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春风刚好不趁早
元宵过后,传旨太监张从正与随行护卫将潘良迎进了沧南城。
只不过皇帝陛下正在为之后的庆典做准备,还未召见潘良。传旨太监张从正不敢越权将潘良带入宫中,双方只好在城前道别。
就在张从正离去之后,潘亮眼前出现了一个姑娘和一个年轻人,姑娘短发齐肩,面容娇俏,男子一袭青灰色长衫。
“老师,您来了。”程梦怡笑颜如花,看得出来潘良的到来让她很开心。
潘良任由她摆动着自己的手臂,右手抚弄着长须:“行了行了,先到你俩住的地方再叙旧。”
程梦怡搀扶着潘良,薛七跟在二人身后,三人慢悠悠地往二皇子府走去。薛七暗暗感叹,倒是好久没见她这么开心了。
上次见她笑魇如花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她刚到沧南城,在二皇子府见到自己的时候?那时赶了许久的路途,遇见一个想见的人才会如此开心吧。
没人知道一个女子千里迢迢从豫州来到沧南会有多么辛苦,薛七不知道,也没问过她,她也懂事般的憋在心里,不给薛七增添苦恼。
可一个女孩心里的委屈终究是需要倾诉的,面对薛七,她不知以什么身份去倾诉。平日与薛七在一起,她只会装作没事一样,薛七则是不知以何种身份去做一个倾听者。两个年轻人就这样你不问我不说的僵持着。
所以潘良的到来才会让程梦怡如此开心。薛七只能摇摇头,看来自己还是做的不够多,做的不够好。
二皇子府里,萧暮雨拜见了潘良。
几人在客堂,萧暮雨坐在堂上,薛七与潘良分坐两边。程梦怡则是站在潘良身后,轻轻捶打潘良的肩。
二皇子率先开口:“不知潘先生此番回京,有何感想?”
潘良捻须笑答:“既是失望又有希望吧。暂且不去深谈,二皇子,我们还是叙旧吧,这些话以后有的是机会。”
萧暮雨起身,双手笼袖作揖,“是暮雨鲁莽了。今日潘先生回京,我们应该聊些开心的事。”
几人聊了些近几个月来沧南城发生的趣事乐事,甚至薛七萧暮雨小时候的事也被当做趣事,进了程梦怡的耳朵里,这让程梦怡忍俊不禁,堂上其乐融融。
晚饭过后,潘良独自来到了薛七的房间,眯着眼笑道:“薛公子,来此是有些事情想问清楚,毕竟我那闺女一直哭诉,我听了也烦,想着怎么也不能让我闺女哭鼻子啊,女孩子还是笑着好看。你说是不是,薛公子。”后面的三个字,语气略重。
薛七摸了摸鼻尖,冷汗直流,完了,人家长辈过来问责了。“担不得先生的公子之称,潘先生还是叫我薛七吧。至于梦怡之事,实则…实则……”薛七吞吞吐吐,愣是半天没冒出一个字来。
潘良环顾四周,“什么先生不先生的,先生来了也不见给张椅子。”随即自己一屁股坐在床上。
薛七尴尬不已,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还是潘良拍了拍身旁,“坐吧,好好聊聊。”薛七才满怀不安坐了下来。
“男子啊,有些担当是好的,做得了天下事,担得起家事仇,是极为了不得的。可女子不一样,她们想的只有那极为不起眼的情情爱爱,认定了谁就是谁。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我极不赞成这一点,女子也是人,得有自己的思想。无奈这个世道就是这样,这种想法根深蒂固,短时间内恐怕更正不过来。”
话到此处,潘良拨弄长须,目光盯住窗外,沉思了许久,接着才道,“我以前啊,也遇见过一个满眼都是我的女子。当时我立志要闯下一番事业,否则终生不娶。后来啊,我进京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当朝太祖皇帝打进京城,当时的我不过而立之年,莫名其妙被冠以了叛军之名,一路跟随太祖,直至几年后大炎朝建立。太祖皇帝让我给先皇做老师,终究我那满怀壮志雄心还是被熄灭了。更没法面对自己许下的狂言。之后我一心想着教出一位名垂千古的皇帝,自己也算是万古流芳了。只是还没等到,先皇驾崩,萧怀上位。终于让我对这世道失望透顶。辞官回乡的时候,我去找她。只听到了她病逝的消息,没错,在我走的第三年,她由于相思成疾,病逝家中。只是我没脸见她,不敢随她而去,便立志要为这世道做些什么。正文人风骨,这么说或许语气过大,但终究是一个心愿,所以我在豫州办了家私塾。薛七啊,我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什么?”
薛七感慨不已,眼前老人竟如此令人心酸。“潘先生,我不知道该如何说,但我曾在书上见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常常是遗憾占了八分,而剩下的两分,一分叫知足,一分叫忘记。”不知该如何安慰老人,薛七只有将书上这么一段话搬下来。
潘良愣了会儿,才叹了口气。自己今天是来开解这家伙的,人的一生不应该只有雄心壮志、国仇家恨,不应该。没想到反倒被这小家伙开解了,不过这些年放在心里的那些事也算放下了。
潘良忽然哈哈大笑:“小子不错,虽说你对这段话理解很透彻,但是,这话不适合你啊。”潘良轻声说到,什么知足,什么遗忘,只适合安慰那些已经成为遗憾的或是已经不可挽回的人或事罢了。
这种心灵鸡汤不适合薛七这种年轻人,年轻人嘛,爱恨情仇、雄心壮志,想什么遗忘、知足?
潘良转而面色严肃,语气柔和,缓缓说道:“你知道吗,有一句话叫做春风不必趁早,冬霜不必迟到。我觉得这一切刚刚好,最好的你们遇到了彼此。当你遇到了一个对的人时,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呢?”
薛七细细品味老人的话,沉思良久。屋外寒风凛冽,白雪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