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
繁体版

第一百六十七章 清军靖台

    从五个月前开始,北越总督区就在赵学宁的指示下大力恢复原先安南国和清帝国广东地区的商业贸易,将原先只能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进行走私的香料开始从镇南关向广西内部输送。

    这个其实很好处理。

    安南国的商人在战后被赵学宁搜罗在一起向他们咨询一些商业上的事情,得知了他们和广西商人的一些贸易往来,然后借助他们的关系和杨宇搭上关系。

    他们先是花了五千两白银买通了杨宇,使得他大开方便之门,接着又通过入城税费之类的渠道让整个军官团队乃至于大头兵都能雨露均沾。

    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然后赵学宁就能依靠这些安南商人曾经的商贸关系轻松打开广西的香料市场,把兰芳生产的香料原料和最新研发出来的香粉、香水等等加工产品卖到广西。

    这样做不仅能赚一笔钱,还能消解镇南关方面清军的警惕之心,更能用银子开路,搞清楚镇南关之后一系列关卡的清军驻防。

    果然,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清军在镇南关及镇南关后方的一系列驻防内容就被赵学宁拿到了手里,绘制了图样,搞清楚了清军布防的要点。

    至此,广西南大门基本上就对兰芳单方面透明了,几乎是不设防了。

    只要赵学宁想知道,他甚至可以知道杨宇头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没有穿内裤。

    或者说花点钱,他甚至能把镇南关清军守军的火药库给搬空了。

    那边儿的清军军需官很愿意和兰芳做这笔军火生意,他们觉得这些军火放着不用也是浪费,反正大家伙儿也不会有事儿没事儿就操练起来。

    要是能有个买家,就最好不过了。

    这帮家伙不晓得大难临头,居然还想着和兰芳做军火生意,赵学宁甚至认为只要价钱出的够多,这帮混蛋能把镇南关都打包卖给他。

    就赵学宁的观察来看,尽管他已经极为警惕、谨慎、小心了,但是他依然认为攻破清军边防和捅破一层窗户纸没什么区别。

    清军布置在镇南关及之后的几道关卡的防守兵力因为长期的和平局面,本就没有多少人。

    镇南关守将杨宇麾下号称有一个营一千人的绿营兵,但根据实地观察,兰芳情报部门的密探们认为这一个营的清军远没有一千人那么多,估计也就三四百号人。

    不过这并不是吃空饷啥的,而是清军编制就是那么离谱。

    一个绿营建制下的营的兵力从两百到一千都算是合理。

    吃空饷的比这过分多了,几十号老弱病残都敢拉出去说这是一个营的精锐。

    绿营是清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上都是汉人士兵,每省有提督,数府一镇设总兵,总兵下有协,设副将,协下有营,设参将、游记、都司、守备,营下有汛,设千总、把总。

    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直接统领的军队称之为标营,且各自直接统领有标营三至五个,称督标、抚标、提标、镇标。

    然后问题来了,因为绿营主要是汉兵,且数量是可靠的八旗军队的三倍之多,清统治者不放心绿营,害怕绿营造反,于是清政府在军制设计上也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比如说一个直隶提督,名义上统辖直隶一省绿营,大约三四个镇的总兵,算下来,归他指挥统辖的绿营兵总兵力在十万左右。

    但除了提督直属标营大概五个,兵力总共三四千,其他的标营都在各个总兵手里,不归提督直辖,并不直接管理。

    又比如天津镇总兵,统辖天津、河间、沧州几个府的绿营兵,根据编制,能够统领一万多绿营兵,但是需要分出去若干协去驻防守护地方下属府、州。

    这样一来,总兵名义上指挥万人军队,但是直属兵力也就三四个标营,大约二三千人。

    再往下,一个天津镇河间协的副将,名义上可以指挥三四千绿营兵,但是又要把手底下的标营分出去守护地方的州、县,归副将直辖的就一个营,运气好点一千人,运气差点五六百人,运气再差一点也就二三百人。

    再往下,一个天津镇河间协霸州营的守备,名义上最多可以统领一千人,但得分出一半去乡里、路口驻扎,编制为汛,每个汛几十人到几个人不等。

    如此一来,一层层,一点点的把本来庞大的兵力散播到地方上每一个行政区,确保清政府军事存在的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军队长期聚集在一起引发私兵情况的出现。

