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2,别人下海我上山
繁体版

第29章糟糕,被港岛富婆的随手拿捏了

    对于顾飞燕的猜测,李修竹肯定的点了点头。

    看顾飞燕眼神中的好奇,李修竹迟疑了一下把金疙瘩先递给了顾飞燕。

    顾飞燕看向李修竹,眼神中带着赞赏的接了过去。

    到手的那一刻,顾飞燕就看了起来。

    狗头金她听过,但是却是第一次见。

    这东西的形成极为困难,虽然它熔炼后可能会少一些分量,但它本身价值在于其他元素。

    她看过一篇相关的报道,只说好像是有个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狗头金来着。

    顾飞燕将手中的狗头金递给了郑丽霞的同时,开口道:“这可是狗头金,你可别融了。”

    “它的本身价值不低,融了反而没那么值钱了。”

    “……这你可不能给少了啊。”

    郑丽霞闻言白了顾飞燕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就你会充好人是吧。”

    “听你的,听你的,谁叫是你小情郎呢。”

    李修竹没反驳,这时候反驳那叫不识抬举。

    没看他顾姐都没说话呢么。

    郑丽霞用手掂了掂,看向李修竹问道:“两斤多?”

    李修竹点头道:“嗯,大概两斤半,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乡下的秤没那么精准。”

    “您要是不怕吃亏,就按两斤半吧,要不您再找个秤称称。”

    郑丽霞闻言,忽然说道:“别您您的了,叫声霞姐,或者姐都成。”

    李修竹没有反驳,十分从心的叫了声:“好的,霞姐。”

    郑丽霞随手将金疙瘩放在了一旁的茶几上,说道:“飞燕也说了,狗头金的本身价值是比纯金要高一点的,但是我也没接触过。”

    “给你按三斤算吧,没问题吧?”

    李修竹没想到还有这好事,他本来想的是,按照最理想的情况下,按普通的金价来算来着。

    这就是有钱人么?被狠狠拿捏了啊。

    “谢谢霞姐。”

    郑丽霞起身去了里屋,再出来的时候已经带上了一个包包。

    “飞燕,现在的金价是多少?”

    “二十九块八。”

    下一秒,就见郑丽霞从包里拿出了一沓支票。

    李修竹愣了,看向顾飞燕。

    “姐,咱们内地能用支票么?”

    此时的他和乡下人也没多大区别了。

    没等顾飞燕开口,郑丽霞就开口道:“要是没有支票,谁都拿着十块钱一沓的钱去做生意?”

    “小生意还好说,你知道十万块钱是多少沓吗?一百沓。”

    “当然,你要是要港币,我身上倒是也有。”

    说着话,一张支票就开好了。

    拿到手的那一刻,李修竹也不知道真假了。

    因为这票据是中国银行的支票,上面还有编号、存根和印章,看起来倒是一点也不像是假的。

    上面的金额也很耀眼,写着四万五,显然是按照30一克给的。

    眼见李修竹还有点迟疑,顾飞燕笑着说道:“一会我陪你去银行开个户。”

    说着,又从自己包包里拿出了一个本子递给了李修竹,说道:“支票不能折叠,拿本子夹起来吧。”

    李修竹这才收起了支票。

    还是那句话,没有知识和权力的储备,只能赌了。

    两个女人似乎都没把这事当回事,那金疙瘩就那么在那边桌子上扔着。

    等两人又聊了一会,顾飞燕对郑丽霞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先带他去存钱,晚上请你吃饭。”

    ???时间不早了?

    郑丽霞看了一眼手上的表,这才下午两点半好吧?

    所以爱会消失?

    不太对,所以爱转移了?

    还说不是小情人?

    顾飞燕带李修竹出了和平饭店,下楼就进了国家银行。

    没毛病,李修竹也没想到楼下就是银行,前后脚出了饭店门没一百步远。

    进了银行,下一秒服务员就来到了顾飞燕面前,问道:“小姐,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给他开个贵宾户,顺便把支票里的钱存进去。”

    这年头办理存钱业务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要是排队,即便是下午刚吃完饭,那也是有的等了。

    但你要说贵宾户,那就可以插队了。

    当然,这也是近年才有的业务,配合改开。

    不然来投资的人,你让人家排队取钱?

    服务员一怔,看向李修竹,眼神中带着点不信,但还是开口道:“先生您要办理贵宾业务么?贵宾业务的本金得一万起。”

    “嗯。”

    听到李修竹认下,服务员这才知道自己以貌取人了,没想到李修竹这穿着都能有一万多块钱。

    不用排队的情况下,存款业务办的非常快,当看到那四万五的支票时,小姑娘直接两眼冒光了。

    她承认她刚才肤浅了、草率了。

    不过看了一眼一旁等着的顾飞燕,小丫头眼神又暗了暗。

    跟顾飞燕比起来,虽然她更年轻一点,但一样没有任何优势。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房去。”

    “有想去的区么?”

    李修竹想了想开口道:“如果能去黄埔、虹口和YP区最好。”

    “要是不行,河对岸也行。”

    闻言顾飞燕愣了一下,开口问道:“黄埔、虹口和杨浦我理解,但是你怎么会想去河对岸?那边可和这边不太一样,远不如西岸繁华。”

    现在确实不咋样,不过等以后就不一定了。

    其实李修竹的理想想法是在黄浦、虹口和YP区待5年,赶在浦东新区开发文件下来前搬去东岸。

    其实晚一点也无所谓,浦东新区刚开发的时候其实并不被看好,上海本地人号称狗都不去。

    不过他想在陆家嘴的明珠塔旁边买一处居所,所以早两年更好。

    以那时候三个地方的房价置换东岸的房子,最少能换大个三五倍。

    “魔都的人与日俱增,新的开发区也许现在还不是势在必行,但是过几年肯定是要的。”

    “现在外滩东岸土地已经落后西岸很多了,未来开发应该会以东岸为主。”

    “当然,如果能在黄浦、虹口、杨浦,我还是想先在这边待几年的。”

    闻言顾飞燕沉默了一下,莫名觉得李修竹说的有道理。

    这样的人不应该是个村里人,或者说应该在读大学才是正常的。

    “你没去读大学么?”

    李修竹摇了摇头说道:“晚了,也不想读了。”

    “不过其实有些东西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