眼前的少年一眼,看他朴素的打扮,心头不忍一揪。

    他本就极好面子,在众清客面前,贾琮扮相不似国公府的主子,实是打了他这个当家人的脸。

    可转念一想,这孩子旧时肯定没少过了苦日子,要不然也不能穿这一身见长辈问安,或许这已经这孩子最好的一身衣裳了。

    点头笑笑,贾政指着堂下传阅的画作道:“琮哥儿在画作上是有天分的,不如看看那画作如何?”

    丢了些面子,自然要找补回来。

    贾政对于贾琮的能为并不知悉,给个机会,自也有考教贾琮的含义。

    贾琮所处的环境不是修仙世界,隐忍不发,苟到最后天下无敌,要想受人重视,自然要显露才学。

    赏画,确实是贾琮的专长。

    当贾琮看到那画作时,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新的,一眼假。”

    但贾琮还是皱眉装着样子,仔细端详了一阵。

    半响,贾政开口道:“琮哥儿,可看出其中妙处?”

    贾琮捏着下巴,似是老学究的扮相,连连点头道:“山有面,而背有影。虚虚实实,明暗交加,绘形而入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单聘仁一听,脸上更生出傲气来,连连夸赞道:“这位小兄弟是有眼光的,实乃大才。”

    听人接口,贾琮问道:“敢问阁下是?”

    “姓单,名聘仁。”

    “善骗人?”贾琮暗暗嘀咕了一声。

    听了姓氏,贾琮便得知他是哪路货色,心道:“看来这画是你带来了?不好意思,今天必须借你为踏脚石。”

    贾琮说了寥寥几句评语,实不能称为有新意,令贾政有些失望。

    但也算是稍微挽回些颜面。

    贾政方要开口,就听下方贾琮又道:“只不过,此画是伪作,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假画?”

    不但是贾政惊愕的瞪大了眼,堂下清客们更是乱做了一团。

    今日,平衡被打破了!

    单聘仁急道:“小兄弟,你可莫要颠倒是非,这画如此精妙,怎是伪作了?”

    贾琮却腹有沟壑,不慌不忙应道:“那兄台可说得出此画来历?”

    “是我前一日往字画坊市里,从一老翁手上淘来的,老翁说是家传的珍品,若不孙儿蒙难,绝不忍痛割爱。”

    贾政颔首道:“既然是应了人家的急,不论画作真假,也是一桩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