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炮灰前妻只想种田
繁体版

第124章 化橘红

    “小姐,你是不是要找什么东西?”巧儿跟在她身后,扭头看了一眼离她们越来越远的茅草屋,不免有些担忧。

    “又来了,我可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黎雁无奈的纠正,“难得来一趟,看看有没有有价值的药材。”

    “原来姑娘是想要采药啊。”巧儿恍然,不再多言。

    黎雁依旧在山林中穿梭,孙吉选的这处山头比较荒凉,树丛没那么茂密,也就有野鸡兔子蛇之类的小动物出现,并没有大的危险。

    “终于找到了。”黎雁看着一个有些年头的化橘红,欣喜若狂。

    当然她也不是非得找这种药材,但能够在这里发现化橘红的踪影还是很高兴的,也不必再费心思找别的药材。

    黎雁在附近找了一圈,发现了两株比较健壮的幼苗,果断喊巧儿帮忙一同挖苗,工具只有一套她用了,给巧儿捡了根结实的棍子。

    “这个就是姑娘你要找的药材吗?”巧儿一边挖一边问。

    “算是吧,它叫化橘红,有行气化痰、消食、散寒燥湿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原以为不会在这里找到它的身影,没想到竟被我遇上了。”黎雁笑着解释。

    两株幼苗,她留了一株给孙吉他们,并告诉他们药材价值挺高的,他们种好了可以送到作坊那,她可以收购。

    孙吉他们自然是千恩万谢,自己可以找蜂蜜,至于种植药材的事情可以交给妻子,有了收入来源他们也不用愁以后该怎么生活。

    “果子还没到最佳的采收时机,至少等它们长到这么大。”黎雁比划了一下,并没有藏着果树的地点。

    孙吉不好意思抢了她发现的果子,当即表示果子是她发现的,就该是她的,到时候他采摘好了就给她送过去。

    两人客套了一番,黎雁也就不再推脱,领了他的情。

    他们家里现在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他们也不方便留下来吃饭,便下山了。

    这里的山路比清水村的山路还要难行,沈南舟走得极慢。

    黎雁和巧儿两人慢悠悠的走着,他走一步,她们也跟着走一步。

    走到山下沈南舟也没要她们扶一把,就是腿都有些哆嗦。

    沈夫人笑话他就不该逞能,还能整理出来的山路,他跟着去凑什么热闹。

    但沈南舟也不后悔上山,他没想过孙吉他们就在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顺势搭建了茅草屋。

    比起清水村较为平坦的村寨,孙吉那只能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顺势搭建茅草屋,他算是大开眼界了。

    他们从地势较低的村子搬到山上,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住得习惯,但比起要时常担忧水患的问题,住山上也有住山上的好处。

    太川县的水患问题历来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前不久才完工的水利工程还是没起到缓解上游降雨带来的压力。

    沈南舟想着政事,虽然知道赵县令可能并不是很关心这个问题,但还是把自己关进厨房,做记录,还在想着可能的治理办法。

    赵县令不想做的事情他来做,又或者是等有缘人来做。

    而黎雁本来从不关心政事,但家里来了几波难民求一碗饭或者是一两个馒头什么的之后也有些担心。

    好像今年比之前都还要严重,若非有巧儿和牛大叔在,他们的安全恐怕会成问题,听说是因为县令不许难民进城才会导致城外的难民多了起来。

    这几天沈清柔基本上躲在屋里,就连厨房都不怎么进,生怕被难民给吓到,她倒是不怕,但也不希望饿极了的难民会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

    巧儿是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边,因为担心家里,黎雁都放弃了进城的机会,对账的事情不着急。

    至于风油精和薄荷膏那些,暂时没有新的订单,就连作坊那也闲了好些,她就基本上是躲在房间里研制常用的治病救命的药。

    作坊那边一般一个月收两三回药就足够了,若是有人来卖药,牛大叔也会来找她,黎雁想着自己做好的化橘红,还有其他药材,就等黄兴业上门了。

    不过他也改了来太川县的日期,困在家里的日子有些无聊,就算沈家有些大,逛多了也没意思。

    最主要的是家里的角落,能够被利用上的都被她利用完了,从山上挖下来的化橘红种在学堂前面的花圃里,还有一小片桂圆占据了另外一个花圃。

    黎雁看着长势不错的桂圆苗,家里已经没位置种果树了,她只好喊上巧儿一块把它们移种到村道两旁。

    余下的种子给了些想种果树的村民,家里还剩好些。

    沈夫人有些嫌弃它们碍地方了,黎雁干脆把种子挂到作坊外面,谁想种的都可以拿,拿多少都可以,种子很快就没了。

    将近一半都被黎宗正拿走了,山上种了药材,没地方可以种别的了,桂圆种子就种在山下地势较低的荒地上,沈家前面和旁边的地都被种上了桂圆种子。

    至于种子发芽不发芽,甚至能不能结果都不是他们担心的。

    地是族里的,他们种上桂圆相当于是标记一下。

    黎雁想的是将来这里可能会成为桂圆树的天下,想想也挺美的。

    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难民的影子少了,黎雁还没想明白,作坊那便来了人说是要卖人参,牛大叔做不了主,赶紧来通知黎雁。

    黎雁立马放下手里的菜,和沈夫人交代了几句,然后便走出了院子。

    巧儿二话不说就跟了过去。

    沈夫人望着她们的背影,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

    之前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这段时间的事让她清楚的意识到巧儿似乎是认了黎雁为主,出入都跟着。

    不过巧儿的卖身契本就记在黎雁名下,她也管不了她怎么选,怎么做,只是清清楚楚的明白黎雁在这个家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是连她都没有的话语权,心情有些复杂。

    作坊那,黎雁看着来人,衣着打扮像是商贾,却是畏手畏脚的样子,眼神有些闪躲,恍惚间她好像看到了当年的黄兴业。

    那时他也是这样拿着人参登回春堂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