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操纵
繁体版

第02章 翠山凶案

    一大早,宁市公安局大门刚挂起三六五幸福安全城市的横幅,辅警小刘还没来得及从梯子上下来,就接到了局长高金的电话,命令赶紧把横幅撤了,发生命案了。

    这次局长的命令不像以往,会通过副局长、支队长、民警等层层传达,因为等传达到基层时,基本已经是一周之后了,局长直接打电话给小刘,可见事态紧急。

    “小刘,我是高金,快把横幅撤了,发生命案了。”

    辅警小刘在公安局干了五年多,这还是第一次接到局长电话,紧张得毕恭毕敬双手举着手机和局长通话,险些从梯子上掉下来再变成一起命案。

    就在刚刚,110指挥中心接到了一位市民的报警电话,说在翠山上晨练时发现了一具尸体。辖区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出警,很快到达并封锁了现场,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也同时接到了办案指令。

    作为省会的宁市发生了命案,一定会是当日各大媒体的头条。公安局领导们高度重视,局长亲自挂帅指挥,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和刑侦支队长负责侦破,不过破案工作照例还是层层转包,最终落在了刑警王速身上。

    接到命案报告后,局长高金作为一个干了二十多年刑侦的老刑警,根据职业直觉,立即给主管刑侦的副局长杨东宏打电话:“抓紧查附近监控。”

    副局长杨东宏又连忙给刑侦支队长刘列打电话:“抓紧查附近监控。”

    刑侦支队长刘列又连忙给刑警王速打电话:“抓紧查附近监控。”

    要是移动公司领导能看到这情境,想必会让手下赶紧开发一个自动呼叫传递功能,根据职位层级关系,把局长的话直接传递到刑警的手机上,还能省点时间和电话费。

    王速调取了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分布图,带上刑警同事前去实地走访,确认监控的实际拍摄角度和画面。

    支队长刘列带着另一队刑警和法医,前去翠山勘探命案现场。

    经过现场调查,王速发现翠山上设置的几处监控早已被人为破坏拆除,仅剩上山入口处的一个监控。为了增加破案线索,王速同时还调取了附近公路上的交通监控以及翠山脚下别墅区的几个监控。

    回到局里刚好中午,辅警小刘从食堂拎了十几个餐盒出来,看见王速说:“王哥,一天的饭都给你们打好了,边吃边忙吧。”

    以往发生大案,前72小时是破案黄金期,刑警们经常会分秒必争连续奋战,饭都没时间吃,因此食堂师傅和辅警都知道此时要做好后勤工作。

    王速走访了现场后,发现翠山只有一个车辆出入口,只要作案使用了交通工具必然会经过这里。

    此时王速心中已基本有数,挥挥手对辅警小刘说:“用不着那么多盒饭,我看下午就能破案。”

    到了办公室,按照上级指示,每两个警察分为一组,开始查看调取的监控视频。每组人里面一个负责倍速播放,把有疑点的时间段和画面标记出来,另一个负责仔细复核并关联线索,以防错过每一个细节和可能性。

    王速刚扒了两口饭,突然有人猛拍大腿喊道:“找到了!”

    办公室所有警察呼的一声围了过去,紧紧盯着屏幕。

    只见画面锁定了一辆银色的面包车,驾驶员戴着鸭舌帽和口罩,后背紧靠座椅,几乎无法识别任何特征,总之不像好人。

    根据公安内部的信息系统,警察很快根据车牌号查到了面包车的主人方有才,个体户,宁市人,平时负责给人拉货,六年前因偷盗汽车轮毂进过局子,还打伤过一个人,有案底在身。

    王速打电话向支队长刘列汇报了情况,准备抓人。

    刘列说:“继续查!嫌疑人不会傻到用自己车去犯案,更不会用真牌照,应该不是他。不过可以传唤他过来问问线索。”

