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小农民
繁体版

029 新技术,新生活

    代培地栽的木耳,产量达到四五百公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要是吊袋栽培的,产量还要更多一些,不过吊袋栽培的木耳颜色偏褐色,品质也不如地栽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赵有财都没办法相信周全说的那些木耳的产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喝酒误事,周全觉得以后还是少喝酒,不要喝成了酒蒙子。这酒喝多了倒头就睡倒不怕什么,但是就怕喝的微醺的时候,嘴巴上有点没把门,事后想想都觉得汗颜。

    本来还打算继续去监督小暗室的建造呢,结果外头飘起来了雨。这就让人郁闷了,这一下雨就耽误事啊,本来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做的。

    看着周全起床,赵玲玲这个小喇叭就说道,“阿哥,下雨我们上不上课?”

    周全摇了摇头,只能不上课了,“不上课,要不然家里装不下。等我新房子建好了就风雨无阻,今天就不下雨了。”

    周全也明显的看到了赵玲玲的脸上浮现出喜悦的表情,别看这孩子之前对于读书是很喜欢、很向往的。可是现在真的要读书了,她偶尔还是不想要去上学的。

    周全一点都不奇怪,小孩子都是这样,每个学生或多或少也都是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旁边的赵红就说道,“全哥,这雨最少要下两三天,会不会耽误你的事?”

    “也不算耽误事。”周全就无所谓的说道,“一两天不要紧,正好我在家里歇歇。”

    “爷爷早上就去小屋那边,准备把屋子弄好。”赵红就说道,“先前麻雀上学的时候还过来说了,老猪哥等下来找你抓蛤蟆。”

    这又不是瓢泼大雨,只是连绵细雨,这样的天气正适合去抓林蛙。

    周全也瞬间来劲了,立刻说道,“那好,我去抓蛤蟆,我喜欢抓蛤蟆。”

    这显然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周全是真的很喜欢抓林蛙,主要也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值钱呀。相比起山野菜这些东西,林蛙才能够让他真正的致富,是相对来说能够卖出去价格的。

    系统黑是黑了一点,只不过也可以让周全得到足够多的好处。

    所以哪怕吐槽归吐槽,该攒一点钱的时候还是需要攒一点钱,这样可以有备无患,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吃完早饭,周全就准备出发了,装备什么的其实也非常简单。

    穿上胶靴,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拎着一个蛇皮袋就行了。这个形象就是比较专业了,只不过这可能也就是外在形象比较专业,周全很明显是不可能带回来太多的林蛙。

    雨天的农村自然是无比泥泞的,周全也没有什么习惯或者不习惯的,都已经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了,谁说不能完全的适应,但是也不会觉得多么难熬。

    看到周全过来了,许铁柱连忙招手,“全哥,我刚准备去找你,还不知道你来不来抓蛤蟆。”

    周全就笑呵呵的说道,“抓呀,只要你们抓蛤蟆就叫着我好了,这挺有意思。”

    “现在蛤蟆油不多,更多秋天蛤蟆下山的时候才好。那时候蛤蟆的个头大,肚子里的油也多,味道也好。”许铁柱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些东西搁古代都是贡品呢,说的雪蛤油就是这些东西,就是现在不值钱了。”

    周全也跟着摆龙门阵,说道,“上次我还听说你跟着放山,我以为你们这些跑山的有一些暗语就是说着好玩,哪知道这里面还有其他的讲究。”

    “那是!”许铁柱立刻说道,“清朝皇帝就是从东北这旮瘩起家的,说是他们的祖庭、龙脉,长白山那边以前是不准去放山,那就只能偷偷的溜过去了。”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不来到这些地方,不接触一些人,显然也就没办法更清楚的知道一些事情。虽然这样的一些传说或者典故不一定就是完全真实的,不过多听一听的话,也算是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些事情或者民俗习惯。

    跟着许铁柱,周全有些好奇,“看这样子,我们这是要到东头去啊!”

