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此时的清军绝不弱小

    怀着改天换地的壮志,在共和国二年年初的几个月里,赵学宁在汉城白宫伏案工作,奋笔疾书,每天加班加点爆肝处理公务,将整个兰芳的发展蓝图完整的勾勒了出来。

    生产农庄制度是赵学宁在婆罗洲等兰芳的行政区内推行的基本农业制度,也是基本的人口管理制度,他将直接归属兰芳政权掌控的人口安排在这些兰芳政权控制的土地上展开农业生产。

    婆罗洲虽然很大,但是大部分区域都属于原始地区,热带雨林气候下,除少数土地肥沃的火山地区以外,婆罗洲土地贫瘠,开发利用难度大、价值低,所以并未开发。

    赵学宁深知这一切,所以着力开发目前被认为有价值的土地,集中人力物力,将主要人口安顿在这些有价值的土地上建设农庄,展开集体的农业生产。

    他们主要种植稻米,增加粮食的储备,其他的也会种植一些玉米、木薯、胡椒和水果蔬菜之类。

    因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所以只要有了相对应的生产规模、生产工具和生产管理方式,农业生产的产量是可以极大的提升的。

    赵学宁建立起政权管理婆罗洲之前,婆罗洲的农业破碎,不成体系,产量也低。

    赵学宁以兰芳公司的名义管理起婆罗洲之后,婆罗洲的农业开始集体化大发展,因为工业产能的提高,大量铁制农具的投入,在一年三熟的状态下,农业产量大幅度飙升,很快就脱离了粮食困境。

    在这样的前提下,赵学宁又在其他兰芳控制的城市周边大量安置人口,设置农庄,推广这样的生产生活模式,一边生产,一边扩张,渐渐扩大了兰芳公司的势力。

    到兰芳共和国建国前夕,整个婆罗洲可农耕土地基本上都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开始了农业生产,且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农业产量相当可观。

    这种情况下,就算没有其他势力的加入,赵学宁控制下的兰芳集团也是一个有着强大农业生产能力和一定工业产能的地区小霸王。

    之后,赵学宁就打算在其他岛屿上也推广这样的生产管理模式,逐步将所有可控人口都置于生产管理之下,并且逐步增加兰芳政权控制人口的数量,逐步增强兰芳的综合国力。

    就目前来看,赵学宁已经决定把实控地区设定为六个行政州,即婆罗州、爪哇州、苏门答腊州、西里伯斯州、几内亚州和苏禄州。

    州之下,以一个城市或者镇子为中心,周边诸多农庄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这样的一个状态组成一个行政区。

    一个行政区设行政区长和若干农庄长予以管理。

    这样一来,就在地方上实际形成了一个简单的三级管理体系,如此再往上直接对接到汉城的中央管理系统,构建一个农庄——区——州再到中央的民政管理体系。

    在婆罗洲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所以接下来就是大力推广和完善。

    因为缺乏得力人手,很多时候他也是被折腾的不轻,早上早早的就要去工作,晚上漆黑半夜才能结束工作,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让安妮十分担忧。

    当然,有些事情不管再累,他都要亲自过问,比如土地和人口的统计问题,农庄的设立问题,这些关乎整个兰芳的立国根本,是必须要兜住的下限,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再有,那就是科技发展的事情,这关乎到兰芳未来的发展上限,也是不能马虎的。

    其中,卡隆炮的解构和复制是赵学宁特别关注的事情,卡隆炮如果能在兰芳复制出来并且威力加强,对于兰芳陆海军都是一次极大的补强,尤其是海军,那更是补强的厉害。

    亚伯·克里曼斯身体恢复之后就热情洋溢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他和工业次长艾伯特的关系还挺好,或许是技术人员之间的惺惺相惜,两人没有因为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的隔阂而闹什么不愉快,这倒是让莫里斯比较吃惊。

    赵学宁不关注这些,赵学宁关心的主要还是他们的工作进程是否能撑得起自己的期待。

    值得欣喜的是,这项工作的进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艾伯特成功仿制了卡隆公司生产火炮的工业器械,掌握了相对应的技术,在亚伯的帮助下,甚至还带出了一整个技术攻坚小组。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这个技术攻坚小组把卡隆炮生产的每一个细节都给理清楚,然后挨个的寻找技术难点,一个一个的攻克,工作成绩非常突出。

    赵学宁很高兴,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包了一个大红包,狠狠的发了一笔奖金。

    在共和国二年三月的时候,第一门由兰芳工业部下属火炮工厂出产的仿制卡隆炮成功出产,并且进行了成功的试射。

    实验结果证明,这门仿制的卡隆炮甚至比原版卡隆炮还要优秀一些,之所以如此,有一部分原因是亚伯在仿制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调整。

    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赵学宁不计成本的投入大量金属资源给亚伯,亚伯放开手脚,没有受限于卡隆公司时期成本和利润的限制,将卡隆炮最完美的形态献给了赵学宁。

    赵学宁亲自试炮,在陆地上试过之后,又登上战舰试射,发现效果果然非常突出,他非常满意,于是下令批量生产卡隆炮,他要在三年的时间内给自己的海军主力战舰完成卡隆炮的列装。