    大家听到了刘列的指令,立刻散去,回到各自位置上继续查监控。

    王速去办理传唤手续,准备传唤方有才来询问。

    此时,刘列正带着法医和刑警在翠山勘察现场,根据现场的线索,能够百分百确定这是一起他杀。宁市时隔一年后,再次发生了命案,上新闻热搜是躲不过了,很快,已经有不少媒体到达了现场。

    根据命案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专案组将案件命名为926翠山杀人案。

    现场受害人尸体衣物完整,穿着一件衣着暴露的浅咖色丝质吊带衫,身材娇小消瘦皮肤蜡黄,法医检查发现尸体的胳膊和腿上都整齐的缠绕着细铁丝,肉体表面有几十道顺着铁丝缠绕方向的刀伤,伤口被雨水浸泡后肿胀血腥惨不忍睹。受害人内衣内裤穿着完整,没有被侵犯的痕迹。法医移除头上包裹的衬衫后,发现受害人面容清晰,目测约二十岁出头,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勒痕,后脑勺部位有一个樱桃般大小的洞口,像是被锐器凿开的,手法十分残忍。经现场初步判断,她很可能是被绳子勒住发生机械窒息而死,死亡时间大概是前一天夜里9点到次日凌晨1点之间,死后又被凶手摧残了尸体,至于头顶为何有一个伤口,需带回法医中心详细检查才可以进一步推断线索。

    经过多名刑警和警犬对现场及附近的地毯式搜索,在山顶的凉亭中发现了一辆黑色电瓶车,警犬对电瓶车发出了强烈的警示,很可能是电瓶车上有受害人的气味,这辆无主的电瓶车应该与案件有关。刘列把电瓶车和附属物也纳入物证管理,让刑警拍照取证并带走调查。

    由于雨一直下到清晨时分才停,再加上案发现场基本都是水泥地、砖地和草地,警方只在凉亭前的一片草地上采集到半枚新鲜的脚印,还不能确定是否与本案有关。

    按常理,只要掌握了受害人的样貌和年龄信息,应该可以很快锁定身份,查清了尸源就能摸排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一般查到这里就离破案不远了。

    凶手并没有破坏尸体的关键特征,也没有藏匿尸体,好像根本不在意警察能够很快发现并调查受害人身份,这在凶案中非常少见。

    正常情况下,罪犯都会尽可能破坏或藏匿尸体,争取更多的时间逃离调查毁灭证据。成为悬案的凶案大多都是拖延了发现尸体身份的时间,有的会拖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导致发现尸体身份有了初步的调查方向时,监控已被覆盖无法再回溯查询,现场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罪犯因此更容易成功脱身。

    但让刘列没想到的是,发现尸体后,通过公安系统查询、比对人脸信息、比对指纹、调周边监控、查近期报案和失踪信息,都没有发现受害人的任何线索。多名警察经过近一天的走访,也没有发现任何与受害人有关的信息。

    从警十多年来,刘列第一次隐隐觉得背后发凉,此案不简单。他让王速带人继续从周边监控和调查走访入手,争取找到更多线索。

    夜幕降临,所有调取回来的监控已经被完整排查了一遍,王速向刘列汇报了调查情况。

    除了方有才的面包车之外,昨晚天黑后上过山的车一共有二十一辆,这些车全部在凌晨1点之前下了山,经排查对比,二十一辆车全都是真牌照,下山后根据沿路的监控排查,他们最后都返回了家中。这些车辆里没有套牌车和无牌车,不像是犯罪分子。没有哪个犯罪分子会傻到用真牌照去犯案,那样约等于投案自首。

    破案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大家毫无头绪。

    此时网上已经有多家官方媒体在跟踪报导这起命案,926翠山杀人案已经闹的全市人尽皆知,还被部分自媒体添油加醋加速传播了一番。

    而现场勘察却没有显著的进展,高局长和杨副局长已经过问了好几次,刘列感到压力很大,一巴掌狠狠拍在车上:“先传唤上过山的人过来问问。”

    现在只能根据嫌疑大小连夜先传唤这些人,重点对象请到局里来当面询问,看看能否找到新的线索。