    许铁柱就解释着说道,“嗯,那边比较好,有几个水洼子。好多蛤蟆都是在那边产卵,现在小蛤蟆都开始准备往山上跑了,我们在那边也能捡到一些大蛤蟆。”

    这也就算是体现出来了一些地头蛇的重要性,哪怕周全对于这里也算是慢慢的熟悉起来,可是周围的一些环境等等,他也就是知道一个大概。很多的细节肯定不如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还是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探索。

    许铁柱走在前头,看到一些灌木上结着红色果子说道,“全哥,这个就是毛樱桃。又酸又甜,这东西还能泡酒。”

    周全摘了一个小果子,结果刚嚼一口就立刻忍不住吐出来。

    明明摘的就是红色的果子,觉得这应该就是已经成熟了的,可是哪知道还是非常酸。

    “我还是喜欢吃山莓,我们以前也就刺泡。”周全就笑着说道,“你们这边的一些野生的果子挺多,我之前听玲玲说他们那些小孩能逮着一片小林子吃。”

    许铁柱就点头认可,非常有共同话题,“我们小时候也都是一样,这些果子动不动就是一长一片。我们就在那一边摘一边吃,根本就吃不完。我们还有山刺梅、高丽果,野猕猴桃、灯笼果,进了山就不怕没吃的。”

    不过这都是一些野果,小孩子可以当做一个零嘴,但是显然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果腹,没办法让人做到吃饱的感觉。

    不过对于周全来说,好多的野果子也是比较新鲜的,他其实没有吃过多少野生的果子。最多的也就是刺泡这种,而且吃过的次数也非常有限。

    到底也是成年人了,所以就算是对于这些野果有些好奇,不过最多也就是这两个尝尝而已。还要赚钱养家呢,还要忙着工作呢,没办法像小孩子一样蹲在树边摘果子吃。

    走在前头的许铁柱问道,“全哥,你种木耳那个法子能不能教我?我家现在也就是在集体能有点工分,一年下来也赚不了两个钱。要是猫个冬,一家子人都没吃的。”

    这不是在夸张,因为东北的冬天太过漫长,有些时候三四个月都没办法工作,只能是坐吃山空。

    至于说为什么不出去找个活,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了。现在出去可没有那么自由,外头也没什么工作机会。很多的农村地区,在冬天的时候农民们真的是没有收入来源。

    周全立刻想都不想的说道,“当然可以呀,就是我这边现在还在实验,我也不敢保证肯定能成。你要是愿意相信我,我肯定教你。不过你也可以等一等,等我这一次的实验成了,明年的时候我再教你种木耳。”

    许铁柱就说道,“今年也一样,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肯定能搞出来名堂。就是我不知道这个本钱要多少,要是本钱太大了,我可能拿不出来。”

    周全就信心满满的说道,“那你就可以放心了,现在来看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成本。不过如果以后成功了,要开始大面积的种植,那可能是需要一点小小的本钱。现阶段来看的话主要还是人力成本,要花费不少心思。”

    那许铁柱就不在意了,如今这个年代人力是最不值钱的。多花点心思什么的根本就不需要在意,只要能够找到事情做,只要能够赚到钱,也就足够了。

    周全就继续说道,“既然你打算种木耳,那也是好事,正好我实验也需要一定的样本。我们可以现在多尝试一下,今年要是能赚到钱最好,赚不到就算是给明年做准备。”

    许铁柱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全哥,现在种肯定赚不到钱。到时候木耳长得好,还要搭暖棚。”

    周全就赶紧说道,“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你们那种段木的种植方式需要最少五个月的时间。与我这样的代培差不多四个月就行了,正好能赶在十月底完全成熟采摘,不是暖棚。”

    许铁柱有些不理解了,这到底是什么新技术,居然可以这么厉害?

    真的要是学会了这样的技术,那以后可不得发财呢!

    希望全哥没有吹牛!

    以全哥的性格,肯定不是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