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越王赵佗登场

    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大获全胜。又铲除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两大威胁。东垣之战时,刘邦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割据岭南,前秦将领赵佗的个人信息。

    大汉王朝北边,有首位统一北方草原的冒顿单于,建立强大的匈奴。

    南边,有前秦将领赵佗割据岭南,自立为南越武帝。

    一旦,南北联合,夹击大汉,就危险了。

    白登山之围,让刘邦意识到北边草原民族的强大。

    根据刘敬献出和亲计策,暂时解除边患。这也是韩王信、赵王利、代王陈豨联合叛乱,匈奴没有趁火打劫,大举南下的原因。

    那么,刘邦又会如何处理割据岭南的前秦将领南越王赵佗。

    来看一下,赵佗是如何在乱世称雄,割据岭南。

    赵佗出生于公元前240年,属于战国后期。他出生在赵国赵悼襄王时期。

    赵佗是赵国人。

    他和嬴姓赵氏之间是什么关系,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

    他出生在赵国最不好的时期,自从赵孝成王历经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之后,赵国整体实力呈直线下滑。

    好在,赵国经过赵武灵王时期的胡服骑射,全民善武。不仅打赢了两次燕国南下入侵,还北破匈奴,合众诸侯伐秦。

    赵佗出生的时候,是赵国最不好的时期。此时,正是赵悼襄王继位后第六年。

    赵悼襄王的父亲赵孝成王,不是打诸侯,就是被诸侯打。所以,赵国诞生了大批名将。其中廉颇、李牧、乐乘、庞煖,留名最甚。还有一位能够与秦国战神武安君白起对战,留下纸上谈兵千古骂名的赵括。

    赵悼襄王继位,也继承父辈武勋,不仅对战秦国,还打燕国。

    他虽不用廉颇,留下千古遗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有李牧、庞煖,赵国依旧能够守住国土,称霸北疆。

    赵佗出生的前一年,正是以庞煖为首,号召诸侯攻秦,这也是诸侯合众攻秦最后一次。

    可惜,落得大败。

    从此,赵国一直在垂死中挣扎。

    赵王迁冤杀李牧,自毁长城。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灭掉赵国。

    年少亡国,这是赵佗经历的第一场灾难。

    他也目睹了赵氏,奋然抵抗暴秦。尤其是李牧北战匈奴,南战强秦,激烈着赵国男儿。

    赵佗,也是李牧被冤杀,赵国灭亡的见证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大秦王朝。

    赵佗二十岁,迎来了人生转机。

    秦始皇定天下,安四海,并八荒,又兵分两路开疆拓土。

    北路,以蒙恬为统帅,起兵三十万,征战匈奴,修万里长城。

    南路,以屠雎为统帅,起兵五十万,分五路征岭南。

    赵佗响应号召,加入屠雎,南征岭南。

    公元前314年,屠雎战死岭南。

    秦始皇派任嚣为统帅,继续南征。

    为了解决粮草供应问题,秦始皇修了一道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人工渠:灵渠。

    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秦军用了几年时间,平定岭南。

    秦始皇将打下来的疆域,为了更好的管理,将其分为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任嚣成为南海郡尉,赵佗被封为龙川县令。

    赵佗上任后干了三件事:

    1.在龙川筑城辟地以为治所。

    2.既致力防范越人反抗,又极力安抚当地民众。

    3.加速民族融合。

    按照剧情,赵佗的人生被安排好了。运气好点,能够回到咸阳,得个高官。

    然,他的人生被三个人改变。

    1.秦始皇去世,秦二世继位后乱折腾,大秦被弄得乌烟瘴气。

    2.陈胜大泽乡起义,点燃星星之火,大秦积重难返,陷入一片火海。

    3.任嚣去世。

    公元前208年,任嚣去世前,嘱托赵佗裂土封王,当一州之主。

    任嚣先说了目前的局势:秦政无道,中原扰乱。大秦王朝覆灭,是迟早的事,他们回不去了。

    又说了他们占领的疆域存在的优势: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任嚣也想干这件事,在番禺自立为王。

    可惜,上天没给他多余的时间。他只能把这个愿望交给赵佗。

    番禺,就是现在的广州。

    地理上,它有这样的优势。

    山川地势:倚山临海,北控五岭,近扼三江。

    赵佗参加平定岭南之战,又当龙川县令,对南海郡地势十分熟悉。再加上,任嚣临终前任命他为南海郡尉。

    赵佗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建功立业。既是赵氏男儿活跃历史舞台,又是完成任嚣的心愿。

    任嚣,你安心走吧!

    我,赵佗,如你所愿。

    任嚣死后,赵佗成为第二任南海郡尉。

    上任后,赵佗做了三件事。

    1.传布檄文。

    宣布自己在南海郡正统地位,他是第二任南海郡尉,说话具有法律效应。

    2.关闭通往中原关隘,拥兵据守自保。

    北控五岭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切断中原进入番禺四条新道,设立三道防线,保卫番禺。

    为了让自己这道命令,名正言顺,赵佗下令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

    大秦乱了,回不去了。

    我们不能让中原战火,波及到南海郡。

    3.安插亲信,诛杀大秦反对官吏,掌控岭南。

    大秦王朝覆灭,西楚霸王时代开始。刘邦和项羽又上演了长达五年的楚汉争霸。中原混战,赵佗也没闲着。

    公元前206年,赵佗向西扩张,攻破桂林郡、象郡。

    赵佗占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坐拥千里,以番禺为国都,自立为南越武帝。

    南越国的疆域,与大秦南方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大致差不多。东与闽越交界,西与夜郎相邻,北至南岭,南临大海。东西坐拥万里山河,疆域辽阔。

    用在的地图来看,它占据广东、广西、福建和贵州一部分以及越南北部。

    赵氏男儿,再次站在历史舞台上。

    楚汉争霸结束,刘邦获胜,建立大汉王朝。

    南越国没有得到大汉王朝的官方认可,刘邦改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管辖长沙郡、豫章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五个郡。

    然,长沙王吴芮实际上只有两个郡:长沙郡、豫章郡。

    刘邦这样做有三个目的:

    1.不承认赵佗及南越国合法。

    2.以广大领土,施恩长沙王吴芮。虽然是空头支票,但,态度很明确,前景很美好。

    3.加剧长沙国与南越国的军事冲突。

    按理说,长沙王吴芮会对南越国发难,收复三郡。可,长沙王吴芮十分低调,没有实质性举动,更没有举兵南下讨伐南越国。相反,长沙国和南越国一直相安无事,没有爆发激烈冲突。

    刘邦忙着平定异性诸侯叛乱,守护汉家天下。

    赵佗精心治理南越,他用了这样的方式:和辑百越。

    赵佗建立南越国,为了巩固政权,缓和中原人与越人的矛盾,采取的灵活政策。

    和辑百越,这四个字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中原人与越人地位平等,待遇相同,一视同仁,都可以参加政权管理。

    尊从越人习俗,随遇而安。赵佗为了更好融入越人这个集体,还主动穿起越人的衣服。

    因地制宜,以越人自治。

    鼓励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当然,赵佗还要为百越发展做贡献,比如文化、科技、纺织业、炼铁业等。

    赵佗要为百越带去好处,改善他们生活水平,才能巩固政权,得到拥护。

    就这样,赵佗坐拥三郡,自立为帝,闪亮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且进入了大汉皇帝刘邦的视线。那么,刘邦会如何解决南越这个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