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如何面对大清?

    就目前来说,作为兰芳政权的重要支柱,兰芳陆海军的总人数为三万一千两百七十六人。

    这支军队里面,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华人,剩下的不到百分之二十才是本地土著和欧洲人。

    这个数字相对于七十多万华人人口来说,已经非常庞大了。

    就整个兰芳的华人人口来说,刨除老弱妇孺,能够参军征战的华人青壮数量也就三十万左右,人力非常紧缺。

    而且不单单是军队需要华人,统治机构也需要华人,社会治安维持力量也需要华人,关键生产位置也需要华人。

    所以这三十万华人青壮其实根本是不够用的。

    在这个背景下,面对人口匮乏的压力,赵学宁才镇压了高层的反对意见,决定纳女子参军,纳女子进入社会生产体系,进行最初的解放妇女运动。

    华人青壮男子不够用,那就把青壮女子顶上。

    身体条件达到一定程度以上的女子可以参军,减轻人口不足的问题。

    兰芳陆海军之中,女兵数量达六千人,占全部数量的五分之一。

    统治机构和社会治安维持力量也是如此,基层民政官员和维持治安的警察,华人女子的数量也占了五分之一左右。

    重要工业生产机构当中,华人女子青壮更是大规模参加,总人数占据了五分之二左右,采矿冶铁铸造武器,她们普遍参与了进去,和青壮男子一起工作。

    在行政管理和工业生产这两个体系之中,华人都是占据了绝对的多数。

    唯有在农业渔业这些第一产业的生产方面,兰芳政权才大规模组织当地土著人口参与,设置一个又一个农庄,在土地肥沃的地区大量组织土著人口进行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赵学宁以教育部牵头,对这些土著人口进行汉语教育,意图从头开始将他们的语言习惯进行变更,以期通过教育塑造全新的国家认同,使得他们成为真正的兰芳国民。

    尽管如此,经过兼并战争而被兰芳政权掌握的土著人口也并不占主要多数。

    在三百多万的土著人口中,超过一半都是在各自首领的带领下整体投入兰芳的,并不是被兰芳军事兼并的,所以说到底,这部分人口兰芳想要消化掉,还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

    目前兰芳整体不到四百万的人口之中,只有不到二百万是能够充分利用且掌握的,人力利用率并不高,勉强能算是百分之五十。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内部改革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太多,消耗的精力也太大,效率也不会很高,为了尽快增强实力,赵学宁认为,吞并菲律宾是最好的办法。

    且对于未来的野望,赵学宁也有着明确的想法。

    兰芳若要维持现在的政权,必须不断增加华人占比,将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全部集中到兰芳是一个方法,招揽内陆沿海地区的汉人也是一个办法。

    但是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攻击清帝国啊。

    只要拿下一个省,兰芳的人口比例就瞬间平衡了,缺少华人的问题瞬间解决。

    所以,为了完成这个大战略,拿下菲律宾作为跳板和前进基地就非常之重要了。

    不过这个大战略,赵学宁暂时还没有通告所有人,所以部下们有些疑虑也是很正常的。

    陈启隆就看向了赵学宁。

    “大总统,就算对付尼德兰和西班牙不是难事,英国人也不会从中作梗,一切都朝最好的方向去想,我们拿下菲律宾之后,要如何面对大清?菲律宾距离大清是真的很近。”

    陈启隆这番话确实激起了不少人心中的隐忧。

    自打大家崛起之后,一直都在忙碌着对付各种不服势力的事情,一年到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进行打仗的准备,越打越强,越打越富,这有赖于赵学宁的英明领导。

    但是不得不说对于北方清帝国这个事情,大家的态度一直都挺模糊的。

    赵学宁决定叛出尼德兰的那段时间,有些人提议向清帝国称臣纳贡,换取清帝国的保护,以便于在东印度群岛生存下来,让尼德兰人投鼠忌器。

    但是赵学宁以清帝国不会在意他们为理由拒绝,然后坚持战斗,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此威望大涨,部下信心剧增,由此引发了大量部下劝进的事情。

    他们希望赵学宁称王称帝,在南洋地区做一个土皇帝土霸王,他们也好捞个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贵族爵位做做,过一把瘾。

    但是赵学宁没有答应。

    他拒绝的其中一个理由是他追求共和政体,不追求专制统治,对称王称帝没兴趣。

    但是这个理由显然不足以让部下们满意。

    所以他的第二个理由就是不想引起清帝国的警惕和敌意。

    清帝国不一定理解什么叫大总统什么叫共和,但清帝国一定理解称王称帝是什么意思。

    清帝国对于南洋地区虽然没有领土的兴趣,但是如果这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汉人皇帝或者汉人的王……

    他们会怎么想?

    “我们都是汉人,汉人在南洋称王称帝,你们觉得大清朝廷和皇帝会怎么想?”

