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能武术冠军开始的华娱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全民热议

    陆德华即将再次出演叶孤城?

    陆德华参演《锦衣江湖》!

    《锦衣江湖》是什么?

    揭秘《锦衣江湖》幕后功臣的真实大背景!

    比井甜还要神秘的大人物,真正的娱乐圈大佬。

    还没等到傍晚记者会结束散场,外面的新闻就已经开始漫天飞了。

    夹杂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噱头,尤其还牵扯到陆德华这位真正的顶级巨星,就更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不比赵文哲、张志林这些已经过气的二线乃至三线演员,陆德华是从出道一直火到现在。

    他已经不止是一个演员或者歌手,他是巨星。

    他的影响力已经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个群体,而在于方方面面。

    就连许多在农村讯息不通的老人,或许没看过他的作品,但一定听过他的名字。

    这不是只炒作火一把的顶流所能比的,这是在时间发酵下,用了三十多年一步一步缓缓塑造而成的影响力。

    他去演一部网剧?

    不管他在网剧里演什么,已经成功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原本就已经算出圈的《锦衣江湖》,这下是彻底的爆中大爆了。

    渣博刚上线的热搜排行榜,前十条有七条跟《锦衣江湖》有关。

    各种企鹅群渣信群互相传着小道消息,贴吧论坛更是吵疯了一样。

    其实当初余东邀约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会同意。

    在原本的计划中,《锦衣江湖》根本就没有叶孤城的戏份。

    只是在后来拍摄的时候,余东忽然发现,只是现有的这些古龙群侠对上风云里的boss,着实有些势弱。

    陆小凤虽然厉害,但不是专职砍人的。

    傅红雪、荆无命再算上后来新加的孟星魂,虽然都是高手,但跟风云里的聂风、断浪,还有幕后的大Boss相比,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准备给古龙群侠这边安排一个镇场子的狠角色,比如西门吹雪、叶孤城或者谢晓峰这种剑神剑圣级的天花板高手。

    按照惯例,他让爱歧义给曾经演过这些角色的演员都发了一份预约邀请。

    爱歧义还问他有什么要求,余东顺嘴回了句越大牌越好。

    没想到直接给他弄来一个最大牌的。

    在余东心里最有希望的其实是,演过叶孤城的阎宽,或者演过谢晓峰的何钟华。

    但没想到爱歧义那么实在,说请最大牌,就真给他请了个最大牌的陆德华。

    陆德华在2000年拍了一部《决战紫禁之巅》,在里面饰演叶孤城。

    演西门吹雪的,则是那个号称港岛最好特效都给了的郑义建。

    还有张佳辉饰演的陆小凤,不过在电影里叫龙龙九。

    作为一部纯粹的商业片,有大明星、有美女、有嘻嘻哈哈的戏谑搞笑,有非常华丽好看的动作特效,不带脑子去看其实还好。

    爱歧义神通广大的请来陆德华,余东还很是担心的专程打电话问了一遍。

    别是用不光彩的手段把人家骗过来,到时候闹出乱子可不太好。

    还是李迅很快给他解释,当初制定综武江湖计划。

    爱歧义给出一版以古龙群侠为蓝本的计划,但被余东无情的驳斥否决。

    (余东:我哪儿无情驳斥了,我只是顺便提了点小小的意见。)

    然后爱歧义又按照余东的提议再做了一版计划,也就是现在的《锦衣江湖》。

    在古龙群侠的基础上,再融合《风云》《水月洞天》等带有玄幻色彩的武侠剧,将综武江湖的世界观以及故事进一步扩大。

    听起来似乎不错,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难上加难,因为《风云》还有《水月洞天》的在线播放版权都在油酷。

    作为爱歧义的直接竞争对手,不管爱歧义干什么,油酷都不可能放手。

    无奈之下,爱歧义内容事业群的老大王朝晖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

    他先入股《风云》电视剧的制作公司金英马影视,然后说服董事会跟油酷违约,拿回《风云》的网络播放版权。

    之后又找上马荣成的天下出版社,花大价钱买到《风云》的改编权。

    《水月洞天》也是如法操作,因为周易影视已经倒闭,所以花费相对少很多。

    在这途中,爱歧义与当初制作《天下第一》的王京有了联系,在王京的牵线下,才找到陆德华。

    陆德华别看是顶级巨星,但其实真没什么架子。

    所以经常能看到他出演各种烂片,选片眼光差是一方面,朋友人情躲不过也是一方面。

    在王京的帮助下,爱歧义顺利请到陆德华这尊大神出演《锦衣江湖》。

    当然,这些都是《锦衣江湖》播出几集之后,有了一定热度才操作成功的。

    不然陆德华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仅听王京一面之词就把自己卖到大西北的沙漠。

    10月16号,陆德华坐飞机到银川再转汽车一路颠簸的来到《锦衣江湖》片场。

    这年头东国基建跟吃了药一样,更何况片场虽说是在沙漠,但其实算景区,各种设施都非常齐全,条件甚至非常优渥。

    陆德华跟着工作人员来,正好碰见余东跟姚大海,还有张志林、赵文哲等人商量一会儿的武戏怎么拍。

    演员并不是导演让你怎么演,你就必须原封不动的一定那么去演。

    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不然那不是演员,那叫傀儡。

    当然,一定要在导演所设定的框架内,不然那不叫有理解,而是瞎胡闹。

    现在他们讨论的这场武戏,是一场群戏。

    不是一对多或者多对一,而是多对多的一场武打群戏

    而且还必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展现你的厉害之处。

    不然主角打你跟打龙套一样,也体现不出主角厉害。

    为什么都说常龙、李联杰厉害,因为他们跟周比利和皱兆龙打,还跟熊欣欣、于荣光、计春华那些只看脸就让人害怕的狠人打。

    那些狠人越厉害,越能衬托出主角厉害。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剧情节奏的原因,没工夫让主角团一个一个打boss。

    不然主角团这边boss还没打完,观众都困觉睡着了。

    得来场大混战,像复联三里的英雄内战一样。

    既打的精彩,又能突出每个人物特色,还必须得有戏剧性和镜头感。

    这就让人很为难,还非常考验摄影师和导演调度的功力。

    一伙人讨论来讨论去,都没什么好办法。

    最主要还是角色人物太多,每个人在这场戏中都还很重要,没办法取舍。

    余东拿着个小木棍在地上划来划去,其他人一边讨论,一边视角若有若无的汇聚在他身上。

    这么些天相处下来,他们对这个年纪轻轻、却独挑大梁出演主角的小兄弟早已改观。

    先不说他的品行作风如何谦逊礼貌,单说他每到关键时候,总能站出来,切中要害解决问题的这份能力,就足以让这帮在片场混迹二三十年的老大哥心生佩服。

    以至于到现在他们遇到难题,根本不想着怎么办,先看余东。

    他总有点子,他总能做好。

    现在就是这样,别看一群人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注意力全在蹲着画圈的余东身上。

    而余东这次也没让他们失望,在独自划拉了一小会儿之后。

    他站起来扔掉小木棍,“我有个想法,你们看行不行。”

    众人脸上带着意味不明的笑容,“你说、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