    与此同时,赵学宁还提出两个要求。

    他希望以亚伯为首的技术攻坚团队能够在卡隆炮的基础上进行两款新式火炮的研究,一款加重款式,一款轻型款式。

    轻型款式要进一步降低卡隆炮的重量,增加灵活性,研制出适合陆军野战使用的卡隆炮,赵学宁非常希望给自己的陆军也配备这样强有力的火炮,以增强陆军的野战火力。

    重型款式也很重要,他希望重型卡隆炮在保持大口径的前提下,还能提高射程和炮弹的威力,方便更好更快更犀利的完成攻坚任务。

    赵学宁提出的这两个要求,实际上是为了今后在清帝国本土和清军交战为前提而考虑的。

    这个时代的清军还远不是六十年后那个武备松弛、文恬武嬉的堕落模样。

    对于清帝国来说,乾隆盛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强盛的惯性还没有到头,海军不说,至少在陆军层面,清军的武力依然强悍。

    过往历年战争所造就的强大的清军武力不至于衰退的那么厉害,那一票战场上打出来的剽悍武将也绝非废物。

    哪怕再过十年,福康安也能带着一支清军于严寒的正月,在高原之上翻越喜马拉雅山,打到尼泊尔本土,这样超高难度超高强度的军事行动,无论结果如何,单单能够发起,就足以证明当时清军的军力和后勤力量之强。

    所幸,这样的强军清军也没有多少就是了。

    但是总体来说,清军的衰退需要时间,而赵学宁不可能等到嘉庆时代再去欺负彻底堕落、弱鸡一般的清军,他要直接对上巅峰期末尾或者说衰退期伊始的清军。

    地方守备部队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弱鸡,击破主力之后,万兵驱驰的原理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适用,但是在此之前,其国的常备精锐军绝不能小看。

    若是以这一时期的清军作为对手,那么赵学宁就必须要考虑到清军的优势和在清帝国本土作战的各种需求。

    清军的优势首先就是人数多、战斗力强,且骑兵多,陆战方面,这一时期的清军绝对是劲旅。

    虽然清军在火器方面停留在十七世纪的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使用十八世纪精良火器装备的兰芳军队就能在清军面前占据碾压性的优势。

    火器的优势还没有那么大。

    兰芳军队目前列装的燧发火枪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五十米,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就算能对清军步兵造成巨大的打击,对于骑兵来说也是转瞬即至的状态。

    战斗将不可避免的进入肉搏战环节。

    而肉搏,对于有着索伦营的清军陆军来说,属于是行家里手。

    且清军不仅有满洲骑兵,还有蒙古骑兵队,能使用长矛、马刀,也能使用弓弩。

    此时此刻,清军骑兵的战斗力也没有退化到八国联军侵华时那样的无能地步,现在他们的骑兵真要上了战场,还是很有压迫力的。

    兰芳在骑兵上无论如何也无法和清军相较,再怎么组建也不可能拥有清军骑兵的规模,所以赵学宁并未在骑兵上下大功夫。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正面对战,兰芳军队必然会承受庞大的来自清军骑兵的威慑。

    面对这些剽悍的骑兵,火枪除非进步到后装线膛的地步,再搭配战壕、铁丝网之类的防御工事才能充分压制骑兵。

    但是短短的时间内,赵学宁无论如何也弄不出来这些装备,除非他能打开时空之门,穿越回去,再穿越回来,那就没有问题了。

    所以当前,他只能从火炮身上下功夫,力求在清军骑兵威慑步兵之前,先行打崩掉他们的骑兵。

    增强火炮的威力,增强火炮的有效射程,增强火炮的灵活机动性,在远处用强有力的炮火对抗清军骑兵的优势,在近处继续使用火枪密集射击来抵制骑兵,如此,方能使得清军骑兵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

    另外,重型火炮也不能少。

    因为清帝国境内有大量城池存在,这些城池若要攻克,少不了火炮的巨大助力,所以,威力加强版的卡隆炮也必须要研制装备起来。

    总而言之,在和十全老人掰腕子之前,赵学宁打算竭尽全力组织起一支以华人为主的十万人的军队,装备起世界先进水平的火枪火炮,进行严格精良的训练,使之成为一支完全的金现代化军队。

    然后,再去挑战那位骄傲自满的十全老人和他麾下尚未完全退化的那支巅峰清军。

    “火炮对于未来的兰芳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性能最好的火炮。

    无论需要什么,钢铁也好,青铜也好,哪怕是黄金白银,你们就给我打报告,我能给你们的,我全都给你们,不计成本,一定要攻克所有技术上的难题!”

    赵学宁握紧了艾伯特和亚伯的手,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他们两人和技术攻坚小组身上。

    两位技术专家感受到了赵学宁强烈的愿望和深沉的信任,为之感动不已,于是一同向赵学宁宣誓,无论如何,拼上性命,也要为赵学宁研制出最强最优秀的火炮,去把世界上所有的混蛋炸成碎片,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