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繁体版

第九十五章 项羽十宗罪

    刘邦汜水击败楚军,斩杀曹咎,攻破成皋。又举重兵,围困荥阳。再派出一支精锐,拿下敖仓。

    按照,郦食其献出的策略,刘邦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刘邦要攻克荥阳,就能回到彭城之战惨败后的态势。

    按照,刘邦等人估计,用三天时间,能够拿下荥阳,重塑敖仓-荥阳-成皋防线,将项羽阻挡在成皋以东。

    然,刘邦错了,他高估自己的战力,低估楚将守城的能力。

    守荥阳的楚将,正是项羽麾下,五大战将之一:钟离昧。

    来看一下,钟离昧的个人信息。

    钟离是个复姓,对于这个氏的起源,主要有两个。

    1.源于嬴姓,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以国名为氏。

    2.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给宋桓公之曾孙公子州犁的封地,以封邑为氏。

    钟离眜这支起源于谁,没有明确记载。由于史料残缺,对于钟离眜出生,家庭环境等最基本信息也没有记载。

    根据太史公等人留下的史料,再加上,个人脑补,还是能够得到一些信息。

    他是朐县伊芦乡人。

    有一个好朋友:韩信。

    他是如何参加反秦,又是如何加入项氏,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他有个称谓,被誉为项羽麾下五大战将之一。

    既然是战将,就会有军功。

    荥阳之战时,刘邦主动求和,被项羽无情拒绝。陈平站出来,说过这样一段话:项王身边的能臣,有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几人。如果你能用万金买通说客,去离间他们君臣关系,再出兵攻打,项王必败。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钟离眜加入项羽阵营相当早,也是项羽反秦,治天下厉害人物之一。

    陈平用离间计,不仅导致西楚最厉害的谋臣范增死亡,还有钟离眜等人不被信任。尤其是钟离眜在巨野与郦商交战落败,又被灌婴击败,被项羽怀疑他的忠心度。

    钟离眜再次出现在历史舞台,就是彭越在梁地捣乱。项羽把成皋要塞,交给曹咎,把荥阳交给钟离眜。

    汜水一战,曹咎兵败身死。刘邦趁势,攻打荥阳。然,令刘邦没想到,钟离眜这个人,不仅能打,也能守。无论怎么挑衅,都固守不出。

    项羽来了,刘邦又没打下荥阳。为了减轻成敖军事压力,刘邦选择往北逃,逃到广武山,就不跑了。

    他要在这里和项羽一决雌雄。

    刘邦向北逃到广武,不是他跑不动,也不是他无路可跑。而是,广武山这里地形特征对刘邦相当有利。

    据《荥泽县志》记载,广武山,山势自河边陡起,由北而南,绵亘不断,峰峦尖秀,峭拔数十丈。

    它,北面是黄河,奔腾呼啸而过;南面万山丛错,群峰峥嵘。不仅谷深坡陡,崖壁参差。西有成皋之险,东有天下粮仓基地敖仓。

    广武山上有一条由南向东北的巨壑,被称为广武涧。

    刘邦屯兵广武西侧,项羽屯兵广武东侧。

    项羽多次进攻,都没能攻破刘邦阵地。刘邦和项羽,再一次陷入持久战。

    刘邦驻军地方被称为汉王城,项羽驻军地方被称为霸王城。这里也成为很多文人墨客来此,借景抒情。

    其中有一个人,他就是三国时期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人物:阮籍。

    阮籍,从小天赋秉异,八岁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在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门荫入仕,累迁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又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有济世之志,却生逢乱世。为了表达自己满腔热血,他来到广武山,留下这样一句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项羽和刘邦,隔涧对垒,两军在此连番争夺,相持数月,战场形势对项羽极为不利。

    东边有彭越捣乱,楚国粮道不安全。韩信东攻齐,是个潜在威胁。项羽东来,意在速战速决。刘邦就是看中项羽缺粮的劣势。

    所以,他选择不打,与之耗着。

    刘邦背后有敖仓,粮食多。项羽军粮不继,很难持久。尤其是运粮的人都是些老人。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不安全。

    项羽想了一个办法,逼刘邦出战。于是,项羽充分利用了手中的牌:人质。

    这个人质,不是别人,他是刘邦的老父亲刘太公。

    项羽挑了一个好时候,为了让汉军看得清楚军这边发生什么事,在显眼之处筑高台,并将刘太公绑在木拄上。

    为了剧情生动,还在刘太公面前放下大锅,用火烧着滚烫的水。

    准备好之后,项羽让楚军高喊:让刘邦出来。

    因此,留下一个成语:临涧对话。

    项羽提出一个条件:刘邦若不降,就把刘太公煮了。

    项羽给刘邦出了一个世界级难题。

    不降,他老父亲就会死。纵使得了天下,也会留下一世骂名。

    若降,不仅保不住老父亲,连自己也保不住。

    看着老父亲在对岸受苦,刘邦心里不是滋味。但,他没有表达出来。

    刘邦身边的谋士,也知道项羽是想用刘太公,逼他投降。

    这一刻,考验刘邦的时候到了。

    所有人,都等待着刘邦的选择。

    然,五十多岁的刘邦,拿出他令另外一面。他了解项羽是不会做这种事。

    刘邦做了一个决定:选择赌。

    赌注就是他老父亲的性命。

    刘邦不愧是干大事的人,临危不乱,拿出无赖精神,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和我奉楚怀王亡秦之命,曾约为兄弟。吾翁即汝翁,你要杀吾翁,记得分我一杯羹。(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刘邦以不要脸的形式,将项羽拖下水。项羽这样做了,不仅刘邦会被骂,项羽也会世人唾骂。

