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萍山遇雨
青萍山东临碧海,北依群山,南抱温陵。
此山山高林幽,溪深涧长,群峰灵秀,余脉绵延,又因紧靠繁华的温陵城,吸引了众多寺庙道观在此开山传法,当中不乏许多名刹古观。其中,佛门以潮音寺、竹峰寺为胜,道门则以守止观和白云庙为最,这些不同的法门,在青萍山各寻清净精妙之地各修己道,承饲温陵乃至四海商客的香火,倒也相处融洽。
许意平与贺衷寒、铁羽、小翡四人走在山道上,道旁的石涧飞流穿林而过,脚下的一条青石台阶穿峰过云,载着络绎不绝的香客雅士通往青萍山深处。
四人爬至半山腰,前方豁然出现一道深谷,谷对面的一处山坳之中,绿竹遍野,层层叠翠,山风吹抚时,满山竹林起伏不定,恰似翠波碧浪,隐隐又有几阙楼檐塔角在这碧浪中浮浮沉沉,正是竹峰寺。
几人正待一鼓作气直奔远处山寺,却不料一道炸雷在山中惊响,一时间山风呼啸,方才的万里晴空刹那间便换作了乌云密布,哔哩啪啦的山雨毫无预兆地倾泻而下。
许意平指了指前方山道旁的一处石亭,另外三人会意,拔足飞奔,赶至石亭避雨。
四人刚入石亭,便见雨水再次陡然增大,亭檐上的天雨已经连成珠帘淅淅落下。
尚未来得及感慨这山中天气飘忽无常,就听身后山道上传来一阵踏足奔跑之声。四人扭头望去,只见一青衣儒衫的年轻男子高举手中包袱勉强遮了头,一边向石亭疾走,一边自言自语:“博戏惨败,寻佛遇雨,诸事不顺,诸事不顺。”
来人被包袱遮了脸面,待他抢进了石亭,放下手中包袱,才见亭中已然有人,来不及细细打量连忙拱手行礼,歉声道:“打扰各位兄台,共避之,共避之……”
话还未说完,就听亭内响起一道有些清冷的声音:“咦,是那位借钱兄。”
儒衫男子听这声音也是好生熟悉,正准备抬头仔细打量亭中四人,就见一位身着黑衣白衬、秀美白皙的俊美少年径直走到身前,将自己上下打量了一番,轻启朱唇:“东主,还真是那位借钱兄。”
儒衫男子这时才有机会抬头端详亭中之人,抢先入眼的正是面前轻笑的俊美俏少年,复又看了看另外三人,这才向着许意平拱手说道:“真是何处不相逢,竟然是遗世独立兄。”
此人说完又是躬身一礼,许意平见状也是微微还礼。
儒衫男子又侧身给那位俊美俏少年行了一礼,这才故作疑惑地说道:“这位,想必就是为我取金叶子的小娘子吧?”
俊美俏少年却是叹了口气,言语间有些沮丧:“竟然还有几分眼力劲,这副男扮妆容可花了我好些时间呢。”
儒衫男子闻言也是不禁莞尔:“这江湖救急的债主当面,自然要认得。”说完又对许意平四人再行一礼,朗声道:“江楼救急,山亭避雨,甚是有缘,在下温衡。温陵的温,平衡的衡。”
许意平看这书生如此讲规矩,在石亭里已经施了好几礼,也只好带着护卫和小婢女再次躬身,轻笑回礼:“许意平。言午许,意未平。”
……
山风夹着细雨在空山中时急时缓,石亭对面的山坳里,满峰绿竹在雨水中更显苍翠,飞檐在缕缕雾气的萦绕之中隐现,又有寺内钟声远远传来,声声入耳,天地缥缈。
几人站在亭檐下,沉浸于青萍山的雨色。
温衡见此美景,不禁开口:“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某在玉京游学三载,看遍玉京美景,却依旧对温陵四绝魂牵梦绕。沧海千帆,碧海明月,竹海大佛,山海火祭,那一样都不逊玉京八大绝色分毫。阔别至今,再回温陵,那沧海千帆如今何止千帆,碧海明月已然成为“望海明月”,更为瑰丽大观。此时远眺竹海,虽尚未见大佛,已不虚此行矣。”
许意平轻笑着回应:“看来借钱兄今日也是前去竹峰寺?”