    平时清军就这样散开来驻防,一旦需要打仗了,就以京师附近的驻防八旗军为主力,从各地抽调绿营军精锐。

    每个营抽调几十到几百不等,到了聚集地改组为全新的野战军队,交给一个互不认识的长官统领,就此出征。

    打完仗,有功劳的升职,没功劳的哪儿来回哪儿去,大家就此江湖再见,搞不好再也不见,谁也不可能拥兵做大。

    如此一来,打仗时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和平时期清军里就没有野战军的概念,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直接统领五千人以上的军队。

    这有效的确保了清军体制内没有人有实力能够造反。

    该说不说,为了防范有人造反,清政府的智慧的确是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这种智慧的极致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就比如说战斗力的问题和军队配合的问题,以及运兵成本的问题。

    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调兵作战,从天南海北把不同地方的军队调遣而来混编到一起,互相之间的方言都听不懂,交流都成问题,更别说配合作战。

    这种作战形式在财政尚且宽裕的年代,还能维持,可到了财政入不敷出的年代,就很困难了,比如***战争时期的清军。

    他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都无法调集两万以上的军队作战,好不容易调集军队,又因为互相配合糟糕等等问题搞得一塌糊涂,一场浙东反击战打成依托答辩,彻底把道光皇帝的信心打没了。

    而在此时此刻的广西,清军的情况不说一片大好吧,也能算是依托答辩。

    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是赵学宁几个月前听说的。

    讲的是台湾战事不利、福康安出马之前,各省督抚为了表决心、表忠心,纷纷上表请求派遣本省绿营作战,其中就有江西、广西两省。

    然后弘历给予了十分有趣的回复。

    以江西、广西之兵在绿营中最为无用,若派调前往剿捕,岂能得力?】

    和当代人的想法很不一样的是,江西广西这种被认为是穷山恶水之地的绿营兵反而非常无力,被弘历狠狠的吐槽,可以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这种行为让两省督抚很没有面子,在全国官僚面前现了大眼。

    但是没办法,谁让嘲讽他们的是皇上老太爷呢?

    他们只能躺平。

    这个消息传播开来之后,赵学宁心里就更有底了。

    连弘历都看不上、都能清楚了解的这两个省的绿营兵之无力,对于兰芳军队来说,估计就更是一个摧枯拉朽的局面了。

    对于这种战略优势,赵学宁已经很满意了,他现在就等着福康安等人搞定林爽文班师回朝,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始他对带清的闪电打击了。

    而福康安和海兰察也没有让赵学宁失望,打得那确实很猛。

    带清的核心精锐健锐营也确实极其强悍。

    常青带着三万清军打了一年多都没有解决的林爽文,被福康安和海兰察一上,一个月就给推到了台南府城周边,把林爽文大军压缩到了台南的小小范围之中。

    之前席卷全台的架势一下子就消失殆尽了。

    可以说林爽文和庄大田的起义军在面对清军一般军队和清军精锐的时候也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面对一般的清军,他们打起来特别生猛善战,能把三万清军压缩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可是一旦面对正儿八经能征善战且能够相互配合的清军,林爽文和庄大田所部那些野路子军队就不怎么管用了。

    那是真打不过。

    清军精锐不仅能野战,也会使用大炮、鸟枪和重型抬枪作战,火力比较凶猛,骑兵也很强悍,健锐营的迅猛突击更是他们的噩梦。

    火枪拦不住,火炮吓不走,人家红着眼睛冲到面前就是一刀,谁扛得住?

