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科学修仙
繁体版

第18章 三维构图法

    “芋头你看,你说的那些高楼大厦,自动铁车是不是这样的?”林倩倩兴奋地拿着几张宣纸进来杨宇的实验室。

    “让我看看。”

    杨宇接过来,津津有味地一张张翻看着。

    没想到这小丫头的画画功底还不错,线条清晰,飞檐走壁勾勒得有模有样。

    但是画风却非常奇怪,堪称古风赛博朋克。

    数十层的高楼不是现代的“方盒子”,竟然每一层都有飞檐翘角,倒是像是一座宽塔。

    问题每一面的雕花纸窗有数十座,密密麻麻犹如蜂巢。

    没关系,起码大体上是符合高楼大厦的结构。

    “等等...这又是什么?”杨宇看到第二张画,有点绷不住了。

    画上是一架马车,马夫手里还握着圆形的方向盘。

    问题是马车只有车厢,前面没有马,长长的车辕像两根笔直的角向前顶。

    “这是你说的汽车啊,不需要牛马牵拉自动行走,不就是这样吗?”林倩倩忽闪忽闪眨着明亮的大眼睛。

    杨宇扶额:“那也是有动力系统的啊,它依靠的是机械的力量,里面有个内燃机可以提供动力。”

    说完,他提笔在纸上画出一辆小轿车的模样,里面还加了个小人。

    “怎么这么小,跟棺材一样,这坐着不就顶着头了吗?坐着多难受,仙界真是奇怪。”林倩倩满脸鄙夷之色。

    “额...也有车厢大的车,这只是其中一款而已。”

    “那我画的到底怎么样,像不像?”林倩倩得意问道,这都是她根据杨宇的描述自己揣摩画出来的。

    看着对方得意的神情,杨宇只得点头称赞,竖了个大拇指。

    “很棒,画的非常好。”

    若是论画工,林倩倩的确笔画勾勒得有模有样,就是受限于想象力,画出来的画风清奇。

    “其实用毛笔不太好画,我教你一些透视画法的技巧。”

    杨宇虽然没学过画画,但是知道一点“三维构图法”、黑白灰的阴影与物体等素描技巧。

    例如透视画法,如何理解物体是透明的结构,还有光影的处理,暗处要多下笔提现阴影,明亮处保持白纸的白色。

    杨宇对于画画技巧的认识,只是在课堂上学过一些,加上日常生活当中欣赏画展记下的一些技巧,但是也对林倩倩很有指导意义。

    林倩倩在画画方面的天赋的确不错,杨宇只是简单教了这种画法,她便能够有模有样的画出一座凉亭的三维透视图。

    线条之清晰,比例之规范,甚至比杨宇画的还要标准。

    没办法,有天赋就是能够这么为所欲为。

    如果不是顺手还抢走了他一只自制炭笔的话,杨宇还会夸夸她。

    毕竟炭笔画画比毛笔纤细,画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林倩倩爱不释手直接充公。

    教完画画,林倩倩看着桌面上的草稿纸,上面是各种公示,还有用汉字写成的诗句。

    林倩倩全都看不懂,但是感觉并不杂乱,不像是随便涂画而成,不由得问道:“你做这些是在干嘛?这些东西能研究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她甚至偷偷拿过杨宇写的满纸公式给夫子看,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一堆“鬼画符”,没有什么意义。

    “我在求道,这些只是最基础的研究,目前来说是没有什么成绩,但是当我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后,就会发挥大作用。”十几天的研究都没有成果,杨宇觉得他需要一个高大上的名义。

    不给自己灌点鸡汤,都快干不下去了。

    “求道?那什么是道?”林倩倩瞪着圆圆的大眼睛询问。

    “你水平扔出一枚石头子,为何它是抛物线落下而不是笔直飞出?是因为地心引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轨迹。”

    “手在空中挥舞,为何会带起清风?因为空中有空气。”

    “道,并不是漫天神佛讲经论道,用艰深晦涩的古语去阐述那些听不懂的大道理。”

    杨宇环顾四周:“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听不懂...但是感觉你做的比书上写的好玩多了!什么抛物线、地心引力,跟那些说书师傅讲的神话故事完全不一样。”林倩倩笑了起来。

    杨宇也跟着笑了起来,突然想到什么,问道:

    “对了,这个大陆你们有称呼吗?或者说,此方世界,你们称之为什么世界?”

    在他看过的小说当中,似乎每一个土著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哪怕大字不识一个,出门基本靠走,活动范围没有超过村口的那几里地,却总能脱口而出介绍这个不知道多少边界的世界,可是这具身体的原身却只知道这个国家叫做陈国。

    林倩倩思索了一会,说道:“大陆?什么大陆,这个世界就是世界呗,头顶就是天,脚下就是地,什么大陆不大陆。”

    “或者你说的是陆地之外的大海里面还有陆地,我倒是听说远在千里之外,有辽阔无际的大海,海里有各种各样的海岛,还有完全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那你觉得脚下的陆地会是一颗球吗,一颗无比巨大的球。”

    “这颗球与表面的东西之间很强的引力,把所有东西都吸附在上面。而且这颗球在围绕太阳转动的同时在自转,这也是一年四季和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原因。”

    杨宇边说着,用石子在地上画了几个圆圈,摆上大小不一的石子。

    “呐,就是这样,不同的星球围着中间的太阳转动。”

    “脚下的大陆怎么可能是一颗球呢,那背面的人不就掉下去了吗?而且它不断转动的话,那我跳起来,不就落到其他地方了吗?”林倩倩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着杨宇。

    “还有,这个世界肯定是万物围着咱们脚下的大陆转啊,你看日出日落不就知道了。”

    “我看你啊,是做梦做傻啦。”

    林倩倩一口气分析了一大堆,感觉自己今天怎么这么厉害,不由得叉着腰。

    “哈哈..开个玩笑啦。”杨宇放弃了继续解释。

    他可没有打算做“异世哥白尼”,在这民智未开的世界提出“地圆说”,怎么让大家理解生活在一颗“球”上是个问题。

    虽然不会像哥白尼一样被烧死,但肯定没有人会认同他,只会认为他失心疯。

    从现象推测事实,这是科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前几天,他用“傅科摆”证明了脚下的“陆地”在自转,进一步佐证自己很可能生活在一颗星球之上。

    傅科摆,一个简单的摆锤装置,用一根细长的绳子吊着块铅坠,基座是凹下去的曲面,上面画了很多对称直线。

    用手沿着竖直线提起铅坠,铅坠来回晃荡。

    如果脚下这块大陆是静止不动,那么铅坠的轨迹必定是永远竖直不变,最终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消耗下,铅坠幅度不断减小直至停止。

    但是如果这是一颗星球,地面在围绕地心自转,由于惯性的存在,铅坠的轨迹就会变化,摆动面会不断偏转,但是变化很慢,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出来,需要长时间观测。

    他经过几天的观测,发现铅坠的轨迹在变化!

    这真的很可能是一颗星球,起码是在不断自转的一块“大陆”。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天圆地方的大陆,也在围绕一个中心旋转,或者是天地法则细致到即使大陆没有自转,依然呈现相应的自转现象?”

    杨宇突然冒出另一种想法,随即又摇了摇头,其他情况起码有成千上万种,自己没必要一一考虑,若是天道铁了心要“忽悠”他,那他也没有办法。

    几天下来,杨宇收获颇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学也不是一口气能够探索完成,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