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顾茅庐请我出山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蒋琬奏报,事态越发的严重!

    诸葛亮,并蒋琬、费祎、杨仪、吴砀,及蜀都京兆尹薛沛良一行人,在诸葛亮的命令之下,快马加鞭的赶往丞相府。

    到达丞相府,天已经全黑。

    丞相府各处油灯燃起,将整个府内,照得灯火通明。

    来到丞相府,诸葛亮没有立即开始“议事”,而是先将吴砀安排在一个接待厅内,并让侍从给他倒上茶水,奉上点心。

    吴砀已经饥饿已极,也不顾形象,拿起点心就吃。

    诸葛亮语重心长的对吴砀吩咐道:

    “将作监,乃是独立于朝廷,用于专研工具制造的专业机构,本相只希望你们,潜心研究实用工具,并不希望你们参与朝廷日常政务,吴监事不是外人,请在此稍后,待本相与蒋琬他们商议政务完毕,再来找你。”

    吴砀知道自己的身份定位,也理解诸葛丞相的苦心,于是连忙道:“下官明白,丞相自去,下官在此等候便是!”

    诸葛亮随即郑重道:“关于蒸汽机,以及建立专门机构的事情,你这会好好再想一下,最好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待本相与他们讨论完毕,再与你商议。”

    “下官明白!”

    说着,诸葛亮便去到丞相府一间隐秘的议事厅,蒋琬、费祎、杨仪,以及蜀都京兆尹薛沛良已经在此就坐等待,丞相府婢女“春华”、“秋霜”正侍立一旁,为这些朝中大员,端茶递水,尽心奉侍左右。

    见诸葛亮信步前来,在场之人都要起身行礼,诸葛亮直接摆了摆手,朗声道:“公琰先讲!”

    随后,诸葛亮坐到了议事厅的主座之上。

    那里,堆了一堆还未处理的奏章,旁边油灯燃起,照见着诸葛亮疲惫的神情,也照见着诸葛亮灼灼有神的目光。

    夜已深,虽然诸葛亮身体非常疲惫,但是他的双目,却是笃定有神。

    仿佛有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使其永远都有着超越常人的精神和耐力。

    蒋琬拿起桌案上的茶水喝了一杯,润了润嗓子,环顾了一下四周,最后面向诸葛亮,讲道:

    “此次蜀中各地的旱灾灾情,比之我们先前的预想,进展得要快很多,先前的赈灾节奏,已经被完全的打乱。”

    诸葛亮一面拿着笔批阅奏章,一面听着。

    整个议事厅,静悄悄的,除了蒋琬的声音,回荡在议事厅之内,再无声响。

    “各州,各府,各县衙纷纷上报,让百姓、富户以及豪绅捐赠粮食这条途径,目前已经走不通了,任由他们费劲周折,通过捐献获得的粮食,实乃杯水车薪。”

    “还有不少的地方,完全把‘义仓’建立不起来,也就是说,完全没有人前往衙门捐赠。”

    咳咳咳,听到这里,诸葛亮竟猛的咳嗽起来。

    但是他却一直埋着头,并没有抬头看蒋琬,也没有打断,而是一直在奏章上批批改改。

    蒋琬继续沉声道:“那么,也就只有动用各地官仓放粮和施粥这一条途径,可是现在各地衙门都在哭穷,都纷纷表示,地方衙门的官仓,已经放不出来粮了,就算是把原本的分量,减少了一倍,也最终只能再继续维持一个月左右。”

    “于是,今天的情形大家也看到了,各地已经出现逃荒的人群,蜀中已经出现了流民,灾民已经转化成流民了,流民汇入的方向,基本上都指向了蜀都皇城,预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蜀都皇城内汇聚的灾民,将会越来越多,如此下去,恐生变乱。”

    “蜀都皇城,今日已经开启了官仓放粮,除了今天下午丞相所亲历的府衙这个点位,蜀都内,还设置了四个同样规模的点位,明日,还会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进行放粮、施粥,现在朝廷的官仓尚能维持三五个月,但是……”

    咳咳咳,上首位置,诸葛亮沉重的咳嗽声再度传出,几乎是响彻大厅。

    在一旁侍立的春华,赶紧上前轻拍诸葛亮的背。

    只见他埋头疾书,并不曾抬起头来。

    “丞相……”蒋琬欲言又止,关切的呼道。

    诸葛亮愣了片刻,直接吐出一句:“你继续!”

    蒋琬继续沉声道:“朝廷的官仓,还能维持三五个月,这只是局限于当前这种流民汇入的规模,目前滞留在蜀都的各地百姓,尚只有不足万人,据我们统计,还有十来万的流民,正在赶往蜀都的路上,如果让这十多万的流民汇入蜀都皇城,我们朝廷的官仓,可能只能维持半月之久。”

    呼——

    蒋琬长舒了一口气,看向旁边坐着的蜀都京兆尹薛沛良。

    薛沛良接过话头,神情紧张的汇报道:

    “启禀丞相,目前,下官所主辖的蜀都皇城区域,及周边,已经设立了多达三十二个安置点位,分别集中于余庆坊、兴庆坊、山河路、封禅街……以及周边的几个县城内,现在的灾民普遍安置良好,所有的安置点位周边,都是布置了重兵予以护守,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的变乱,瘟病等突发情况……”

    “接下来,我们蜀都府衙,正在招募工匠,全力的修筑安置点位,但是,按照刚才蒋尚书所述的灾民流入的速度和人数,一旦在短时间达到这个量级,下官恐怕很难做到,全部的安置妥当……”

    “咳咳咳”,诸葛亮又是咳嗽了几声,在一旁侍立的秋霜,上前给诸葛亮倒了一杯水,示意他喝下去,诸葛亮却是摆了摆手。

    他埋着头,奋笔疾书,目光沉凝,表情悲痛。

    薛沛良继续道:“下官有一个不情之请,如果任由灾民流入皇城,这不是一个解决办法,届时皇城的安全、清洁,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在半路就进行分流,让他们进入周边的各州府和县衙,进行安置,或者,部分发了粮食的灾民,直接把他们遣返回原籍。”

    “如此,方能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咳咳咳”,诸葛亮沉重的咳着嗽,最后放下笔,抬头看向薛沛良。

    他的目光中,充满哀怨,缓缓道:“灾民汇入蜀都皇城,乃是因为绝望,蜀都皇城如果不予接纳,将他们遣返原籍,这是变乱之由!”

    说着,诸葛亮沉重的叹了一口气,遂再道:“灾民队伍,发了粮食,施了粥的,都可以发动起来,让他们配合府衙一起搭建安置点,搭建安置点的人力问题,便能解决。”

    “另外,需要告知灾民,现在乃是非常时期,需要他们一起,与朝廷共克时艰,战胜天灾……”

    诸葛亮面露极度痛苦之色,咬牙道:“现在每日两顿的粥,每人每天两个馒头,改为每日一顿粥,一个馒头……”

    呼!

    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沉痛道:“告诉他们,如此坚持一个月,本相,自会给他们一个答复。”

    “因为,军粮从各防区和驻地运回来,就算是木牛流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