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书里修仙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剑冢

    次日清晨,萧远静静盘膝坐于榻前,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斜斜照在他的身上,青衫仿似披上了半挂金纱。

    天地间的真气开始缓缓变的躁动起来,渐渐聚拢。

    一缕真气入体,在萧远灵台之上盘旋,数息之后,却并未像往常一样顺着颈椎往下流向脊柱再扩散进入四肢百骸之中。

    越来越多的真气进入萧远的身体,于灵台之上盘旋,隐约可见其中有一个金色的小人虚影开始慢慢由虚入实。

    灵台之上的真气不停环绕着金色小人旋转,越来越多,越来越快,金色小人变得越发凝实。

    小人竟与萧远长得一模一样,那便是他的元神。

    时间不停流逝,太阳在天穹之上自东向西划出了一道金色的弧线,将落未落之际,一弯新月已悄然出现在天边,与其遥遥相望。

    日夜交替之际,灵台之上的元神突然睁开了双眼,同一时间,盘膝坐于榻前的萧远也睁开了眼睛。

    天地间的真气仿佛受到牵引,疯狂的涌了过来,透过萧远周身每一寸肌肤,不停的灌入体内。

    此时元神离开了灵台,沉入丹田之中。

    从四面八方涌入的真气随着萧远的元神来到丹田之上。

    越来越多的真气在这里汇聚,渐渐凝聚成了水珠。

    不知何时,第一滴雨自丹田之上滴落到萧远的元神头顶,紧接着无数由真气凝聚而化的雨滴仿佛感受到了大地的召唤,萧远的丹田之中下起了倾盆的大雨。

    雨势越来越大,渐渐连成一线,铺满整片天地。

    大地之上散落的雨水逐渐汇聚成了一条条小溪,在原本干涸的土地上蜿蜒流转。

    转瞬之间,小溪变成了数条江河,反复在大地上冲刷。

    江河不停的汇聚,又渐渐化为一方湖泊。

    而雨势不停,仿佛天穹上破开了一个大口,往大地上倾撒而下无尽的雨水。

    湖泊的面积越来越大,大到再也看不到边际,最终变成了由真气而化的海洋。

    雨势渐止,被真气化成的雨水冲洗过后的元神无比凝实,散发着耀眼的金光,竟似一轮大日悬于天穹之上。

    雨雾初霁,一道七色的彩虹出现在海天相接的地方。

    天地间的真气停止了涌动,萧远的元神缓缓升起,回到了灵台之上。

    一只麻雀停在窗边,透过窗台歪着头好奇的打量着盘膝而坐的萧远。

    不多时,麻雀又落到了他的肩头,大着胆子用头蹭了蹭萧远的脸颊。

    他摊开左手,那只麻雀很自然的落在了掌心之上,轻啄了两下,又抬头看着他的脸,双眸之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萧远左手轻抬,向空中一送。

    麻雀振翅而起,飞出了窗台,向着远山而去。

    此时元神初成,丹田中真气充盈,他感觉身心前所未有之通明,一呼一吸间仿似都与天地相合。

    萧远起身,推开房门,看着西边天空上的那一抹夕阳,又转头看了看东方夜幕下的那弯新月,深吸了一口气,不由喜上心来。

    ……

    外山弟子的修行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在而立之前由养气破境入凝神。

    只有如此才能有资格进入苍山宗主峰修行。

    苍山宗外山弟子百余人,但最终能够成功突破那道关隘的人却不足两成,大部分都无缘得窥仙途,而外山执事名额有限,多数人最终都会选择离开。

    外山破境后的弟子需先到问剑阁登记,上报宗门,等待进入剑冢择剑。

    而负责登记的外山执事不是别人,正是陈一铭。

    他坐在书案之后,看着向自己走来的萧远,眼中的寒光一闪而逝。

    萧远走到案前,恭敬行礼,说道:“陈师,昨日弟子侥幸突破壁障,进入凝神境,今日前来登记入册。”

    陈一铭看着萧远,问道:“你入苍山几年了?”

    萧远应道:“弟子入苍山已是第三个年头。”

    陈一铭自是明知故问,但想到萧远入外山修行不足三年便进入了凝神境,心中不免还是有些骇然。

    沉声说道:“不及弱冠,便已凝神,在我苍山宗史上也当得‘天才’二字了。”

    萧远回道:“弟子谨记入门时陈师教诲,我苍山宗从不笃信天才,唯脚踏实地,努力修行而已。”

    陈一铭微微一笑:“记得便好,剑冢会在七日后开启,你不要忘了日子。”

    萧远眉头微皱,问道:“不知入剑冢择剑需要作何准备?”

    陈一铭拿起桌上的一个册子,提笔写下萧远的名字,说道:“你什么都不用准备,进入剑冢之前会有令牌指引,进入剑冢后自然便会知道该如何择剑。”

    除了册子上的名字,萧远什么有用的信息也没有得到,但即便再无奈,他也只能退出了问剑阁。

    陈一铭端坐在案前,看着名册上萧远的名字,眉头越皱越深。

    大殿一侧的阴影中突然出现一人,低声问道:“没想到他这么快便破境了?”

    陈一铭闻言赶紧起身,对着阴影处行了一个晚辈礼,低头说道:“是的,他已经破境。”

    短暂的沉默之后,阴影中人再度开口:“不能留!”