    项羽杀的不仅是刘邦的老父亲,还是一个老人。且,刘邦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他俩结为兄弟。

    项羽这么做,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刘邦说完就走,没有拖泥带水。他扮演了一个角色:心狠手辣、冷面无情、不耻无赖。

    这就是武则天留下的一句话:欲成大事者,至亲皆可杀。

    刘邦表面上潇洒的走了,成功扭转局面,变被动为主动。但,他躲在角落里,整个人变了。毕竟,那个人是他老父亲。项羽真的杀了,他也没脸见天下人。

    然,刘邦这一举动,反而让项羽很尴尬。他杀,就会玷污一世英名。毕竟,英明,是贵族最看重的东西。尤其是项羽,更加看重,他向来行事光明磊落。

    可,不杀,又难消心头之恨。

    项羽搞出如此大阵仗,却没想到刘邦不按剧情出牌。项羽收不了场,场面十分尴尬。不仅楚军将士看着,汉军将士也看着。

    现在,项羽很生气。毕竟,他才三十岁,一生气,就会冲动。

    就在这时,一个人站出来,平息项羽的愤怒。这个人就是楚国左尹项伯。

    项伯这个人物,并不陌生。

    他是下相人,是项羽的叔父。

    他第一登场,就是在下邳杀了人,被张良搭救。

    他第二次登场,就是鸿门宴。

    第三次登场,是跟随龙且攻打九江。

    这一次,是他第四次登场。

    项伯也知道,他这个侄儿爱意气用事。也明白,这个侄儿不想杀刘太公。所以,他站出来,当和和事佬,说了这样一段话:天下事未可知,争夺天下的人,也不会顾及家人性命。即使杀了刘太公,也没有好处。反而还会落下不好的名声。

    项伯虽没有直接说不能杀,但,他话中的潜台词,是在保刘太公。

    项羽也不想干这种丢脸的事,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刘邦可以无情,但,他不能无义。

    项伯也因为这件事,再次被刘邦记住。他不仅救过刘邦的命,还救过刘太公的命。这也是刘邦诛杀项羽,却放过项氏一族,且被刘邦封为射阳侯的原因。

    项羽以刘太公要挟刘邦,没有成功。一计不成,又新生一计。

    这一次,项羽用了新的方式:嘴仗。

    楚、汉长久相持,胜负未决。楚军中的年轻人厌倦长期军旅生活,老弱也因水陆运输而十分疲惫。

    项羽对刘邦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下因为你我,苦不堪言。你我一决胜负,不要牵累百姓。

    项羽的意思很简单:约架。

    刘邦是聪明人,他五十多岁,是个糟老头。项羽三十岁,年富力强。论天下英雄,谁敢与项羽一决雌雄。

    恐怕没人敢这样做。

    刘邦不傻,他才不会与项羽决战。

    但,刘邦心里是这样想,嘴上不认输。

    刘邦根据项羽的缺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宁愿斗智,不能斗力。

    这句话,刘邦既没有承认自己打不赢,却表达项羽是个莽夫,只会打。

    我打不赢你,是真,我不承认。

    你说不过我,是真,你拿我没辙。

    刘邦这句话,气得项羽,骂了一声:懦夫。

    刘邦听着这两个字,微微一笑,回到大帐。

    项羽生气,刘邦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项羽又想了一计,挑战汉军,逼刘邦出战。

    项羽让善骑射的部将,前去挑战。正巧,刘邦军中有一群善骑射的人。这群人有个名字,叫楼烦。

    战国时期,楼烦以骑射闻名天下。

    它与东胡、林胡,盘踞在中原北方。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灭林胡,东胡远遁,楼烦降服赵氏。(我在《赵武灵王英雄传》介绍这支北胡。)

    刘邦得到这支善骑射的楼烦人,这些人归丁复统领。

    楼烦人出战,将楚军射落马下。

    项羽听闻这件事,觉得很丢脸。他干了一件大胆的事:亲自出战。

    楼烦看见一个身着不凡,衣服很华丽、很气派,心想对方至少是个将军。

    他搭箭正要射,项羽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吓得眼睛不敢正视,两只手不敢放箭,转身逃回营垒,不敢再出来。

    善骑射的楼烦,被项羽一声怒吼,吓跑了。

    刘邦出来看,这才发现是项羽本人。

    果然,项羽是这个时代的西楚霸王啊!

    刘邦和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

    项羽单枪匹马,要跟汉王单独决一雌雄。

    刘邦不打,来了一剂猛药,列举了项羽十条罪状:负约、矫杀卿子冠军、擅劫诸侯兵入关、入秦暴掠、杀秦降王子婴、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徙逐故主、逐义帝出彭城、阴弑义帝江南、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

    这就是被后世,称为项羽十宗罪。

    从这十宗罪来看,第一条对刘邦最主要。

    项羽做这些事,没人敢说。刘邦当着数十万将士,列举这些事,彻底激怒了项羽。

    然后,项羽做了一个举动:射了一箭。

    用现在的话说:让你话多。

    刘邦列举项羽十宗罪,项羽射刘邦一箭。眼见项羽,即将取得胜利。然,一个人,又打破了这种平衡。

    他就是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