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乱世:我终于娶了陈圆圆
繁体版

第三章:秉烛话天下

    燕承安此刻恍恍惚惚的立于山塘街上,他思潮起伏,心神不宁,他突然感到头重脚轻,一阵目眩,接着便瘫软下去……

    等燕承安再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见自己是躺在一间屋子的木床上,床前燃着一盏蜡烛,借着昏暗的烛光,见床边趴着一个人。

    燕承安感觉喉咙干涩,遂轻咳一声,想要坐起来,那人听见动静立时醒过来,高兴地道:“小安子,你醒啦!”

    燕承安看着床前的这个少年,青衣小帽,大概十五六岁的年龄,对自己的醒来,一副欣喜若狂的神情。

    “您是谁?叫什么名字?这是哪里?”燕承安突然问他道。

    那少年一怔,转而笑道:“安子哥,你不认得我啦,我是小贵子,名叫顾长贵……”

    “噢,你是小贵子……”燕承安喃喃地道。

    “对,对,你想起来了罢,我是去年才来到倚香院的,你一直待我很好,我都把你当成亲哥哥啦!”那小贵子高兴地道。

    “贵子兄弟,我好口渴……”燕承安道。

    “咳!你看,我这光顾着高兴了,竟把自己的职责给忘了,要是那蔡婆子知道了,又要责罚于我。”顾长贵边说边起身倒水,端了上来。

    愿来,燕承安晕过去后,崔海龙让人把他抬回了倚香院,寻医问诊之后,便安排在他的房里静待康复,又怕夜间出事,遂差小贵子守在燕承安床边。

    燕承安接过茶碗,“咕咚,咕咚”几口把水喝干了,用袖口擦擦嘴唇,问道:“蔡婆子是谁?”

    “蔡婆子你都不记得了,她是咱们倚香院的老鸨啊!还是她差我们俩去钱府接陈圆圆小姐回来,半道上遇见高府的恶奴们要劫掠圆圆姑娘,还是你挺身而上,挡住了恶奴们的进攻,这才遭了这一难……”顾长贵缓缓地道。

    “圆圆姑娘,你说的是哪位圆圆姑娘?是大明朝崇祯年间,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吗?”燕承安睁大着眼睛问顾长贵道。

    “吴三桂的爱妾?哪个吴三桂?小安子,你说的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明白……”顾长贵也是一脸茫然地道。

    顾长贵虽然也叫燕承安为“小安子,”可是,他却比着燕承安小着五六岁,他也是随着“倚香院”里人的惯称,时时称他为“小安子。”

    燕承安做为宿主,被江小童穿附其身,其实,江童虽然不学无术,但他自小喜欢历史故事,特别是每个朝代的战争故事和英雄人物,他都是记忆深刻。

    比如说三国故事、隋唐故事、两宋时的水泊梁山和岳飞,明末的李自成、吴三桂、袁崇焕等,他都被这些英雄人物所深深崇拜吸引,因此,这也注定了他骨子里喜爱打打杀杀的个性。

    因此,当顾长贵一提到陈圆圆,他立刻想到了那个“冲发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而这个时候却是崇祯十二年,这时的吴三桂,才刚刚被崇祯皇帝擢升为关宁团练总兵,刚刚到达辽东呢,顾长贵他作为一个十五六的小孩子他怎么能听说过吴三桂的大名呢?

    但是,当顾长贵一提到陈圆圆,燕承安仿佛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似的,眼睛立刻放起光来。

    他“噌”地坐起身子,忽然问顾长贵道:“陈圆圆姑娘现在何处?她长得漂亮吗?”

    顾长贵被他这没来由的一问,突然怔住了,嗫嚅着道:“这深更半夜的,圆圆小姐当然是在她的闺房里啦……”

    “你要我说她长得漂不漂亮,你这人也真是的,你又不是没有见过她,你用你的脚指头想一下,人家倘不生得美若天仙,能成为“秦淮八艳”吗?”顾长贵说道。

    顾长贵又道:“你这次受这么重的伤,这又昏迷了一天一夜,倚香院里里外外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在夸赞你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哩。”

    燕承安听着顾长贵的说话,隔了良久,突然又道:“那高府的那帮恶奴好生凶恶,他们为何要在半道劫掠圆圆姑娘啊?”

