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告密者,崔祺!

    “大将军回府!”

    随着一声高亢的唱和,一个中年男子自大将军府门进入。

    这男子身高七尺五寸,阔面虬髯,体型壮硕,头戴武弁,两枚斗雉尾羽高耸,身穿绛红色直裾,腰间配环刀、削刀、锦囊,手持一柄玉笏。

    这位便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何进。

    何进迈着阔步进入院落,举手投足间,一股慑人的气魄扑面而来。

    此时,天刚蒙蒙亮。

    众幕僚听说何进回府,立即起身相迎。

    何进的幕僚中,不乏英杰。

    袁绍、曹操、刘表等都在其列。

    还有张津、王允等文臣,何苗、吴匡、毌丘毅、淳于琼、张辽、张扬等武将。

    这些人有些有朝廷官职,有些是大将军府属官。

    何进聚众议事时,都会到场。

    何进来到厅堂前二十步开外时,所有幕僚已经在门口齐齐站好。

    “拜见大将军!”

    “嗯。”

    随着何进进入厅堂,众人又一起跟上。

    侍从将何进的佩刀、挂饰一一收好。

    等何进落座。

    众人在各自的坐席坐下。

    数一数,整个厅堂里,文武幕僚不下数十人,可谓人才济济。

    “本初。”

    何进先是点名袁绍。

    袁绍身体一绷,拱手道:“大将军,有何吩咐?”

    “陛下召我进宫,询问王芬谋反一事,经查,王芬策划谋反,谋立合肥侯,广发书信,邀请天下名士相随,可有你?”

    何进此话一出,不仅是袁绍,厅堂里的众幕僚,半数以上都在冒冷汗。

    王芬谋划劫持皇帝,但因其胆小怕事,想多拉些人相随,因而书信告知了很多名士。

    在何进眼里,袁绍是天下知名的名士,王芬不可能不拉拢他。

    袁绍拱手:“回大将军,在下确实收到书信了,正要向有司检举。”

    袁绍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不承认,就说明自己不是名士,只好硬着头皮应下。

    “王芬此人,实在大胆,实属罪不可赦!”

    何进一阵怒斥。

    原因很简单,杀宦官何进不反对,但王芬还要谋立合肥侯。

    这是什么意思?

    你谋立皇太子,何家说不定还能添把力,弄个什么合肥侯,何家绝对不能忍。

    知道何进生气,众幕僚肃然。

    王芬谋反,收到信函的不少,众人也都觉得棘手,没想到这件事这么早就败露了。

    更没有想到,王芬居然将谋反的事情,告知了那么多人。

    不少人擦了一把汗,幸亏还没有回信。

    袁绍此时更加心惊。

    他比众人更早知道王芬谋反的事情,甚至还参与了谋划。

    如今得想办法,赶紧脱罪。

    袁绍拱手:“大将军,据在下所知,王芬是受了陈逸的唆使,他虽然行事有些极端,但诛杀宦官一事,确实应了天下士人之心。”

    袁绍知道,何进在意的是王芬谋立合肥侯,故而把话题引向诛杀宦官。

    陈逸是原士族领袖陈藩之子,陈藩死于宦官之手,陈逸和宦官势力可以说是不共戴天。

    “诛杀宦官,乃是大事,需要谨慎行事,岂能任意妄为?”

    何进成功被袁绍带偏。

    袁绍给何进当幕僚时,反反复复给何进讲历代外戚,是如何被宦官杀害的。

    让何进对宦官势力忌惮不已。

    何进之所以不敢动手对付宦官。

    一是皇帝还在,铲除宦官等于谋逆,二是妹妹何皇后不许。

    何皇后十分亲近宦官势力,还将何进的另一个妹妹,嫁给了中常侍张让的儿子。

    以何进的脑子,实在搞不懂何皇后的用意,但妹妹的话,他不敢不听。

    侍从为众人添茶。

    熬了一夜,众位谋士都有些乏了,这会儿大家也知道了,何进召唤大家,是要商议应对王芬谋反之事。

    谋士张津拱手:“大将军,你为何在宫中待了这许久?”

    何进喝了一口茶,沉声道:“在审问宫中内应。”

    袁绍一皱眉:“内应抓到了吗?”

    “抓到了,是一个小黄门。”

    “恐怕还有上线。”

    “不错,但什么刑罚都用了,这小黄门一切都交代,就是不交代上线。”

    闻言,袁绍长长舒了一口气。

    没交代就好。

    何进补充道:“不过,他交代了一个下线。”

    袁绍急问:“谁?”

    “冀州刺史府的一个从事,来联络迎驾事宜的,好像叫崔祺。”

    “崔祺?”

    厅堂中,众人面面相觑,这个人,闻所未闻。

    “这人抓到了吗?”

    “没有。”

    何进挥挥手:“这人来到雒阳,第一件事就是找原太尉崔烈,告发了王芬谋反之事。”

    “崔家,边塞之人,果然反复难养。”

    提起来崔家,一众幕僚直摇头。

    何进的幕僚大多来自士族势力,对于崔烈这种支持皇帝的,十分不满。

    这个时候,皇帝和士族的矛盾依旧非常尖锐。

    汉代皇帝的平均水平比较高。

    汉灵帝不同于以往的末代君王。

    在治理国家方面,也一直没有摆烂。

    他最重要的施政举措,是延续汉和帝的方针,重用宦官,打击士族。

    桓灵二帝,掀起两次党锢,就是专门对付士族的。

    这段时间无数士族获罪,被抄家灭族。

    黄巾起义时。

    为了压制义军,朝廷解除党锢,让士族协助朝廷平定叛乱。

    但双方的仇恨不是一时可以消弭的。

    很多士族表面上忠君爱国,其实早已和朝廷貌合神离。

    但汉家养士四百年,真心心向汉室的士人还是不少,就比如崔烈。

    此时毕竟是汉朝,心向朝廷,怎么也不能说不对。

    主流士族,不好在明面上批评,更多的是地域黑。

    崔家的根基在安平,远离中原腹地,那他们就属于蛮夷。

    蛮夷,素无信义,不可交往。

    这时,大家没有注意到。

    曹操正在微微发笑。

    曹操也收到了王芬的书信。

    得知王芬谋反后。

    曹操暗中找父亲曹嵩商议,请曹嵩设法通知朝廷。

    此时的曹操,虽然站队士族,但依旧心向朝廷,希望能让天子避开灾祸。

    本来还担心父亲告密,会让人联想到自己。

    没想到居然有人跳了出来。

    这个崔祺,十分有趣。

    “行了,这件事先不说,陛下正在组建西园军,大家都知道了吧?”

    “知道。”

    何进拿来玉笏,看着记录说道:“我刚刚得知,陛下自封无上将军,统领西园军。”

    “蹇硕为上军校尉,为八校尉之首。”

    “咱们的人,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其余的鲍鸿、赵融、冯芳、夏牟四人,要么是关西武勋,要么是宦官党人。”

    “八位个校尉,五个是外人,不妙,不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