    陈一铭一惊,抬起头来看着对方问道:“可是……”

    不待陈一铭说完,一枚漆黑的令牌从阴影中飞出。忽然一阵清风拂过殿内光滑的大理石地面,透窗而入的阳光里有些许尘埃在起伏,而大殿之内只剩下了手握令牌的陈一铭。

    ……

    萧远离开问剑阁后并没有回自己的小院,而是去了定神溪。

    如他所愿,在溪边看到了莫小西。

    萧远径直走了过去,对着莫小西抬手一礼,唤道:“莫师妹。”

    “找我有事?”莫小西并未回礼,只是狡黠一笑,看着萧远说道,似乎完全忘了之前打赌的事。

    萧远也识趣的没提,只是说道:“有点小事。”

    莫小西此时笑意渐浓,说道:“我为什么要帮你?”

    萧远微微一愣,看着莫小西脸上的坏笑,问道:“不知莫师妹有何要求?”

    此时莫小西终于笑出声来:“我猜你今日去了问剑阁,登记准备入剑冢择剑。”

    萧远微笑说道:“莫师妹真是冰雪聪明。”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虽然明知萧远是有求于自己故意说的漂亮话,但听在耳中,也很是受用。

    莫小西又说道:“我还猜到你问了陈一铭有关剑冢之事,不过什么也没有打听到。”

    萧远抬手又是一礼,说道:“师妹不但冰雪聪明,而且料事如神。不过直呼陈师名讳稍有不妥吧。”

    莫小西不屑道:“他不过真我境,又未入知命。进了主峰便都是同辈,你现在叫他一声师兄便是依足了礼数。”

    萧远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到:“不知莫师妹对剑冢知道多少,如能指点一二,萧某感激不尽。”

    莫小西看着萧远,狡黠的笑容再一次爬上她那可爱的小脸:“要我告诉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闻言,萧远认真问道:“什么条件?”

    莫小西看着萧远认真的模样,竟一时语噻。

    要他答应自己一个条件本就是一时兴起,想逗一下对方,没想到他居然当了真。

    莫小西眼珠一转,坏水儿直冒,笑着说道:“你别这么严肃,不是什么大事。我暂时还没想到,等我想起来了再告诉你。”

    萧远皱了皱眉,又微微一笑,说道:“我修行时日尚短,到时候恐怕帮不上师妹什么忙。”

    莫小西看着萧远眉眼间的变化,知道萧远猜到自己是故意捉弄他,一甩手,转身便作势要走:“不答应算了!”

    眼看惹恼了小姑娘,萧远赶紧说道:“我答应!”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莫小西转身,满意的点了点头,似笑非笑的看着萧远,满意的说道:“这还差不多,你仔细听好了,我可只说一遍,记不住可别怪我。”

    萧远看着在那假装老成有点辛苦的小女孩,笑着说道:“我记忆力还算不错,师妹你尽管说。”

    “嗯……嗯……”莫小西装模作样嗯了两声算是清了清嗓子,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在万年之前,我苍山宗开山祖师游历途中偶然间发现了一方小世界,并于其中寻得一把剑。因此剑而感悟天地至理,超越凡俗,自创了我苍山宗第一套剑法,震惊当世,继而开创了苍山宗。”

    萧远一脑门子的黑线,说道:“这些宗门典籍有写,我都知道。”

    莫小西不悦说道:“别插嘴!”

    “无人知晓剑冢因何而来,又为何存在。每人进入剑冢之后所见皆有不同。有人远望高山,有人得见湖泊,有人遇到恶龙焚世,也有人只是去下了一盘棋。都说是苍山弟子入剑冢择剑,其实应该是剑冢赐剑于苍山弟子。”

    “在剑冢内每人所见不同,所感亦是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不同,最后所得之剑自然也就不同。你要做的,便是听从于心,心之所向,即为本能。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寻到与自己最为相合之剑。”

    听着莫小西娓娓道来,萧远若有所思,问道:“陈师提到进入剑冢之前会有令牌指引,那是何物?”

    莫小西说道:“令牌是我苍山宗特有之物,只有持此令牌进入剑冢才能寻到归途。”

    萧远闻言,颇有几分好奇,又问道:“如果没有令牌会如何?”

    莫小西看着萧远,就像看着一个白痴,说道:“除了开山祖师,从来没有人不持令牌而入剑冢。除了他老人家,没人知道要怎么从剑冢里面出来,会遭遇什么。当然,如果已是圣境,自然可以斩开一条空间通道离开,你倒是可以试一试。”

    萧远被莫小西一噎,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为什么陈一铭要针对你?”莫小西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要告诉我是因为你长得比较好看。”

    听着莫小西的后半句话,萧远哈哈一笑,说道:“应该也不是因为我长得比较难看!”

    莫小西听着萧远的回答也是笑了起来,说道:“你不愿说就算了。陈一铭虽然只在真我境,估计也没什么机会知命,但他毕竟是回雁峰的人。回雁峰主洛沧海是掌门真人的师兄。”

    萧远第三次向莫小西行礼,认真说道:“多谢师妹提醒。”

    莫小西微笑转身,一条乌黑的长辫一甩,在溪畔留下一道美丽的背影,向远处走去。

    “记得答应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