    “为何?那还不是因为高家少爷心生嫉恨,嫌圆圆小姐博他脸面而改择他人……”顾长贵说道。

    “改择他人?这又是什么原委?”燕承安不解地道。

    “这事啊,还要从数天前说起,”顾长贵说道:“高家少爷一直喜听圆圆小姐的戏曲,他先下了二十两银子的定金,排了日期,后来呢…,后来蔡妈通知小姐去应场,那圆圆小姐是死活不去,而另择了钱府钱大公子的场,气得蔡妈拉不下脸来,只好向高少爷赔不是……”

    “高家少爷知道了这事,自然不乐意,仗着他爹在京城做御史,为非作歹,欺压良善,为害一方,难怪圆圆小姐不愿理睬于他。”

    顾长贵又道:“高家少爷慑于钱府的威势,又不敢去找钱府惹事生非,那是因为钱家大公子是钱孙爱,他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礼部侍郎钱谦益,高家少爷气愤不过,只好派了一帮恶奴守在半道里,专意打劫圆圆小姐来出气。”

    “那这高家和钱家一个御史一个侍郎,都是权贵之家,都是不好惹的主儿,也真是难为圆圆小姐了。”燕承安慢声细语地道。

    “是啊,是啊,”顾长贵说道:“要说圆圆小姐之所以博高家而选钱家,你还不知道呢,那也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燕承安问道。

    顾长贵怔了片刻,说道:“告诉你也无妨,就怕传出去辱没了小姐声名,不过我也是听园子里其他的姐姐们说的,真假尚且不知……”

    “行了,小贵子,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快说!”燕承安急不可奈地道。

    顾长贵一笑,说道:“你看你急的,跟耗子似的,还不是因为高家少爷性格乖张,生性好色,几次都要相强小姐,要其身子,小姐不从,他便威胁小姐,有一次都把小姐的衣衫都扯破了,协迫得小姐都掉下泪来,还是蔡妈及时赶到,得以化解……”

    “那钱家大公子钱孙爱则完全不同,虽然也是权贵子弟,也爱沾花惹草,但是人家风流倜傥,有才情,又写得一手好诗文,还和大才子冒辟疆同是复社领袖,听说这次之所以请圆圆小姐助兴,便是因为冒辟疆做客钱府,圆圆小姐也是一直对有才情的儒学之士感兴趣的……”

    顾长贵说到这里,抬眼看了一下燕承安,见他埋头沉思,脸上似有不悦的神情,便轻轻问道:“安子哥,你没事吧?”

    “哦,没…没事,你继续说,我听着呢……”燕承安回过神来,回答他道。

    顾长贵叹一口气,继续道:“其实圆圆小姐的命运也够悲惨的,自小父母双亡,跟着姨妈生活,十岁时又被姨父卖入梨园,一直至今都是生活在梨园勾阑之所……”

    顾长贵顿了一下,继续道:“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前两年听说曾经有十三路义军大会荥阳,树起义旗,进行武装叛乱,这里面几个比较有名头的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人……”

    “李自成、张献忠……”燕承安忽然截住了顾长贵的话,瞪着眼睛接口道。

    “怎么,你也听说过此二人?”顾长贵问道。

    燕承安笑道:“是的,这二人在历史上鼎鼎大名,还是李自成他推翻……”燕承安刚要说“大明王朝”这四个字,忽感话语失当,忙闭了口不再说话。

    顾长贵疑惑地望着燕承安,说道:“安子哥,你适才说的什么啊?什么历史上,又推翻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我瞎说说而已……”燕承安尴尬地道。

    顾长贵这时一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自古历史上便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但不管这十三路义旗成功与否,可有两个人一定要写入历史的……”

    “哪两个人?”燕承安再次截断顾长贵的话,着急地道。

    “当然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啦!”顾长贵睁大着眼睛道。

    “你小小年纪怎么会知道?”燕承安疑惑地问道。

    “这有什么稀奇,这二人一举捣毁中都凤阳,掘了我大明皇室祖坟,还把个洪武皇帝曾经出家的“皇觉寺”一把火也给烧了,斩官六十余人,天下振动,你说,就这件事,这二人能不能载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