    用清帝国的淫威,赵学宁压制住了部下们那颗躁动的心,让他们成功接受了自己的想法。

    说到底,大家都是清帝国的“犯民”、“弃民”,从社会等级角度来说,属于贱民那一类,在清帝国都是混不下去的没有身份的那种人。

    从族群属性上来说,大家都是汉人,在清帝国内部也是被忌惮被打压的人。

    所以现在虽然在南洋打出了一点名头,但是对于庞大的清帝国,兰芳高层始终怀有莫名的恐惧和忌惮。

    这一点,欧洲人也是一样的。

    老大帝国真正露出脆弱的马脚,还要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就算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欧洲也有相当的舆论认为英国人是钻了空子才打赢的清帝国。

    你带英靠海军偷袭打了一场胜仗,有什么了不起的?

    那年头,欧陆各国谁还没打过几场败仗?谁还没割过几块地?

    一场败仗就给老大帝国定了性,难度也实在是有点太大了。

    就算是赵学宁自己,一开始也不是很了解清帝国在乾隆中后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不敢贸然制定策略。

    所以在公司后期,他不断派人去广东、福建等地招揽汉民加入兰芳的时候,也会注意安插眼线观察清帝国的实际状况。

    再加上唐文山等对清帝国官场略有些了解的人的加入,赵学宁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最终判定清帝国现在的状态绝非不可战胜的状态。

    它的鼎盛已经过去了,现在正在快速下坠之中,而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乾隆皇帝,弘历。

    他和唐玄宗有点类似,一样在统治前期缔造了一个王朝的极盛,又在后期使得王朝走向万劫不覆的深渊。

    唯一的区别就是,弘历没遇到安禄山,本身的续航时间又明显超越了李隆基。

    所以尽管在最开始赵学宁只是想在南洋一地称王称霸另起炉灶,但是对弘历的统治现状略有些了解之后,他发现,蛇吞象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清帝国当前的内政大局的确不像明帝国末年那么崩坏,但是清帝国也有清帝国自己的命门。

    当年皇太极、多尔衮等人能完成一次惊天动地的蛇吞象,那么轮到他,也未必就不可能。

    所以面对部下们对清帝国的忌惮和恐惧,赵学宁并未直接说出心中的野望,而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大清皇帝已经七十岁了,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不太可能为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土而展开一场战争,而且,退一万步说,诸君,如果大清军队真的来进攻兰芳了,你们会怕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问的大家伙儿都有点犹豫了。

    连往日里最积极表态的李闯和楚腾都没有站出来表态,更别说其他人了。

    老大帝国给大家带来的恐怖惯性连远道而来的欧洲人都不能抗衡,就更别说是生活在帝国体系下多少代的其他人了。

    所以最先表态的,还就是莫里斯这个苏格兰人。

    “清国是个非常强大而又富庶的国家,我们兰芳是个小国,和它开战,我估计我们很有可能会输,我先表态,我确实怕,我好不容易有一个能够生活下去的国家,不想就这样失去这个国家。”

    赵学宁的第一个尼德兰朋友杰弗里·克莱尔也表态了。

    “清国的强大在欧洲不是秘密,欧洲最强的国家也不敢直接面对清国,大总统,我认为这是值得考虑的一件事情。”

    这两个人接连表态之后,办公室内的氛围更加低沉了。

    但是赵学宁却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他伸手敲了敲自己的桌子。

    “诸位,诸位当中有生下来就在这里生活的,比如我,但也有很多从大清渡海而来的,在大清内部,诸位都是个什么状态,诸位应该是能够了解的,不需要我多说,对吧?”

    没人回答,大家都默认了。

    赵学宁点了点头。

    “说白了,我们这帮人在大清内部都是失败者,是不会受到承认的失败者,我们留在大清,别说称王称霸了,连活着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饿死,冻死,被打死。

    但是现在我们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建立了一个国家,诸位,我们建立一个国家!在敌人环绕的危险的地方,我们跨越了无数艰难险阻,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建立了一个国家!

    兰芳!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把它建立起来,我们顶着敌人的枪炮,流着鲜血,把这个国家建立了起来,它就像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像是它的父母,如果有人要欺负我们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做?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如果是我,就算这个敌人非常强大,强过我百倍!为了我的孩子,我也会挺起刺刀和这个混蛋死战到底,在我死之前,我的孩子绝对不会出事,这是我的信念,你们呢?”

    赵学宁看着办公室内的所有人,看着兰芳共和国的高层们,看着脱颖而出的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而团聚到自己身边的群猩们。

    拜托!

    你们可是全员恶人啊!

    你们是兰芳群猩啊!

    你们都是刀口舔血的带恶人啊!

    你们才应该是为人所恐惧的那群人,而不是恐惧他人的那群人啊!

    不要害怕带清啊!

    拿出一点胆气给我看看啊!

    PS:火锅吃的挺舒服的,想了想,还是加更一下吧,哎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