温衡听到“也是”两字,开怀一笑:“这么说,我与遗世独立兄真是有缘,在下正是去竹峰寺重游大佛。竹峰寺的照闻方丈佛法精湛,若能当面请教一二,就更不虚此行了。”
贺衷寒和铁羽闻言,不禁对望一眼,自是对此番巧合有些疑虑。
许意平倒是神情无异,又听得佛法精湛四字,嘴角一扬:“照闻和尚佛法精湛,可惜尚有执念未消,不能圆满自觉啊。”
小翡三人自然都听懂了东主的话中之意,各自会心一笑。
温衡看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向着许意平发问:“哦?佛门六大皆空,方丈法师有何执念未消?”
许意平正待回答,便见雨势骤歇,于是止住话茬率先举步出了石亭,毕竟在那片竹海之中还有一处饵料挂在钩上未知深浅。
众人抬头看了看天,也赶紧迈步跟上。
温衡取了包袱斜挎在肩上,小跑着追上去,想要继续追问到底是何执念。
“众生皆痴念!”
许意平的声音在山道前方合着水气飘了过来。
……
入了竹峰寺山门,众人在大雄宝殿进了香,温衡此时看出许意平几人有事在身,自觉提出先去重游心念许久的竹海大佛,晚些时候再约在一起用斋饭,这便与许意平几人行礼暂别。
许意平四人正不知如何开口搪塞这好奇心极盛的正经书生,当下一拍即合。
殿内的小沙弥对这位许东主记忆深刻,不仅因为这位东主奉上了丰厚的香火钱,更因为这位少年郎时常与方丈法师坐而论道,探讨管弦技艺。这时不敢怠慢,便让许意平在大殿稍后,赶紧寻方丈大师去了。
“阿弥陀佛。”
片刻功夫,就听闻一声浑厚的佛号从殿外传来。随后便见一位年过半百,身材精瘦如修竹,身披袈裟、手持佛珠的老和尚迈着大步进了正殿。
“原来是许小友冒雨来访,有失远迎。”老和尚说话的当口合十行了一礼。
许意平几人也是合十回礼,一番寒暄过后,这才移步至方丈茶室落座。
虽已造访此地多次,几人依旧在心中感慨“这老和尚真会选地方”。茶室窗外茂林修竹,天光碎落,寂寂竹海逶迤远去,室内檀香萦绕,禅境雅致,墙壁上陈列着十余管竹制乐器,长箫、横笛、尺八均有。这些竹器之中悬挂一幅墨宝,上书“万法虽异,一如是同”八字。
“咦,这是大师的新作?”
许意平见墙上墨宝与前几次所见的字画大为不同,随意出言询问,言语间甚是熟络。
“小友慧眼如炬,贫僧近日有所顿悟,手随心至。”照闻方丈轻捻佛珠,含笑而答。
许意平品着竹峰寺独有的清茶,缓声道:“看来方丈修习道生大师的《法华经疏》颇有所获。道生大师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为因果烦恼所覆。因此佛不是具有无限神通的神,只是证得本性、断去烦恼的觉悟者。而又因人人本具佛性,则成佛不必外求,若能返迷归悟,见到自身的佛性本体即得涅槃。大师是想断烦恼,证因果,得涅槃?”
照闻方丈闻言不禁心中赞赏,每次与这许小友不论是谈佛还是交流管弦技总能相得益彰,于是合十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早前便说过许小友学识渊博,身具佛性,若能断去世事烦恼,入我佛门静修,自然能早于贫僧证因果得涅槃,跳出轮回。”
小翡、贺衷寒和铁羽三人听得面面相觑,若是老和尚让东主遁入了空门,洞庭的那群老头子恐怕会拆尽青萍山上的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