    彰化一战溃败之后,义军在诸罗一战也继续溃败,接着在台南府城战场周边连续三次失败,被清军推进到了距离府城不到十五里的地方。

    如此强劲的突击,使得府城内被包围很久的常青都激动了,调遣军队积极出城战斗以响应福康安和海兰察。

    兰芳八年、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这场战略决战在台南府城打响了。

    清军总兵力约三万人,林爽文和庄大田所部的总兵力有五万人之多,双方激烈对战。

    战斗中,海兰察与他率领的精锐突击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一战中,海兰察领军猛冲林爽文军阵,是第一支打破林爽文中军防御的军队。

    他们冒着林爽文所部的箭矢、鸟枪,勇猛冲击,将林爽文的军队冲垮了。

    林爽文大军无法对抗清军勇猛的冲击,全面溃散,以至于大军受到裹挟,溃败的一发不可收拾。

    尽管林爽文已经派出了他身边最精锐勇猛的军队去对抗海兰察、试图阻挡清军的冲锋,但还是没有成功。

    海兰察宛如战场杀神,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依旧势不可挡。

    那个时候,福康安也忍不住了,他不顾身边部下的劝阻,率领健锐营精锐展开猛烈冲击,一举击溃了庄大田的军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罗文跟随海兰察一顿猛打猛冲,直接冲到了林爽文本阵之前,看到了林爽文和他的一系列亲随部下。

    当时海兰察已经打疯了,挥着一根狼牙铁棒大杀四方,悍勇无比,宛如杀神下凡,罗文也受到了他的刺激,红着眼睛挥着长刀左劈右砍,浴血奋战。

    然后一个不小心冲到了林爽文身前,又一个不小心一刀砍断了林爽文的右胳膊,最后红着眼睛把林爽文扑下了马。

    林爽文奋力挣扎,罗文死命攥着拳头往他脑袋上打,一拳一拳又一拳,打得他自己都神志不清了。

    之后的事情罗文没什么记忆了,只记得他最后是被海兰察拎起来丢给身边亲卫背回营寨的。

    等一天之后他从床上醒了过来,海兰察还特意来看望他,告诉他他的功勋已经被福康安得知,他和福康安准备一起向弘历为他表功,准备无论如何给他申请一个巴图鲁的封号。

    他砍伤、生擒林爽文的功劳是很大的,虽然他不是清军体系的一员,但是作为勇猛奋战的民团成员,也会得到足够的嘉奖。

    林爽文之乱平定了,清军成功靖台,这场战争结束了。

    罗文作为立下重要功勋的一人,受到了清军方面的重视,由此,海兰察向他提出了邀请。

    “如果你想要继续为国奋战,建功立业,你可以来做我的部下,将来封妻荫子,抬旗入籍,将光耀门楣、福泽后人,你有如此英勇表现,我想,战场上一定很适合你。”

    罗文都傻了。

    我可是兰芳人唉!

    我不过是跟着你和你一起打了一仗,你怎么就这么看好我?

    还想让我给你当部下?

    平心而论,罗文还是挺佩服海兰察的勇猛善战的,海兰察身上有种武人特有的朴实、憨厚、果决、直爽,很对他的胃口。

    如果他是兰芳人,那罗文一定会愿意跟随他。

    可他不是。

    他是弘历最忠诚的打手,最锋锐的匕首,用索伦人的鲜血染红顶戴的绝世猛将。

    虽然罗文对他有种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感,却倍感遗憾,因为他们两人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

    “多谢将军厚爱,我很愿意和将军一起并肩奋战,但我乃家中独子,还有老父老母需要赡养,且我还没有结婚,没有后人,贸然上了战场四处征战,恐有负父母养育之恩。”

    他搬出了杀手锏。

    虽然海兰察不是汉人,且是个孤儿,但是他也了解汉文化中孝道的份量,得知这个情况之后,海兰察感到非常遗憾。

    “可惜了,你是个勇士,我很欣赏你这样的勇士。”

    海兰察遗憾的摇了摇头,拍了拍罗文的肩膀:“这样吧,我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只要你准备好了,有这个想法了,随时来京师找我,我对你的承诺不会过期。”

    说完,海兰察离开了。

    罗文看着海兰察

    离开的背影,缓缓低下头,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如果说他和海兰察不是分属两个阵营,一定会配合的非常愉快,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白宫总部那边传来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赵学宁已经准备好对清作战,开战时间就定在福康安和海兰察班师回朝的时候,届时,就是兰芳正式展开大战略的时候。

    他们为此筹备了八年的时间,八年的漫长时光之中,他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不少,每个人都变得成熟、有担当。

    满清朝廷对神州大地的统治是倒退的,是失败的,是无能的,是不正义的。

    既然如此,那么大家就要去推翻这个腐朽、残暴、落后的政府,让光明重新照耀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